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饰
装饰

张夫也

月刊

0412-3662

010-62798878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装饰》——创刊47年,真情回报读者 《装饰》——扩版增至132页,更加厚重 《装饰》——加大信息量,彰显时效性 《装饰》始创于1958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 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获“双奖期刊”称号。 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装饰》内容涵盖面广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宏观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及时反映和报道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新动向与大师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设计世界"的反映:唐纳德·舍恩的设计理论

    李云张严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纳德·舍恩是20世纪的美国哲学家,他以实验的方法做思辨的学问,设计理论在其所有理论成就中居于中轴的位置.隐喻、行动、组织学习的研究是其设计理论的先导,寻找所有实践的共通结构,构建"实践认识论",改革大学之教育,是其设计理论的目标.为此,他用"反映"与"设计世界"的概念将杜威以科学为中心的探究理论改造成建构主义的版本,形成了"与情境进行反映性对话"与"设计世界"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他又解释了以类型为单元的"设计世界"构成,以及从类型衍生出来的设计推理,来回应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挑战,同时标示出设计研究应然的发展方向.

    唐纳德·舍恩探究理论实践中反映设计世界

    克劳斯·克里彭多夫的设计语意学:核心概念与文本线索

    赵佳琦胡飞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1984年到2020年克里彭多夫的文献为线索,解析设计语意学的理论框架和建构逻辑.首先,简要介绍设计语意学的理论内容.其次,重点探讨"意义""二阶理解""设计话语""为了设计的科学"四个核心概念及其关系.再次,追踪了设计语意学的后续完善,及其对各类设计研究的广泛影响.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澄清了一直以来对设计语意学的认识误区和盲点.研究发现:设计语意学致力于设计学科的范式转变;"二阶理解"是设计语意学的核心概念中的核心;克里彭多夫的设计语意学不是设计符号学的一个分支;产品语意理论提出之初就强化用户视角,设计语意学对"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具有重要理论贡献.

    设计语意学产品语意克里彭多夫二阶理解意义

    设计师行动者:埃佐·曼奇尼与社会创新设计

    钟芳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创新设计在设计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日渐增大,本文将回顾社会创新设计的重要推动者曼奇尼教授的理论形成过程,梳理其倡导的社会创新设计的重要观点.从上世纪90年代起,曼奇尼开始进入可持续设计领域,此后经历了环境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战略设计以及社会创新设计这四个发展阶段,并逐步形成了社会创新设计的理论框架,包括以场景设计推动社会共同愿景的构建、参与式设计的基本方法、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设计的结合,以及通过空间设计重塑社会关系.在我国当下面临社会治理的根本转型时期,社会创新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会创新设计场景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服务设计战略设计

    设计哲学实践:理查德·布坎南学术思想观察

    辛向阳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理查德·布坎南学生和同仁的身份,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解读其学术观点和哲学思想的同时,介绍其个人成长经历以及和中国的学术交流,从而让读者获得对布坎南作为一个普通人和作为学者的立体了解.文章第一部分,从哲学基础、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先行者几个方面,对布坎南做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第二部分,从科学到哲学再到设计,一方面是讲述布坎南不太为人知的学术成长经历,另一方面是借助其个人经历侧面阐述科学、哲学和设计之间的关系.设计四秩序概念是广为流传的布坎南学术思想,然而传播过程中,不同的人对这一概念理解偏差较大.因此,文章第三部分从一般性的设计经验类型关联到准确理解字面意义,以至从哲学方法的角度理解四秩序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层层推进,重点解读设计四秩序这一经典学术思想.文章第四部分,通过介绍布坎南主导的设计实践项目,强调其学术思想的前沿性和可实现性.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布坎南学术思想谱系,以及在中国的传播.

    理查德·布坎南哲学实践大设计观设计四秩序

    园林研究的范式转型:评《楼山和鸣的空间叙事艺术:中国传统造园新诠》

    梁雯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理论上构建园林与"山水文化"之关系,用"叙事理论"对园林进行系统解读,在方法上用多学科的研究策略将局部归属于一种的同一,使得方晓风的《楼山和鸣的空间叙事艺术:中国传统造园新诠》一书成为近几年来园林研究的重要作品.本文尝试评述此书并探讨研究方法与理论构建的几个问题.一是通过将章回体小说与园林建立对应项,此书澄清了园林与叙事的"叙事统一体""时空关系""结构性整体"三个关键概念,为园林的叙事理论厘清了脉络.二是此书选择了交叉使用多学科的方法处理案例的复杂路径,形成了一套在案例中概括的独特分析方法.三是通过两个关键项"山水观""以楼代山",完成了"山水叙事"理论的现代转化.最后,对本书的疏漏稍做讨论.

    园林研究叙事理论案例研究保罗·利科山水观设计理论

    运用18世纪的技术突破21世纪凸版印刷实验的界限

    高云飞汪芸
    56-67页

    以衣为介,寻觅女性力量——设计师品牌WRONG主理人王长荣专访

    赵毅平贾珊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80后"服装设计师王长荣,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先后在例外、玛丝菲尔等时装公司担任首席设计师.2016年,她创办了服装设计师品牌WRONG,希望通过设计,给予当代女性前行的力量与勇气.从她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品牌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设计师品牌在行业中的独特性和社会审美的多元化发展,也看到设计师品牌及作为品牌核心的设计师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她在设计与管理能力两个维度上的成长,以及对于服装品牌发展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本文根据对王长荣的采访及其他资料整理而成.

    服装设计时尚运动设计师品牌

    工艺与时偕行:"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中的技艺样态与价值思考

    刘润福董吉岳嵩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蓬勃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的飞速演进在不断创造着更为多元的数字虚拟维度.与此同时,基于传统技艺的手作文明也愈发彰显出现实世界的真实坦然.时代证明,工艺家对"技艺"的应用,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并推动当代造物文化的多样性.本文以连续数年举办的"薪技艺 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历届作品为例,通过对"技艺样态"的深度挖掘与梳理,展现出一批工艺美术学人及造物匠人对当代造物技艺的价值思考.

    "薪技艺"工艺美术技艺样态当代价值

    西学与民俗:华西协合大学口腔教学泥塑考释

    乔韵可陈杉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异质文化的输入,西方医学在华留下了一些教学材料.口腔医学在蜀发展的前期,受到了社会、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干扰,教学材料无法到达华西教员手中.为此,教员们不得不就地取材,利用传统泥塑对医学教具进行替代.华西口腔泥塑作为西医东渐的重要物证,学界对其缺乏应有的关注.针对华西口腔教学泥塑,本文利用图像分析、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其工艺特点、艺术特征及参与人群进行分析,并试图通过小切口管窥西学东渐中蕴藏的本土力量.

    西学东渐口腔泥塑涵化活动本土转化传统技艺

    青花瓷的名称演变与文化身份延迟认同略论

    王冬松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认为元代并未出现对青花瓷的记载.明代使用的"白地青花"或"青花白瓷"等描述性概念,似乎将"青花瓷"看成白瓷的一个"亚种".清代中期以后"青花"逐渐成为独立的概念.不过作为明清主要瓷器的青花瓷迟迟未被主流文化和官方话语认同,主要原因应是其强对比的蓝白色彩结构,很难融入中国古代的色彩礼制;而中国古代根深蒂固的单色釉审美传统,也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很难从文化和美学层面接受青花瓷"俗丽"和"烦琐"的色彩面貌.

    青花瓷青白花瓷青瓷文化认同色彩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