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饰
装饰

张夫也

月刊

0412-3662

010-62798878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装饰》——创刊47年,真情回报读者 《装饰》——扩版增至132页,更加厚重 《装饰》——加大信息量,彰显时效性 《装饰》始创于1958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 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获“双奖期刊”称号。 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装饰》内容涵盖面广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宏观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及时反映和报道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新动向与大师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写在前面

    方晓风
    1页

    信息动态

    5-11页

    唐代金银器考——以三件龟形器为例

    齐东方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表达信仰、追求、审美需要载体,往往通过动物来表达.唐代仿生的器物造型不多,出现的几件异常精美的却是乌龟纹样.在中国古代,乌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早期古人心中是灵兽,与龙、凤、麒麟齐名,还是吉祥、长寿、勇武的象征.不仅受尊重,甚至被神化.在唐代及以后对乌龟的崇拜中,除了出现单体造型的器物,乌龟还被用作很多文物的纹样,人们甚至以龟为名字.大约到了元代,乌龟跌落神坛,又逐渐成了恶毒的骂人词汇,竟然转化为一个相反"符号".这一非常冤枉的转义,颠覆了古代所有关于龟的赞美和想象,乌龟信仰象征意义上的重新建构,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这不仅是古今审美不同,也包含着思想观念差异和演变.

    乌龟崇拜繁峙龟形银盒法门寺鎏金银龟盒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

    从陵阳公样到皇甫新样:慕容智墓和热水一号大墓出土唐式纬锦比较研究

    赵丰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天祝慕容智墓(公元691年)出土了大量唐式纬锦均属陵阳公样款式,而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7世纪末到8世纪初)出土的唐式纬锦中既有团窠联珠、团窠花卉环的陵阳公样,也有少量属于皇甫新样的花鸟纹样.根据苏颋在开元九年(721年)第一次入蜀后罢织皇甫恂首推新样锦的记载,并结合新出《皇甫恂墓志》,可以初步推定皇甫恂在成都担任益州大都督府司马时(716-717年)时首创并织造新样锦.这与慕容智墓和热水大墓出土织锦的情况刚好吻合,说明了盛唐时期的丝绸设计时尚恰好在这前后发生了重大转折:唐式纬锦从以团窠花卉动物纹为主的陵阳公样,变成以散点排列的写生花鸟为主的皇甫新样.这一趋势对中晚唐的丝绸纹样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

    唐式纬锦陵阳公样皇甫恂新样锦慕容智墓热水一号大墓

    唐代赝作刍议

    沈睿文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唐朝的伪器制作大体分作三部分.其一,属于工艺技术创新范畴的巧伎.其二,对此前某朝某类器物的有计划仿制,属于国家行为的"器物新样",同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相契,多由官府所为.其三,属于仿制"新样",甚或于"新样"又臆加不同时代之元素,则不管成品与"新样"同时期与否,皆可视作赝作,不宜以"样式"的不同型、式视之,多由私人所为.文章重点讨论了唐朝的铜器仿制,甄辨了铜镜制作中的赝作问题,认为在器物研究中宜先辨识是否赝作,方能更为精准地把握、阐释古人的思想脉动.

    礼器赝作铜器铜镜

    唐人雅致的侧面及影响

    韩倩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文化含蓄典雅的楷模虽出自两宋,引导却在中晚唐.秘色瓷对如玉釉质的追求,为后继的陶瓷树立起最富中国特色的崇高典范,也促使乳浊釉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传播.尽管烹茶、酌酒方式在变化,煎茶和樽酒仍被文人视为风雅的象征,保留在唐以后的生活传统中,指引着对古典文化的持守与传承.

    唐代典雅如玉釉质煎茶樽酒影响

    风格漫溯的源头:唐代文人园林审美的崛起

    贾珊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历史上,文人身份的不稳定性和危机感,使得文人作为一个群体被紧密地凝聚到一起.文人身份甚至优先于"仕"的身份被强调.然而在园林的领域,文人风格的形成却是艰难的.文人趣味作为一个社会中狭窄群体特有的价值标准,何以产生如此庞大繁杂的审美系统?文人园林,一个独立类别的园林风格又何以漫溯影响皇家造园,又向下浸染商人及市民园林?本文试图从科举产生、举荐求贤以及土地税务等角度,探讨文人园林风格形成的特征和动因.

    唐代园林文人园林私家园林隐逸之风士林

    伏羲、女娲与热舍龙王人首蛇身像考——兼论丝绸之路所见先秦至唐代工艺美术交流

    达吾力江·叶尔哈力克林梅村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时期欧亚草原的斯基泰部落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皆有交往,西方格里芬(有翼神兽)和人首蛇身像传入中国当与斯基泰人的丝绸之路贸易直接相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伏羲女娲像最早见于战国中晚期楚帛书,人首蛇身像传入中国后,其图像逐渐本土化,历经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不断向西传播,从河西走廊传入吐鲁番盆地乃至犍陀罗地区.另一方面,斯基泰人还将西方格里芬像、古埃及沙拉毗斯伊西斯像传入犍陀罗地区的印度-斯基泰王国和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阗王国.青海都兰吐蕃大墓出土摩睺罗迦像采用于阗王头像,艺术原型当为古埃及沙拉毗斯像,唐代传入青藏高原,并对吐蕃艺术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埃及神像伏羲女娲像热舍龙王像唐代工艺美术

    西行漫画——革命文艺家、教育家陈叔亮艺术回顾展

    49-58页

    "特殊性"的追寻:2022年第五届《装饰》学术年会综述

    周志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11月19日下午,由中国装饰杂志社主办的2022年第五届《装饰》学术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主题为"特殊性",分别邀请了六位专家发言.在最后的交流与讨论环节中,线上的听众们针对本届年会主题与嘉宾的发言,就"特殊性""坐标系的设定""传统工艺的设计创新""设计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等提出了问题,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互动研讨.

    《装饰》装饰年会特殊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