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魏娜周丹丹彭大艳
    1423页

    脊柱损伤小鼠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干预效果

    周伟尚文韬付学峥周培松...
    1424-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损伤大鼠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变化及甘草查尔酮对脊柱损伤大鼠得干预效果.方法 将30只SD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柱损伤组和干预组,假手术组小鼠接受无脊髓损伤手术,脊柱损伤组和干预组小鼠接受挫伤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干预组小鼠60 mg/kg甘草查尔酮尾静脉治疗;假手术组和脊柱损伤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采用BMS评分(BMS)分析3组小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BBB评分(BBB)对各组小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析3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尼氏染色计算神经元数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小鼠脊髓细胞凋亡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干预组小鼠BBB评分和BMS评分[(12.50±2.92)、(5.80±1.14)分]明显高于脊柱损伤组小鼠[(5.30±1.64)、(3.20±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0、4.914,P<0.05).干预组小鼠MDA水平[(8.09±0.61)nmol/ml]明显低于脊柱损伤组小鼠[(12.78±1.94)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6,P<0.05).干预组小鼠SOD活性[(139.85±9.41)nU/ml]明显高于脊柱损伤组小鼠[(101.28±7.30)n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8,P<0.05).干预组小鼠血清炎性因子 TNF-α、1L-1β 和 TGF-β 水平[(110.38±9.02)、(58.88±8.01)、(40.76±2.77)nmol/ml]明显低于脊柱损伤组小鼠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0、12.260、13.200,P<0.05).干预组小鼠巴氏小体数量[(31.40±4.19)个]明显高于脊柱损伤组小鼠[(20.30±2.9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7,P<0.05).干预组小鼠Nrf2蛋白表达水平(0.74±0.06)明显高于脊柱损伤组小鼠(0.5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0,P<0.05).干预组小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蛋白x(bax)蛋白表达水平(0.66±0.06、0.86±0.08)明显低于脊柱损伤组小鼠(0.91±0.06、1.4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04、15.890,P<0.05).结论 Keap1/Nrf2信号参与小鼠脊髓损伤进程,采用甘草查尔酮可显著激活Keap1/Nrf2通路,降低脊髓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神经功能.

    脊髓损伤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甘草查尔酮氧化应激

    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管俊杰陈向东陈晓庆成嘉祁...
    1428-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与单一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98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PVP+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PVP+内固定组,其中男20例,女26例),52例行单一 PKP治疗(PKP组,其中男24例,女28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伤椎参数及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等的变化,并评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PVP+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PKP组[(103.47±12.55)min比(90.21±10.37)min,t=5.725,P<0.05],术中出血量高于 PKP 组[(114.57±16.20)ml 比(105.61±13.44)ml,t=2.991,P<0.05],两组术中骨水泥渗漏率(0比1.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0±0.76)ml比(4.03±0.65)ml,t=0.481,P>0.05].PVP+内固定组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低于PKP组,[(3.35±0.72)° 比(4.24±0.75)°、(3.56±0.68)°比(4.45±0.70)°,t=5.973、6.366,P<0.05],PVP+内固定组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后椎体压缩率低于PKP组[(5.01±0.49)%比(6.71±0.40)%、(5.14±0.48)%比(6.99±0.42)%,t=18.897、20.350,P<0.05].两组患者术后 12 个月ASIA 分级均恢复至E级.两组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及伤椎再骨折、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单一PKP治疗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后结合PVP治疗OVCF的椎体高度恢复较单一PKP治疗更理想.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强化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与截骨矫形术治疗Ⅲ期Kummell病的疗效分析

    李杰朱宇李毅李高磊...
    1432-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强化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与截骨矫形术治疗Ⅲ期Kummell病的手术方法,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Ⅲ期Kummell病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椎体成形组及截骨矫形组,椎体成形组25例,行上下椎弓根螺钉强化固定、病椎椎体成形术,截骨矫形组17例,行上下椎弓根螺钉强化固定、病椎楔形截骨矫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评价[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脊柱后凸Cobb角].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腰背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椎体成形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截骨矫形组出现1例脑脊液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患者获随访(11.2±4.5)个月(8-20个月).椎体成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低于截骨矫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成形组:(129.81±8.94)min、(133.82±14.34)ml、(62.90±7.27)ml;截骨矫形组:(165.07±7.84)min、(244.93±19.24)ml、(95.00±9.09)ml,t=-161.691、61.542、104.251,P<0.05].结论 椎弓根螺钉强化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与截骨矫形术治疗Ⅲ期Kummell病,均可解除神经压迫,纠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随访疗效良好.

    椎弓根螺钉椎体成形术截骨矫形术Kummell病

    负压封闭引流术负压引流术在慢性伤口或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马莉蒋家兵胡德林
    1436页

    经横突上缘和椎弓根外进入椎体侧壁入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研究

    李高磊朱宇李毅李杰...
    1437-1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穿刺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42例存储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资料库中的腹部和胸部CT血管造影(CTA)影像学数据,利用3D slicer软件重建T6~L3椎体及其节段动脉,利用3D slicer软件进行模拟穿刺,测量穿刺针与矢状面夹角A-1、与横断面夹角A-2、进针点距离节段动脉最近距离Le~a及可安全穿刺区域的面积的数据A,并将每节椎体左右两侧数据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分析.结果 穿刺针与矢状面夹角 A-1 在 T6~T12 为(31.2±1.4)°~(33.0±1.1)°之间,在 L1~3 为(27.3±1.7).~(28.3±1.5).之间;穿刺针与横断面夹角 A-2 在 T6~T12 为(31.5±1.0)°~(31.5±1.0)°之间,在L1~3为(38.8±1.2)°~(39.9±1.2)°之间;进针点距离节段动脉Le~a在T6~T12为(9.2±0.7)mm~(12.0±1.4)mm 之间,在 L1~3 为(12.0±1.1)mm~(12.4±1.3)mm 之间;穿刺安全区域面积 A 在 T6~T12 为(21.40±0.61)mm2~(69.00±6.48)mm2 之间,在 L1~3 为(108.23±5.80)mm2~(123.86±8.53)mm2之间;T6~L3各节椎体左右两侧各参数 t 检验,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时,经横突上缘和椎弓根外进入椎体侧壁穿刺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入路.

    椎体成形术穿刺角度穿刺安全面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已发表论文检索渠道

    1441页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交锁必要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张淼陈艺梁丽玲
    1442-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远端交锁的必要性.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8对(16例)防腐股骨标本,根据Evans-Jensen分型,将8对股骨左右两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两组并制备相应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其中稳定组(8例)为顺转子的两部分骨折(Ⅰ/Ⅱ型),不稳定组(8例)为内侧壁不完整骨折(Ⅳ型).分别测量骨折模型在轴向、外展、外旋承重下的刚度值,记录远端交锁与否的刚度值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符号秩和检验(Wolcoxon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稳定组在轴向承重时,远端交锁时的刚度值小于非交锁[(401.13±121.54)N/m 比(404.75±134.15)N/m,t=-0.59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外展和外旋承重时,远端交锁的刚度值大于非交锁[(111.14±52.43)N/m比(108.88±48.35)N/m;(30.92±6.93)N/m 比(29.68±8.09)N/m,t=0.632、1.78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组在轴向、外展承重时,远端交锁的刚度值大于非交锁[(438.97±157.86)N/m 比(420.5947±139.17)N/m,Z=0.700,P>0.05;(107.25±39.11)N/m 比(105.44±36.81)N/m,t=0.61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外旋承重时[(33.76±10.60)N/m比(29.98±13.16)N/m,t=3.1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当股骨粗隆间骨折为稳定型时,PFNA远端交锁可能不是必须的,但当骨折不稳定时,远端交锁则很有必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生物力学

    血清微小RNA-129-5p对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炎性信号通路的关系

    孙久强魏杰蔚晋斌孟波...
    1446-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129-5p(miR-129-5p)在骨关节炎(OA)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126例OA患者为观察组,并纳入同期体检中心的10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miR-129-5p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iR-129-5p、HMGB1水平与TNF-α、IL-1β、CRP的相关性;分析miR-129-5p与HMGB1的相关性;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R-129-5p对OA的风险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miR-129-5p对OA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129-5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49±0.28比0.99±0.34,t=12.390,P<0.01),观察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5.68±18.41)ng/ml 比(23.20±8.92)ng/ml,t=11.414,P<0.01].观察组血清TNF-α、1L-1β、CR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331、5.246、8.622,P<0.01).血清 miR-129-5p 水平与HMGB1呈明显负相关(r=-0.61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29-5p的比值比(OR)值为0.019.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29-5p截断值0.928对预测OA具有良好的灵敏度(95.24%)和特异性(59.05%),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95%置信区间:0.815~0.907,P<0.01].结论 血清miR-129-5p水平在OA患者中显著降低,且与HMGB1及炎性标志物TNF-α、IL-1β、CRP呈负相关,对预测OA具有诊断价值.

    骨关节炎微小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炎症

    本刊文稿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及不规范用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4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