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饰
装饰

张夫也

月刊

0412-3662

010-62798878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装饰》——创刊47年,真情回报读者 《装饰》——扩版增至132页,更加厚重 《装饰》——加大信息量,彰显时效性 《装饰》始创于1958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欣赏性,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 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与“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获“双奖期刊”称号。 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装饰》内容涵盖面广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宏观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及时反映和报道国内外艺术设计的新动向与大师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文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设计思维"课程改革

    顾力文阮艳雯李峻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思维"作为一种提倡"以人为本"理念的跨学科问题解决方法,顺应了"新文科"建设提出的重点要求.本文对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设计思维"课程的改革措施和成果进行了论述与总结.通过分析与对比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的"设计思维"课程案例,总结了课程在责任教育、产教融合、主动性教学三方面的改革目标,以及课程为实现改革目标而采取的三大相应改革措施,包括建立多维"人本思想"理论框架、实施专业细分和跨专业交叉、开展项目制实践教学.以期为我国设计学下属其他专业的"新文科"课程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设计思维新文科服装设计责任教育产教融合主动性教学

    城市政务空间的更新策略与实践——以宜昌市伍家岗区税务局设计为例

    沈劲夫邓伊玲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政务空间的形象建设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化与表达,亦是对提升当下政府形象定位的积极探索.本文针对政务空间的背景、现状和特点,展开设计实践与时代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以宜昌市伍家岗区税务局改造为例,伴随同时期税制改革,归纳与梳理出政务空间中不变与可变因素,通过适应性改造呈现节约型、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以期为政务空间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

    政务形象城市精神税务空间一城一策现代性

    发掘前的发现:叶喆民汝窑考察事迹及学术贡献钩沉

    苏滨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传世器物甚少,窑址亦长期不明.20世纪以来,诸多中外学者曾在河南临汝境内遍寻汝窑而未见,其窑址线索直至1977年始为叶喆民发现于宝丰大营镇清凉寺.本文以清凉寺汝窑窑址试掘为时间下限,通过系统梳理叶喆民的相关学术著作与窑址考察日记,从田野调查、标本分析与文献考证诸方面详加稽考其窑址考察事迹,试图对其汝窑探寻历程及学术贡献进行更全面的勾勒.

    汝窑窑址清凉寺叶喆民

    权力的重塑:现代时尚巴黎诞生的动因及发展模式分析

    董行茜肖文陵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政府角色如何作用变化"问题点切入宏观历史语境,考察巴黎创立奢侈时尚中心向现代转型的微观进程.其形式权威的背后,权力土壤与发展模式是思索重心.文章挖掘进程动因,发现它源于殖民全球化帝国竞争语境及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下"市场与政府"权力关系的矛盾.政府采取中心主义发展模式紧扣时代脉动,重塑权力,驾驭矛盾,实现发展,包括确立巴黎奢侈时尚中心的地位,复兴奢侈时尚,从而深入推进了其现代转型.

    巴黎时尚中心奢侈时尚现代转型

    19世纪俄罗斯体系与斯洛伊德体系在美国手工训练运动中的作用与比较

    黄展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斯洛伊德体系与俄罗斯体系先后进入美国,参与到美国当时正在形成与进行的手工训练运动中.二者在美国手工训练运动中,所产生的教学方式、内容与效果似而不同,在不同维度产生作用的同时,相互影响,互有弥合,最终促进了传统手工教育向现代工业时代教育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不仅作用于美国手工训练运动,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美国教育体系以及现代社会演变的重要方面.

    斯洛伊德体系俄罗斯体系美国手工训练运动手工教育

    民族志动画实践:事实的深度还原与观点的主位表达

    王怡婧翟一川张引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志动画作为民族志书写的新形式,以非虚构性的叙事内容展现动画艺术的纪实功能.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动画片《他们叫我们女佣:家庭工人的故事》与《长角苗情歌》制作的实践过程,阐述基于不同社区成员的特殊性和多元性,采用定向的合作方法,以提升民族志深描与社区成员观点表达的实效性.本文以被记录者的视角构建书写文本,使社区成员的自身生活、文化解读得到深度还原,同时形成视觉档案,为纪实类动画的实践方法提供思路.

    民族志动画事实还原观点表达合作方法

    凝视的快感:空间审美的具身化转向

    伍端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了具身论范式对建筑学审美的影响及作用,从根本上论述了空间句法中的一系列分析方法可以被重新定义为具身化图示.以卡洛·斯卡帕设计的卡诺瓦博物馆为例,阐释了空间的认知和审美何以通过空间句法的具身图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审视和分析建筑的动觉、感知和心理维度的具身化方法论.

    具身图示空间句法审美凝视

    格子人生:望谟布依族头帕的装饰内涵及民俗成因

    张红颖游天梅张宗登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头帕是布依族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族源认同、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内容的集合体.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布依族格子头帕为研究重点,从头帕的造型、纹样、色彩及布依族民众的图腾崇拜、族群规范、人文差异等方面,探析望谟布依族头帕的装饰内涵及民俗成因,进而揭示布依族民众的审美品格和个性特征,了解格子头帕背后的文化意蕴与民俗成因,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格子布依族头帕装饰内涵民俗成因

    彝族井字形织机考察及文化研究

    刘一萍周美余卢明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字形织机是彝族地区广泛使用的传统织机,在当地用来织造麻、棉、火草等织物.本文以课题组实地考察滇黔川三省的彝族村寨资料、网络资料以及文献资料为基础,根据彝族井字形织机的局部特征,结合地理分布,将其分为滇中型、滇南型、滇西北型、滇西南型、滇东北型、滇东南型、黔西北型共七种类型,在分析井字形织机的基本形制与结构的基础上,对彝族各地域型井字形织机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同族异域"与"异族异域"的井字形织机在基本形制上具有同一性特征,同时在织机与空间关系、织造姿势以及提综装置形态等方面又存在差异性;同一性特征源于彝族内部各支系、彝族与彝语支各民族具有同源共祖的亲缘关系和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其差异性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交融性密切相关.希望本文一方面能填补彝族井字形织机方面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透过井字形织机的原生形态,窥探其背后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状.

    彝族井字形织机织造传统纺织民族关系

    空间布艺色彩设计对ADHD儿童注意缺陷行为的改善

    段怡婷张一弛邱添忆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色彩在儿童的性格塑造和生理健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DHD儿童的一大重要特征是有严重的注意缺陷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实施色彩空间对正常儿童注意力影响的实验,寻找改善ADHD儿童注意缺陷行为的色彩空间设计方法.实验发现:红色环境会使儿童在逻辑题目上反应速度加快的同时提高正确率,呈现对逻辑思维较为强烈的促进效果;黄色环境和蓝色环境在细节题目上能显著提高儿童答案的正确率,说明了黄色和蓝色在儿童注意力和细节捕捉能力上的激发.同时性格外向、多动且情绪强烈的儿童对红色有更大的偏好,而性格内敛、谨慎被动的儿童表现出对黄蓝色更强的喜爱倾向.

    空间布艺色彩设计儿童注意缺陷行为改善色彩认知与行为ADHD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