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赵玉沛

月刊

0529-5815

cmacjs@cma.org.cn

010-85158224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权威性、高知名度的外科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以高、中级外科医师及相关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兼顾普及与提高,主要报道外科领域各学科(专业)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外科临床实际、对外科临床工作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临床论著、基础研究、标准与规范、综述、外科继续教育园地、病例报告、临床病例讨论、外科新技术、专题讲座、学术争鸣、国内外学术动态、书评、消息等。本刊1979年起即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INE)收录,目前已被20余个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收录。2002至2009年连续8年总被引频次位居学科内排名第一。1999年和2003年,本刊连续荣获代表我国期刊界最高荣誉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和“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5至2010年连续荣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劈离式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4)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梁廷波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供器官短缺仍是肝移植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制约了移植学科的发展。为了有效拓展供器官的利用率,移植专家们一直在思考从技术创新上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劈离式肝移植在一定程度能缓解这一供需矛盾,是近年来移植领域高度聚焦并应用推行的技术。但目前劈离式肝移植仍存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劈离式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水平,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多个学科的相关专家,总结国内外劈离式肝移植围手术期相关的研究进展,依据循证医学原则深入论证并制定了本共识。共识从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荐意见,以期为正开展或拟开展劈离式肝移植的中心提供参考。

    肝移植围手术期医护劈离式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共识

    中华外科杂志第十四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

    12页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修复术中内脏分支动脉重建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主动脉学组王利新...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特别是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部分病变,其治疗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对临床医师是巨大挑战。随着腔内修复技术的进步,治疗方式逐渐从开放手术转向微创手术,明显降低了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然而,内脏动脉分支重建技术应用尚未普及,对于复杂病例处理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主动脉学组组织国内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内脏分支腔内重建治疗领域资深专家,基于临床实践和国内外文献的系统回顾,经过深入探讨制定了《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修复术中内脏分支动脉重建治疗专家共识》。共识重点关注涉及内脏动脉分支重建的腔内技术,旨在为从事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原则性指导,促进国内该领域诊疗水平的提升。

    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内脏动脉分支重建专家共识

    外科医师的创新之路:临床问题驱动的外科学发展

    彭淑牖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一门学科,学习外科手术技术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提高操作的精准度、简化流程、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外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作者及其团队在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创新发明优化了诸多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仅推动了外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还为年轻医师树立了典范。本文阐述了作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技术的设计灵感来源、设计过程及初步的临床效果,希望鼓励更多的外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探索与思考,发挥创新精神,共同为我国外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外科手术外科器械多功能解剖器捆绑式胰腺消化道吻合外科创新

    《中华外科杂志》对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27页

    外科医师"非技术性技能"的培养

    苗毅奚春华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科手术是现代社会中风险性较高的活动之一,外科医师在此高压环境下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还需具备完善的非技术性技能。非技术性技能不仅涵盖了情境感知、决策制定、沟通与团队合作、领导力、压力管理等关键能力,还包括纠错反馈循环、情绪智力及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等。这些"软技能"能够帮助外科医师更高效地应对手术中的突发状况,优化团队协作,确保患者安全,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欧美国家已将非技术性技能纳入医师的培训体系,而在国内对此仍有待进一步重视和推广。通过建立完善的非技术性技能评估标准和系统化的培训体系,能够提升外科医师的综合素质,进而保障患者安全、提升临床效果,实现外科医师的职业使命。

    教育,医学专业,外科非技术性技能医师

    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辅助关节外科手术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岩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人关节外科手术(RJS)在人工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展现出高度精准性和可重复性,而人工智能(AI)的引入明显提升了手术规划、注册配准、机械臂控制及任务自主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水平。AI赋能的手术规划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提高了假体放置的准确性,AI驱动的注册配准技术则克服了传统方法在精度和效率上的不足。利用强化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机械臂控制和操作精度,及人机交互体验。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RJS有望在高度自主化、多模态感知和人机协作等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推动关节置换手术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迈进。

    关节成形术,置换机器人机器人手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主性

    胆道生态系统:全局视角下的胆道外科关键科学问题

    王向付静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胆道外科现代诊疗体系的建立与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胆道疾病,均已进入精准化、个体化、全程化及多学科协作的诊疗和研究阶段。然而胆道外科医师仍面临着两大困境:(1)外科技术在降低良性胆道疾病致残率、提高胆道肿瘤患者生存率方面进入了瓶颈期;(2)对于"切胆保胆""如何减黄"等临床争议,传统的临床研究似乎难以给出确切答案。借鉴系统生物学的理念,作者提出了"胆道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胆管是丛林,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免疫系统是土壤,干细胞是种子,胆汁是河流,肝细胞是河流的发源地。良恶性疾病具有动态转化的特征;不同部位的胆管构成"大"环境,胆汁形成"小"环境,不同细胞组成"微"环境;细胞亚群具有不同状态及多样性,并受复杂分子信号网络的调控。作者据此进一步凝练了胆道外科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优化研究范式的建议,旨在从全局视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胆道外科临床及转化研究。

    胆道疾病胆道肿瘤胆道生态系统普通外科学范式转变多组学技术

    复杂主动脉疾病中分支与开窗型腔内支架的创新进展与应用

    曹龙葛阳阳郭伟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治疗累及重要分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弓和复杂腹主动脉瘤等),取得了明显进展。分支、开窗型支架的快速发展,为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选择。初步临床证据表明,分支、开窗型支架的技术成功率和手术效果均较好,逐渐成为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不可否认,分支、开窗型支架在复杂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中尚处于早期经验积累阶段,未来还需要一系列高质量研究验证其治疗效果,并完善其与开放手术及不同腔内技术间的疗效比较。

    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弓分支与开窗型腔内支架

    《中华外科杂志》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