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建立"快速通道"的有关规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15页

    骶骨倾斜角与腰椎峡部应力相关性有限元分析

    杨猛滕勇乌日开西·艾依提李璐遥...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骶骨倾斜角(SS)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对腰椎峡部存在的力学机制的影响.方法 研究于2021年11月3日于新疆军区总医院完成CT数据扫描,利用Mimics、3-matic构建不同SS的腰骶模型,将其分为SS=30°组、SS=35°组、SS=40°组、SS=45°组、SS=50°组,利用Solidworks进行椎间盘,软骨重建,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模拟直立、前屈、后伸、侧弯,轴向旋转、前屈+侧弯、前屈+轴向旋转、后伸+侧弯、后伸+轴向旋转运动状态.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 第五腰椎-第一骶骨(L5-S1)活动度随SS增加呈上升趋势:SS=50° 组高于 SS=45° 组[(2.81±1.33)° 比(2.35±1.36)°,F=101.72,P<0.01],SS=45° 组高于SS=40° 组[(2.35±1.36)° 比(1.86±0.92)°,F=52.35,P<0.01],SS=40° 组高于 SS=35°组[(1.86±0.92)° 比(1.52±0.86)°,F=16.42,P<0.05],SS=35°组高于 SS=30°组[(1.52± 0.86)°比(1.32±0.63)°,F=11.5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5峡部应力随着SS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SS=30°组高于 SS=35°组[(11.42±2.13)Mpa 比(10.12±2.63)Mpa,F=434.52,P<0.01],SS=35° 组高于 SS=40° 组[(10.12±2.63)MPa 比(9.65±2.48)MPa,F=68.32,P<0.01],SS=40° 组高于 SS=45° 组[(9.65±2.48)MPa 比(9.23±1.72)MPa,F=13.92,P<0.01],SS=45° 组低于 SS=50° 组[(9.23±1.72)MPa 比(12.65±2.22)MPa,F=1 168.3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高或过低的骶骨倾斜角会提升或限制L5椎体的活动能力、产生峡部应力增加,从而增加了峡部断裂的风险.

    腰椎峡部裂骶骨倾斜角逆向工程生物力学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

    119页

    细胞外囊泡介导的微小RNA-491递送抑制骨肉瘤肺转移

    刘曌高祥彬赵锡江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外囊泡(EV)介导的微小RNA(miR)-491递送抑制骨肉瘤肺转移.方法 细胞水平检测miR-491靶向降解胫骨来源的骨肉瘤细胞中αB-晶状体蛋白(CRYAB)的信使RNA(mRNA)和蛋白,分为 6 组,miR-NC 组、miR-491 组、Vector+miR-NC 组、Vector+miR-491 组、CRYAB+miR-NC组、CRYAB+miR-491组.收集我院接受骨折治疗手术的男性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并分离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间质细胞(AD-MSC),在AD-MSC中过表达miR-491或阴性对照(NC)后收集细胞外囊泡miR-491-EV和NC-EV.随后建立小鼠骨肉瘤肺转移模型并分为两组:NC-EV组和miR-491-EV组,检测肺转移结节数和肺重量.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检测不同组间差异.结果 miR-491组的CRYAB的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miR-NC组(1.00±0.03比0.19±0.02,t=38.912,P<0.01).Vector+miR-491 组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于 Vector+miR-NC 组(1.00± 0.08 比 0.31±0.03,t=31.284,P<0.01;1.00±0.08 比 0.28±0.03,t=32.641,P<0.01);CRYAB+miR-NC组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高于Vector+miR-NC组(1.00±0.08比3.22±0.18,t=43.650,P<0.01;1.00±0.08 比 1.88±0.23,t=14.000,P<0.01).miR-491-EV 组的鼠骨肉瘤转移性肺结节的数量(6.03±1.21 比 1.02±0.23,F=154.412,P<0.05)和肺重量(0.68±0.09 比0.47±0.04,F=43.254,P<0.05)低于NC-EV组.结论 miR-491能够通过下调CRYAB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作为肿瘤抑制因子.

    细胞外囊泡微小RNA-491骨肉瘤肺转移αB-晶状体蛋白

    外科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无创实时动脉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效能及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李风胡宏鸯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外科感染性性休克患者应用无创实时动脉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新安国际医院外科救治感染性休克患者46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使用无创实时动脉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为治疗提供依据,对照组使用常规监测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平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2/Fi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乳酸清除率分别在6、12、24 h时点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别在外科感染性休克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应激反应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组MAP在6、12、24 h时间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5.1±1.8、8.0±1.6和10.2±1.3)比(4.5± 1.9、5.2±1.8 和 8.4±1.3),t=21.345、17.625 和 15.235,P<0.05];治疗组 CVP 在 6、12、24 h 时间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57.1±6.5、59.2±5.9 和 63.1±6.0)比(50.3±11.2、57.3±7.9 和58.6±7.1),t=6.421、5.702、5.235,P<0.05)];治疗组 PaO2/FiO2 在 6、12、24 h 时间点表达水高于对照组[(247.4±11.2、311.2±8.7 和 335.0±8.5)比(212.5±10.5、284.2±10.2 和 301.2±8.7),t=15.302、12.211、11.357,P<0.05)];治疗组ScvO2在6、12、24 h时间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59.5±6.8、68.7±6.9 和 73.2±5.7)比(52.3±7.1、60.6±4.9 和 61.3±7.6),t=15.271、14.365、12.108,P<0.05)];治疗组乳酸清除率在6、12、24h时间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2.37±0.63、1.80±0.57 和 1.50±0.37)比(3.60±0.67、2.90±0.69 和 2.50±0.42,t=5.723、3.623、2.721,P<0.05].治疗组Cor在外科感染性休克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310.51± 25.53、359.38±26.96 和 400.41±27.85)比(340.35±27.09、390.56±35.88 和 430.45±36.74),t=14.041、16.415、18.107,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or水平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在外科感染性休克第1天、第2天和第 3 天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85.75±29.72、109.28±30.92 和 121.07±36.05)比(98.76± 23.67、136.20±24.66 和 150.74±23.45),t=10.263、14.852、17.216,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E水平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CTH在外科感染性休克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25.69±5.21、72.09± 9.62 和 91.12±8.35)比(34.96±6.29、130.53±15.91 和 158.21±16.80),t=5.320、7.632、9.328,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ACTH水平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无创实时动脉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同时从应激激角度分析相关机制,有助于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应激反应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朱恒利邢文凤钱昆张碧涛...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3对胃癌及配对的癌旁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CellTypist对过滤后的单细胞表达数据进行亚群分类,使用Wilcoxon rank-sum对测序数据进行拟时序分析,探究不同细胞簇中PDGFB的差异表达.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分析PDGF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收集68例胃癌患者临床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scRNA-seq分析发现,PDGFB与4种促血管生成因子(FLT4、FLT1、TEK、KDR)在胃癌组织中均显著高表达(PDGFB与4种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DGFB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907,FLT4的相对表达量为2.293,FLT1的相对表达量为2.049,TEK的相对表达量为1.851,KDR的相对表达量为1.843,F=19.399,P<0.01);不同细胞亚群的标记基因分析显示,PDGFB在内皮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DGFB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细胞,内皮细胞中相对表达量为2.533,成纤维细胞中相对表达量为0.872,巨噬细胞中相对表达量为1.391,组织干细胞中相对表达量为1.618,F=8.945,P<0.01).TCGA和IHC分析表明,PDGF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DGFB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6.18%(45/68),癌旁组织阳性率为17.65%(12/68),x2=32.89,P<0.05),并且PDGFB高表达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PDGFB低表达的患者(PDGFB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PDGFB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8个月,x=17.64,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DGFB的表达在胃癌患者的不同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肿瘤分期均存在显著性相关性[风险系数(HR)=1.950,95%可信区间(CI)=1.101~3.455,P<0.05;HR=5.102,95%CI=2.566~10.146,P<0.05;HR=2.645,95%CI=1.116~6.268,P<0.05;HR=3.985,95%CI=1.971~8.058,P<0.05;HR=6.820,95%CI=1.552~29.967,P<0.05],为总生存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PDGFB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且PDGFB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

    胃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单细胞测序技术血管生成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尿肝素结合蛋白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伴尿路感染中表达

    高营毛亚君施文银叶金英...
    132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自噬相关蛋白p62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杨焕斌司志龙潘丽霞肖飞...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自噬相关蛋白p62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探讨HMGB1和p62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武汉市第四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理学确诊的108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HMGB1和p62表达,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HMGB1和p62表达的关系,应用x2检验评估HMGB1和p62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HMGB1和p6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37%(76/108)、80.56%(87/108),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s=0.450,P<0.01).HMGB1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x2=6.704、12.725,P<0.05),p62表达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x2=8.865,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MGB1阳性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32.0±4.84)个月]显著低于阴性者(x2=10.385,P<0.01).p62 阳性者的中位 PFS[(36.0±4.12)个月]显著低于阴性者(x2=11.8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MGB1[风险比(HR)=2.406,95%可信区间(CI):1.053~5.493,P<0.05]和 p62(HR=6.275,95%CI:1.518~25.941,P<0.05)是影响结肠癌 PFS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HMGB1和p62呈高表达,两者检测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自噬相关蛋白p62结肠癌细胞自噬

    本刊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36页

    血清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3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陈书宁田雨秦艳刘彦魁...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3(CXCL3)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CXCL3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效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20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00名健康人群血清CXCL3浓度.同时,构建测试队列、验证队列和交叉队列来确定趋化因子CXCL3的诊断潜力.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确定趋化因子CXCL3作为结直肠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XCL3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XCL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CXCL3在测试队列、验证队列及其各自的交叉队列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850、0.834和0.826(P<0.01).当CXCL3与相关肿瘤抗原CEA、CA125、CA19-9联合诊断时,其AUC高于把CXCL3作为单一诊断指标(0.881比0.829,P<0.01).肿瘤大小的亚组分析表明CXCL3在肿瘤大小<4 cm时最有效(AUC=0.810,P<0.01).高CXCL3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缩短(P<0.01),血清CXCL3水平(P=0.005)是结直肠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CXCL3对结直肠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XCL3高表达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较短,提示其预后不良.

    结直肠癌趋化因子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3诊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