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姜志宽

双月刊

1671-2781

zhwsscyx@chines.cn

025-84417522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用型专业期刊,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信息相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拉沙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对策

    杨义军贾德胜蒋彤王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引起,主要经过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被WHO列为优先研究的10种人兽共患病毒病之一.该病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于尼日利亚,主要在西非地区流行,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出现拉沙热输入性病例的报道.近年来尼日利亚连续暴发拉沙热疫情,再次引起世界的关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交流活动频繁,以及我国援助非洲和执行非洲维和任务的增加,我国在外人员感染拉沙热和拉沙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逐年增加.本文对拉沙热的病原学和临床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疫情分布情况以及防治对策进行综述,分析了拉沙热疫情对我国的潜在威胁,提出我国防控拉沙热疫情的应对措施.

    拉沙热病毒拉沙热流行病学防控措施

    2种杀鼠剂对朝鲜姬鼠的适口性及药效研究

    苏航徐春雨李春明王述艳...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0.005%溴敌隆毒饵和0.005%溴鼠灵毒饵对朝鲜姬鼠的适口性和药效.方法 用0.005%溴敌隆毒饵和0.005%溴鼠灵毒饵对朝鲜姬鼠进行实验室的有选择摄食试验.结果 朝鲜姬鼠对溴鼠灵毒饵的摄食系数为2.49,对溴敌隆毒饵的摄食系数为1.01,都达到适口性好的标准.溴鼠灵组受试朝鲜姬鼠3d时出现死亡,6 d内全部死亡.溴敌隆组受试朝鲜姬鼠5d时出现死亡,10 d内全部死亡.结论 0.005%溴鼠灵毒饵对朝鲜姬鼠的适口性和药效均优于0.005%溴敌隆毒饵.

    朝鲜姬鼠适口性药效杀鼠剂

    驻济南部队食堂和招待所蟑螂侵害监测与防治效果观察

    周光智王治王旭任清明...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展驻济南部队食堂和招待所蟑螂侵害调查,评价蟑螂防治效果.方法 密度调查采用药激法和粘捕法同一位点进行,灭效考核采用粘捕法,蟑螂防治采取以复合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 共发现7个食堂和2个招待所被蟑螂侵害,监测时粘捕法较药激法准确性更高,鉴定蟑螂2种,德国小蠊(94.75%)为绝对优势种,美洲大蠊(5.25%)见于2个食堂.药激法和粘捕法监测蟑螂侵害率分别为56.29%和57.35%,蟑螂密度分别为6.6只/间和4.9只/张.采用药激法和粘捕法监测不同场所的蟑螂侵害程度存在差异性,其中,粘捕法蟑螂密度由重到轻依次为食堂操作间>食堂副食库>招待所餐厅>食堂熟食间>食堂餐厅>招待所员工宿舍>食堂主食库>招待所客房.灭蟑后1个月,使用粘捕法在3个食堂和1个招待所未捕获到蟑螂,其余食堂和招待所的蟑螂侵害率显著下降,捕获蟑螂多为若虫;3个月后6个食堂和1个招待所未捕获到蟑螂,达到国家病媒生物防治A级水平.结论 驻济部队食堂和少数招待所蟑螂侵害相对较重,监测蟑螂侵害粘捕法较药激法更准确和实用,建议在部队推广使用,复合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杀死食堂和招待所的蟑螂.

    部队食堂招待所粘捕法蟑螂密度灭蟑效果

    宁夏部分地区淡色库蚊和家蝇的抗药性调查

    韩坤张术斌吴建华郑艳娟...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淡色库蚊和吴忠市、中卫市以及固原市家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方法 采用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现场种群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成虫对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结果 双硫磷和吡丙醚对银川市淡色库蚊幼虫LC50值分别为0.001 2和0.563 2 mg/L,淡色库蚊幼虫对两个药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9、1.16.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毒死蜱3种杀虫剂对吴忠、中卫和固原3个市家蝇成虫的平均LD50值分别为0.070 7、0.036 4和0.049 0 μg/只,家蝇成虫对3个药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3.02、57.83和0.61倍.结论 银川市淡色库蚊幼虫对双硫磷和吡丙醚仍处于敏感水平.吴忠、中卫和固原3个市家蝇成虫对毒死蜱敏感,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抗药性.

    淡色库蚊浸渍法家蝇点滴法抗药性

    武汉市铁路旅客列车德国小蠊的抗药性调查

    侯屹钱俊雄邱建章李涛...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武汉市铁路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以及胶饵对其杀灭效果,以便科学合理地开展德国小蠊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实验室观察4种常用胶饵对德国小蠊的药效.结果 德国小蠊对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氯菊酯和胺菊酯7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73、2.93、2.99、8.55、4.44、7.13、6.62倍.4种胶饵1.5%残杀威、0.05%氟虫腈、2%氟蚁腙和6 000 PIB/g蟑螂病毒对德国小蠊72 h累计死亡率分别为73.33%、88.33%、61.67%、100%.结论 应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旅客列车上的德国小蠊.

    铁路旅客列车德国小蠊抗药性综合防治措施

    "一带一路"广西云南重点口岸蚊类监测分析

    曹晓梅方志强李颖刘莹莹...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一带一路"重点口岸蚊虫专项监测,了解西南口岸蚊虫种群构成及变化,为口岸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在2018年、2019年夏季于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和磨憨3个口岸,采用灯诱法、吸蚊器法采集成蚊,形态鉴定后,记录蚊种和数量.结果 2018年、2019年3个口岸共捕获成蚊90 156只,经鉴定隶属3亚科7属31种:按蚊属11种共9 645只,占10.70%;库蚊属10种共71 312只,占79.10%;伊蚊属6种共4 597只,占5.10%;阿蚊属1种共1 852只,占2.05%;曼蚊属1种2 658只,占2.95%;轲蚊属1种2只,占0.002%;巨蚊属1种90只,占0.10%.3个口岸的蚊种为:东兴16种、瑞丽13种、磨憨23种.2018年共捕获成蚊7属28种,2019年共捕获成蚊6属19种,但黑点库蚊(磨憨1只)、埃及伊蚊(瑞丽1只)、多斑按蚊(磨憨30只)只在2019年监测到.三带喙库蚊在东兴口岸占78.29%(17 300只),瑞丽口岸占94.24%(36 310只),磨憨口岸占52.43%(15 481只).结论 应将蚊虫专项监测与本底监测相结合,防止乙脑、疟疾、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跨境传播.

    口岸蚊类监测种群构成

    2011-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鼠类监测资料分析

    张雨郑方谢秀美戈斌...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上海市奉贤区鼠类密度和季节性消长规律,科学有效防治鼠患.方法 采用夹夜法,于2011-2018年每月中旬监测1次.结果 于2011-2018年共捕获鼠类2科4属5种185只,优势种为小家鼠,占捕获总数的76.22%;平均鼠密度为0.60%,其中室内、宅周、农田分别为0.96%、0.53%和0.14%.对不同生境鼠类构成进行比较,发现室内、宅周和农田的4种鼠类总体构成不同(x2=59.895,P <0.001).室内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密度为0.86%;宅周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密度均为0.27%;农田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密度为0.81%.每年4-5月和9月会出现鼠密度的高峰,鼠密度与气象因素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防治鼠患应根据不同生境、季节和气象因素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鼠类监测密度季节消长

    2017年辽宁省主要病媒生物监测

    王纯玉张家勇白玉银丁俊...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了解辽宁省主要病媒生物(鼠、蚊、蝇、蟑螂)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在辽宁省14个市进行监测,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蚊密度监测采用灯诱法,蝇密度监测采用诱蝇笼法,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7年辽宁全省平均鼠密度为1.27%,城市(居民和餐饮业)为0.73%,农村(村内和村外)为1.89%,平均鼠密度在4月达到高峰,鼠密度为1.61%,从捕获数量上看,全省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1.92%;蚊虫平均密度为20.23只/(灯· h),城市(居民区、公园和医院)和农村(农户和牲畜棚)平均密度分别为3.25和44.00只/(灯· h),蚊虫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密度为63.25只/(灯· h),从捕获数量上来看,中华按蚊成为全省的优势蚊种,所占构成比为38.99%;蝇类总密度为6.03只/(笼· h),蝇类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曲线,8月达到峰值[密度为9.96只/(笼· h)],从捕获数量上看,丝光绿蝇为优势种,所占比例为40.11%;蟑螂总密度为0.41只/张,总侵害率为10.72%,蟑螂密度9月达到峰值(0.70只/张),捕获数量中德国小蠊占绝对优势,构成比为99.70%.结论 基本了解了辽宁省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今后应坚持对病媒生物的监测,重点关注虫媒传染病的主要媒介,提高监测与预警、预报的水平,为辽宁省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病媒生物监测密度种群构成

    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夏季学校蚊虫侵害状况调查

    董腾飞王巧燕王韶华武峥嵘...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嘉定区各类学校夏季蚊虫侵害状况,为学校蚊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嘉定区4所高校、4所中小学和4所幼托机构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孳生地调查法和人诱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校开展蚊虫侵害调查.结果 学校成蚊停落指数最高的是大中专院校4.00只/(0.5 h ·人)、其次是幼托机构2.40只/(0.5 h ·人)、最低的是中小学0.96只/(0.5 h ·人).成蚊停落指数农村区域学校为4.19只/(0.5h·人),高于城镇区域的1.06只/(0.5 h·人).大中专院校白纹伊蚊占比最高,为68.75%.城镇区域学校仅捕获到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农村区域学校可捕获5种蚊类,其中农村区域学校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占59.63%.农村区域学校小型积水孳生地阳性率为20.31%,高于城镇区域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16,P=0.040).结论 建议教育部门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及成蚊控制,将蚊虫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学校蚊虫侵害孳生地人诱法

    2016-2018年大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分析

    周祎邢俊杨月梁玉红...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对大连市监测点开展白纹伊蚊监测,采用Excel 2017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软件对白纹伊蚊不同生境的密度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平均布雷图指数(BI)依次为2.47、1.92、1.40;B1平均值最高值在8月,为3.08,6-9月BI平均值均<5;贮水容器(47.27%)和闲置容器(45.70%)是最主要的孳生地.结论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白纹伊蚊监测及控制,防止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引起本地病例的发生或疫情暴发.

    登革热白纹伊蚊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