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饰
装饰

张夫也

月刊

0412-3662

010-62798878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装饰》——创刊47年,真情回报读者 《装饰》——扩版增至132页,更加厚重 《装饰》——加大信息量,彰显时效性 《装饰》始创于1958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 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获“双奖期刊”称号。 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装饰》内容涵盖面广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宏观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及时反映和报道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新动向与大师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岭村宗祠建筑屋脊的装饰特征及属性判断

    贺景卫张璜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岭南水乡大岭古村宗祠建筑的建成年代、地理区域、形制造型等进行田野考察和梳理,揭示其作为广府民系文化的普遍特征.同时,与广州中心城区宗祠屋脊进行比较,发现大岭村宗祠屋脊的形制构造、装饰题材、工艺材料等方面与广府民居宗祠建筑特征不完全重合,虽属广府民系一支,但将其认作为广府民居的概念不准确,应判断其为"禺南民居".

    大岭古村宗祠建筑屋脊装饰特征

    基于分级诊疗的更年期妇女智能服装设计

    罗洁宗成武曾仲文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物联网的设计应用从广普型数据监测到特定病情的跟踪发展至今近30年,随着大健康、智慧医疗的提出,让互联网+医疗作为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的重要环节被提出.更年期是中老年妇女必经的一个生理环节,而对于大多数还处于职场的更年期女性来说就医极为不便.本文通过分析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智能产品需求、生理数据和监测技术,研发了一种基于分级诊疗智能监测服装,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级诊疗理念的智能服装系统,探索了"多学科、精设计、融技术"的新思路.

    智能服装设计跨学科设计分级诊疗大健康监测

    "墩头蓝"蓝靛制作与蓝染工艺考辩

    李银广陈建宏朱彦彭敏...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民间蓝染工艺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泛,且各地拥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广东和平县墩头村的"墩头蓝"以马蓝为主要制靛原料,在传统蓝染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节改良."墩头蓝"服饰历来以纯蓝色素染为主,却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颜色."墩头蓝"的染料是如何制成的?染色工艺有何秘诀?又为何成为最受欢迎的服饰颜色?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和采访,结合文献资料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究.

    墩头村蓝靛蓝染客家蓝衫

    日本设计管理研究的历史起点——以1982年《日本设计学会志》"设计管理特集"为中心

    张立巍王沄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管理理论起源于英国、实践于日本.日本设计管理以其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其经验具有值得发掘、可供借鉴的重要价值.目前,国内设计管理研究的理论线索多数来自欧美,日本设计管理研究从未得到关注.本文以日本权威设计学研究期刊《日本设计学会志》在1982年首次推出的"设计管理特集"为中心,追溯日本设计管理研究的历史起点,以往鉴来.

    日本设计设计管理日本设计学会组织论

    "协调设计"概念下的汉字与拉丁字体适配设计

    李娟熊忆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文种字体协调设计概念是一个针对国际字符集标准化字形设计而提出的视觉设计原则.论文以同一字型内汉字与拉丁字体协调设计为例,从字体笔形、结构比例、文本灰度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在尊重不同文字系统特征差异的前提下处理字体的协调,论证了设计汉字及适配拉丁字体时,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传统与多元,从审美与文化惯例进行平衡与选择.

    多文种字体设计双语排版协调设计惯例适配

    博物馆儿童模拟考古的情景体验——以西藏博物馆动画《吉吉》为例

    周杰刘菲菲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博物馆公共教育以文物考古与公众互动,多有创新之举.动画作为当代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影像媒介,可以使博物馆文化传递突破局囿与阻碍,以体验性、互动性、探索性为历史文化启迪儿童成长.本文以西藏博物馆儿童馆"模拟考古"区域动画《吉吉》为例,从文化情景、身体游戏与儿童身心特征三个方面探讨动画设计与博物馆体验的关系.

    博物馆模拟考古动画设计儿童身心公共教育

    数字虚拟技术赋能广州牙雕"濒危秘技"非遗文化保护

    高娅娟徐志伟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推动及数字技术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背景下,传统工艺迫切需要新路径、新方法来实现濒危秘技的保护记录与传承创新.数字虚拟技术赋能国家级非遗广州牙雕传统工艺保护,在产业与工艺协作关系中分解镂雕"秘技",以三个层次归集与输出,实现三维空间的技艺要点数字化捕捉及雕刻情境交互体验,留存牙雕技艺与地域文化记忆,推广工艺知识与工匠精神,促进年轻群体的纵横向传承交融,鼓励工艺跨界协同创新发展,为濒危消亡的非遗技艺保护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展开探索性实践.

    数字虚拟广州牙雕濒危技艺非遗保护

    作品选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