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直接订阅办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540页

    长链非编码RNA C3orf77-2在下咽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路武豪张鹏高佩张艳飞...
    1541-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3orf77-2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下咽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运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下咽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中lncRNA的表达,分析差异表达的非编码RNA;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基因芯片差异基因;收集临床数据,分析lncRNA C3orf77-2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下咽鳞癌FaDu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iNC组、lncRNA C3orf77-2 si-lnc1组、lncRNA C3orf77-2 silnc2组;沉默lncRNA C3orf77-2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下咽鳞癌组织中lncRNA C3orf77-2表达量(0。78±0。1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13±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6,P<0。01)。下咽鳞癌组织中lncRNA C3orf77-2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F=4。3,P<0。05)、TNM分期(F=13。4,P<0。05)、淋巴结转移((=4。07,P<0。05)明显相关;CCK-8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360±0。018、0。546±0。047、0。882±0。028),siNC 组(0。401±0。018、0。561±0。037、0。825±0。056),ln-cRNA C3orf77-2 si-lnc1(0。230±0。031、0。416±0。009、0。555±0。048)和lncRNA C3orf77-2 si-lnc2(0。244±0。008、0。367±0。041、0。531±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h=15。6、F48h=360。7、F72h=105。7,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iNC 组(89。00±0。58),lncRNA C3orf77-2 si-lnc1(31。67±1。76),lncRNA C3orf77-2 si-lnc2(22。67±1。76),空白对照组(94。00±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6,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si-NC 组(36。67±4。33),lncRNA C3orf77-2 si-lnc1(10。83±1。17),lncRNA C3orf77-2 si-lnc2(12。0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P<0。01)。结论 lncRNA C3orf77-2在下咽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沉默lncRNA C3orf77-2可显著抑制FaDu细胞的增殖、迁移。

    长链非编码RNA下咽鳞癌增殖迁移

    基于蛋白组学技术探究危重烧伤患者血小板外囊泡凝血反应的研究

    高雷李全巴特曹胜军...
    1545-1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蛋白组学技术探讨危重烧伤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外囊泡(PLT-EVs)中参与凝血反应的差异蛋白。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和重度烧伤患者各6例,抽取静脉血,高速离心法获取PLT-EVs,通过透射电镜、纳米颗粒分析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通过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并定量两组PLT-EVs蛋白质,以差异倍数=1。5(上调或下调)筛选差异蛋白,将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进行分析,筛选凝血相关差异前6种蛋白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均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电镜下外囊泡呈典型双层膜类圆形颗粒结构,Western blot法显示TSG101、CD63、CD9、CD81阳性,两组外囊泡平均粒径分别为168。0 nm和153。5 nm。定量PLT-EVs中853种蛋白,其中191种蛋白上调,77种蛋白下调,差异蛋白GO和KEGG分析表明:主要涉及凝血功能、炎性反应、免疫反应和机体修复调节等生物过程。差异量前6位参与凝血反应蛋白为纤维酶原、细胞分裂蛋白5、Rho相关蛋白激酶1、Rap1GTP酶激活蛋白2、GRB2相关接头蛋白2和蛋白激酶Cα型。结论 PLT-EVs差异蛋白分析可为危重烧伤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对凝血反应的调节机制提供依据。

    烧伤血小板外囊泡蛋白组学凝血

    新闻报道中的部分禁用词

    1548页

    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赵梦凡高旭东吴斌周鹏...
    1549-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分泌性癌(SBC)的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局数据库(SEER),筛选2004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SBC(79例)和浸润性导管癌(IDC)(461 750例)的病例资料,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使用COX分析总生存期(OS)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CSS)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按1∶1比例匹配平衡混杂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匹配后两组生存差异。结果 乳腺分泌性癌患者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年龄(Z=27。887,P<0。01)、婚姻状况(x2=9。639,P<0。01)、雌激素受体(x2=4。873,P<0。05)、孕激素受体(x2=42。917,P<0。01)、组织学分级(Z=5。442,P<0。01)及N分期(Z=2。616,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种族、肿瘤位置、T分期、M分期、手术、放疗和化疗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提示乳腺分泌性癌患者预后更好[风险比(HR)=1。616,95%可信区间(CI):1。589~0。871,P<0。05];组织学分级越高,其预后越差(组织学为Ⅱ级HR=1。159,95%CI:1。133~1。186,P<0。01;组织学为Ⅲ级HR=1。440,95%CI:1。406~1。476,P<0。01);肿瘤体积越大,其预后更差(T2 分期 HR=1。616,95%CI:1。589~1。643,P<0。01;T3 分期 HR=2。188,95%CI:2。130~2。249,P<0。01;T4 分期 HR=2。484,95%CI:2。416~2。554,P<0。01);淋巴结转移越多的患者预后差(N1分期HR=1。426,95%CI:1。402~1。451,P<0。01;N2 分期HR=2。079,95%CI:2。028~2。131,P<0。01;N3 分期HR=2。576,95%CI:2。054~2。649,P<0。01)。按1∶1比例将两组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均无统计学意义(HR=1。816,95%CI:0。785~4。205、HR=0。928,95%CI:0。232~3。721,P>0。05)。结论 乳腺分泌性癌是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生长缓慢、组织学分级低、较少发生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分级、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乳腺癌分泌性癌病理特征预后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建立"快速通道"的有关规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553页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陈文亮董静逊白子豪王欢欢...
    1554-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VT1(lncRNAPVT1)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首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196例GC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利用t检验分析26例GC组织中微小RNA(miR)-30a-3p表达;然后对具有随访资料的182例G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中lncRNA PVT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33±0。15比0。28±0。13,t=3。746,P<0。01)。lncRNA PVT1 表达水平与 GC 肿瘤大小(x2=8。610,P<0。01)、癌组织分化程度(x2=4。927,P<0。05)、浸润深度(x2=5。940,P<0。05)、pTNM 分期(x2=4。675,P<0。05)及淋巴结转移(x2=4。712,P<0。05)呈现显著相关性。而GC组织中miR-30a-3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210±0。156 比 0。302±0。177,t=2。378,P<0。05)。生存分析显示:lncRNA PVT1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OS)明显短于低表达组[风险比(HR)=1。746,95%可信区间(CI):1。154~2。642,P<0。01]。结论 lncRNA PVT1在GC组织中存在表达上调,miR-30a-3p在GC组织中表达下调,lncRNA PVT1的表达水平与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并且与GC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

    胃癌微小RNA预后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论文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557页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和Roux-en-Y胃旁路术后内生化环境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谷敬锋王桂琦刘海霞冯峰...
    1558-1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和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术后内生化环境与术后并发症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LSG和LRYGB的患者200例,其中行LSG 141例,行LRYGB 59例。随访半年,以手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采用t检验、x2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内生化指标,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构建其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 并发症组高血压发生率[34。62%(9/26)比 17。24%(30/174)]、内脏肥胖发生率[96。15%(25/26)比 75。86%(132/174)]高于非并发症组(x2=4。350、5。519,P<0。05),CD3+[(43。23±5。75)%比(51。53±6。04)%]、CD4+/CD8+(1。19±0。25 比 1。42±0。27)低于无并发症组(t=-6。575、55。864,P<0。05),血乳酸[(0。73±0。33)mmol/L 比(0。59±0。21)mmol/L]高于无并发症组(t=2。920,P<0。05)。经 Logistic回归分析,高CD3+、高CD4+/CD8+是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比值比(OR)=0。602,95%可信区间(CI):0。452~0。803,P<0。05;OR=0。002,95%CI:0。000~0。145,P<0。05],高血乳酸是其危险因素(OR=1 831 920。488,95%CI:1 875。614~1 789245 268。000,P<0。01)o Hosmer-Lemeshow 检验显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拟合优度较好(x2=2。381,P>0。05)。ROC分析显示,评价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4。结论 术后内生化环境构建的模型对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Roux-en-Y胃旁路术并发症

    关于本刊稿件数字的要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5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