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医学会关于论文采用不同文种进行再次发表的规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686页

    基于DNA甲基化和长链非编码RNA鉴定肺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刘士磊姚许盼陈培楠孙海波...
    1687-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寻找与肺鳞状细胞癌(LUSC)预后相关的受甲基化调控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502例LUSC患者的基因表达、甲基化和临床数据,进行甲基化和lncRNA表达的差异分析.筛选出位于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的lncRNA,并进行生存分析和临床相关性分析.构建竞争性内源性RNA网络并对网络中的靶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在14例LUSC术后组织样本中验证lncRNA的表达.结果 共鉴定出40 680个差异甲基化位点(dm-CpGs)和14418个DMRs.dm-CpGs大多数位于基因体,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1 500 bp和5'非翻译区(UTR).37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DElncRNAs)位于DMRs中.其中14个DElncRNAs与DNA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生存分析显示,3个DElncRNAs(TBX5-AS1、SFTA3、MAGI2-AS3)低表达组的总生存率(OS)均高于高表达组[5年OS(TBX5-AS1):50.8%比 45.3%,风险比(HR)=1.39,P<0.05;5 年 OS(SFTA3):54.4%比41.8%,HR=1.37,P<0.05;5 年 OS(MAGI2-AS3):52.6%比 43.3%,HR=1.44,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由这3个lncRNA所构建的预后模型可作为LUSC总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HR=2.746,95%可信区间:1.380~5.466,Z=2.88,P<0.01).SFTA3 在女性 LUSC 患者中表达高于男性[0.964(0.909,1.216)比 0.672(0.393,1.014),W=26701,P<0.01].TBX5-AS1 在>60岁患者中表达高于≤60 岁患者[0.720(0.411,1.034)比 0.596(0.298,0.907),W=22 152,P<0.05],在女性患者中表达高于男性[0.746(0.453,1.078)比 0.637(0.370,1.002),W=19 635,P<0.05],在Ⅳ期患者中表达高于Ⅰ+Ⅱ+Ⅲ期患者[0.964(0.909,1.216)比 0.672(0.393,1.014),W=740,P<0.05].通路富集分析显示MAGI2-AS3的靶基因主要富集PI3K-Akt、MAPK和Rap1等信号通路.qPCR结果显示,临床LUSC样本中TBX5-AS1、SFTA3、MAGI2-AS3在肿瘤中表达均低于正常组织[TBX5-AS1:0.006(0.001,0.013)比 0.019(0.012,0.044),W=154,P<0.01;SFTA3:0.003(0.001,0.004)比 0.022(0.015,0.030),W=187,P<0.01;MAG12-AS3:0.030(0.009,0.052)比 0.148(0.094,0.217),W=162,P<0.01].结论 lncRNA(SFTA3、MAGI2-AS3 和 TBX5-AS1)的表达与 LUSC 预后密切相关,在LUSC中表达下调且受DNA甲基化调控.

    肺鳞状细胞癌DNA甲基化长链非编码RNA预后

    关于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690页

    埃克替尼对血脂含量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陈玉冰于京京曾永联袁观斗...
    1691-1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埃克替尼对临床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且随访信息完整的36例晚期肺癌患者病历信息,将其分为4组.观察埃克替尼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埃克替尼治疗至少1个月(中位治疗时间[1个月,6个月])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治疗前均值4.886 mmol/L,治疗后均值4.409 mmol/L,t=2.787,P<0.01)、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均值2.957 mmol/L,治疗后均值2.53 mmol/L,t=9.596,P<0.01)和载脂蛋白B(治疗前均值1.003 mmol/L,治疗后均值0.900 mmol/L,t=2.828,P<0.01)的含量.结论 埃克替尼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血脂含量,提示其可能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降脂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埃克替尼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回顾性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1695页

    下调Yes相关蛋白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

    肖华卫张钊刘磊
    1696-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调Yes相关蛋白1(YAP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干扰RNA(siRNA)YAP1-1、2、3的转染效果,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和siRNA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蛋白X(bax)、p5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c-Fos、c-Jun及p-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siRNA-YAP1-1、2、3 组中 YAP1 mRNA 表达量低于 control 组(0.75±0.04、0.45±0.01、0.31±0.01比 1.00±0.08,t=5.621、6.324、6.897,P<0.05).siRNA-YAP1-1、2、3 组中 YAP1 蛋白表达量低于control 组(0.62±0.03、0.34±0.01、0.20±0.01 比 0.94±0.07,t=5.904、6.561、6.438,P<0.05).选择siRNA-YAP1-3作为后续实验研究对象.siRNA组细胞活力(0.35±0.01比0.58±0.04,t=5.761,P<0.05)、细胞克隆数目[(35.67±3.54)个 比(189.65±12.64)个,t=6.549,P<0.05]、细胞侵袭数目[(34.76±2.45)个 比(164.38±10.41)个,t=6.341,P<0.05]、bcl-2(0.89±0.07 比0.32±0.02,t=5.967,P<0.05)、MMP-2(0.92±0.07 比 0.37±0.02,t=6.214,P<0.05)及 MMP-9(1.09±0.08 比 0.38±0.02,t=6.287,P<0.05)蛋白表达量低于 control 组.siRNA 组细胞早期凋亡率[(21.57±1.68)%比(2.47±0.02)%,t=5.689,P<0.05]、晚期凋亡率[(17.42±1.36)%比(3.26±0.02)%,t=6.236,P<0.05)、bax(0.25±0.01 比 0.94±0.06,t=6.325,P<0.05)、p53(0.33±0.02 比 0.87±0.07,t=6.761,P<0.05)、c-Jun(0.36±0.02 比 1.05±0.08,t=6.698,P<0.05)、c-Fos(0.35±0.02 比 0.62±0.04,t=5.749,P<0.05)及 p-JNK(0.26±0.02 比 1.02±0.08,t=6.325,P<0.05]蛋白表达量高于control组.结论 下调YAP1表达可能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抑制EC109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食管癌Yes相关蛋白1c-Jun氨基末端激酶增殖侵袭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机制

    马小兰赵济尧郑艳尤力吐孜·艾尼瓦尔...
    1699-1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以及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8~10周龄C57BL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I/RI+CPG-ODN组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单抗处理组(I/RI+PD-L1组),每组5只,送单细胞测序,检测白细胞介素(IL)-2、IL-6、γ-干扰素(IFN-γ),蛋白印迹法检测组织中PD-L1、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模型组(H/R组)、H/R+CPG-ODN组、H/R+PD-L1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各组LDH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中PD-L1、bcl-2、bax mRNA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I/RI后心脏组织中T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dcd1基因[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的靶基因]是I/RI后变异系数最大基因;CCK-8结果显示H/R+CPG-ODN组细胞存活率高于 H/R 和 H/R+PD-L1 组(73.88±3.40 比 55.24±2.17、45.89±1.99,F=988.50,P<0.01);LDH检测结果显示 H/R 组、H/R+CPG-ODN 组、H/R+PD-L1 组高于 Control 组(171.972±2.551、140.276±8.204、231.931±12.932 比 113.806±13.526,F=73.20,P<0.05);H/R+CPG-ODN 组低于 H/R 组(140.276±8.204 比 171.972±2.551,t=7.88,P<0.01);H/R+PD-L1 组高于 H/R 组(231.931±12.932 比 171.972±2.551,t=6.39,P<0.05);I/RI 组 IL-2、IL-6、IFN-γ 高于假手术组(95.51±5.29、156.27±11.89、43.75±0.87 比 38.13±2.67、59.38±5.55、26.66±0.23,t=37.11、12.80、41.15,P<0.001);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CPG-ODN 组 PD-L1 高于 H/R 组(3.06±0.38 比1.79±0.11,t=5.66,P<0.05);CPG-ODN 组 bcl-2 高于 H/R 组(0.95±0.09 比 0.66±0.02,t=5.18,P<0.05),PD-L1 组 bax 高于 H/R 组(1.54±0.02 比 1.18±0.01,t=6.88,P<0.05);H/R+CPG-ODN 组 PD-L1 相对表达量高于 H/R组(4.39±0.45 比 2.15±0.28,t=7.32,P<0.05);H/R+CPG-ODN 组 bcl-2 相对表达量高于 H/R+PD-L1 组(0.91±0.08 比 0.45±0.08,t=7.40,P<0.05);H/R+PD-L1 组 bax 相对表达量高于 H/R+CPG-ODN 组(1.826±0.138 比 1.060±0.113,t=7.44,P<0.05).结论 通过激活PD-1/PD-L1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显著降低I/RI引起的炎性反应,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炎性因子心肌保护

    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对急诊重度创伤患者急救效果、创面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刘巧丽樊磊强
    1702页

    术前血清肌酐水平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潘越刘山严喜胜
    1703-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术前血清肌酐水平对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为尽早预防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胸外科收治的7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的血清肌酐水平是否超过133 µmol/L将患者分为肌酐高水平组和肌酐低水平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肌酐高水平组术后30 d内死亡率[17.14%(6/35)比2.44%(1/41),x2=4.882,P<0.05]、术后急性肾损伤[51.43%(18/35)比 26.83%(11/41),x2=2.207,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22.86%(8/35)比 4.88%(2/41),x2=4.203,P<0.05]、术后急性肺损伤[42.86%(15/35)比 19.51%(8/41),x2=4.203,P<0.05]和术后急性肝损伤[31.43%(11/35)比12.20%(5/41),x2=4.842,P<0.05]的发生率均高于术前肌酐低水平组患者.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前血清肌酐高水平是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62,95%可信区间(CI):1.029~1.096,P<0.05].结论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术前血清肌酐水平升高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和死亡率上升,短期预后不佳.

    主动脉夹层急性肾损伤术后并发症

    本刊直接订阅办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7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