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带一路"广西云南重点口岸蚊类监测分析

"一带一路"广西云南重点口岸蚊类监测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一带一路"重点口岸蚊虫专项监测,了解西南口岸蚊虫种群构成及变化,为口岸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在2018年、2019年夏季于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和磨憨3个口岸,采用灯诱法、吸蚊器法采集成蚊,形态鉴定后,记录蚊种和数量.结果 2018年、2019年3个口岸共捕获成蚊90 156只,经鉴定隶属3亚科7属31种:按蚊属11种共9 645只,占10.70%;库蚊属10种共71 312只,占79.10%;伊蚊属6种共4 597只,占5.10%;阿蚊属1种共1 852只,占2.05%;曼蚊属1种2 658只,占2.95%;轲蚊属1种2只,占0.002%;巨蚊属1种90只,占0.10%.3个口岸的蚊种为:东兴16种、瑞丽13种、磨憨23种.2018年共捕获成蚊7属28种,2019年共捕获成蚊6属19种,但黑点库蚊(磨憨1只)、埃及伊蚊(瑞丽1只)、多斑按蚊(磨憨30只)只在2019年监测到.三带喙库蚊在东兴口岸占78.29%(17 300只),瑞丽口岸占94.24%(36 310只),磨憨口岸占52.43%(15 481只).结论 应将蚊虫专项监测与本底监测相结合,防止乙脑、疟疾、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跨境传播.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mosquitoes at key ports of Guangxi and Yunnan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曹晓梅、方志强、李颖、刘莹莹、叶海波、云小云、许佳、张晓龙

展开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76

广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广西桂林541000

海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海南海口 570100

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安徽合肥230000

展开 >

口岸 蚊类 监测 种群构成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

2019JK0242018YFF02149032017ZX103034042017ZX10303404-003-0032017ZX10303404-001-004

2021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影响因子:0.566
ISSN:1671-2781
年,卷(期):2021.27(1)
  •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