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姜志宽

双月刊

1671-2781

zhwsscyx@chines.cn

025-84417522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ic Insecticides & Equipment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卫生杀虫药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用型专业期刊,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信息相合,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4-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蚊密度监测分析

    马卓魏绪强阙燃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东城区2014-2016年成蚊种类构成、密度动态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CO2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 2014-2016年共捕获蚊虫2 427只,蚊密度为0.80只/(灯·h),淡色库蚊为东城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70.58%,其次是白纹伊蚊;蚊总密度高峰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不同蚊种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不同,其中淡色库蚊呈双峰型,白纹伊蚊呈单峰型;不同生境中以公园绿地密度最高,为0.95只/(灯·h),其次为居民区,为0.94只/(灯·h).结论 基本掌握了东城区蚊密度、种类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蚊虫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蚊虫种群构成季节消长

    安徽省鼠类密度及种群结构分析

    张家林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安徽省人居环境内鼠种、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评估鼠传疾病风险和有效防控鼠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设置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和农村居民区3种类型监测点.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不同生境鼠密度差异采用F检验.结果 2016-2019年安徽省共布放有效鼠夹75 559只,捕获鼠类326只,总体鼠密度为0.43%.捕获的鼠类中,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和黑线姬鼠的构成比分别为56.44%、31.29%、11.04%和0.92%,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和重点行业的总鼠密度分别为0.9%、0.25%和0.12%.在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均以褐家鼠密度最高,分别为0.46%和0.21%.重点行业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的密度均不高.不同生境的鼠类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84.176,P=0.08).2016年、2018年和2019年鼠密度呈现单峰曲线,高峰值出现在9月;2017年鼠密度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5月和11月.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的鼠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均呈现双峰曲线,高峰出现于3-5月和7-9月.结论 安徽省人居环境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农村应作为重点防控地区,应加强在鼠类活动高峰期及活跃生境的灭鼠工作,从而达到控制鼠传疾病的目的.

    鼠类密度鼠种构成监测

    2017-2019年内江市蝇密度监测及季节消长分析

    于雪岚刘鹃刘鹏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内江市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进行蝇密度监测.结果 2017-2019年共捕获蝇3 028只,平均密度为3.74只/笼;各年度平均密度分别为5.10、4.33、1.79只/笼,呈逐年下降趋势;优势蝇种为铜绿蝇和家蝇,分别占27.54%和22.13%;不同生境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蝇密度高峰期在7-8月.结论 2019年开展创卫工作后,内江市蝇密度有明显下降,孳生环境的改变和综合治理会改变蝇种的构成.需长期系统地对蝇密度进行监测,为合理制定蝇类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蝇密度监测季节消长

    驻山东省部队野外驻训地域蜱种群调查分析

    周光智李兵王治尹广庆...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摸清山东省野外部队驻训地域蜱分布和种群密度.方法 驻训地域游离蜱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动物宿主寄生蜱采用动物体表捡蜱法.结果 4个驻训地域均有蜱活动,蜱活动高峰期共捕获蜱虫12 808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不同驻训地域的蜱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性(F=6.791,P<0.05),以淄博市沂源县(199.73只/h)最高,其次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141.33只/h)和泰安市岱岳区(32.67只/h),济南历城区(17.60只/h)最低.相同驻训地域不同年份的蜱密度无明显差异性(F=0.583,P>0.05).济南市历城区和泰安市岱岳区4月开始出现蜱,之后蜱密度迅速上升,5月达到最高峰.淄博市沂源县以羊染蜱率和染蜱指数(94.83%、96.9)最高,牛(77.78%、44.4)次之,犬类(63.16%、4.1)最低.未药浴羊群染蜱率为100.00%,染蜱指数为177.5;定期药浴羊群染蜱率为91.43%,染蜱指数为39.0.结论 蜱在山东省部队驻训地域广泛分布,密度高峰期来临前的4月是孳生地防蜱的最佳时间,对蜱侵害度较高的山羊采取药浴防蜱效果明显.

    驻训地域游离蜱动物寄生蜱蜱虫分布

    2017-2019年西安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

    雷晓岗庞松涛王欣陈保忠...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西安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季节消长及环境分布,为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幼蚊使用布雷图指数法,成蚊使用双层叠帐法.结果 2017-2019年平均布雷图指数为5.36,其中居民区布雷图指数为4.67,公园竹林3.31,废旧物品回收处/工地10.76.平均帐诱指数为2.99,其中7月最高,为2.12.结论 废旧轮胎的白纹伊蚊密度最高,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蚊密度.

    白纹伊蚊密度调查

    上海市嘉定区突击灭鼠前后鼠情调查

    王巧燕王韶华董腾飞钟培松...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嘉定区不同环境类型突击灭鼠前后鼠类侵害情况,评价突击灭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鼠迹法在春、秋季突击灭鼠前后各进行1次鼠情调查,查看防鼠设施情况,计算鼠征阳性率.结果 春季突击灭鼠前鼠征阳性率为6.02%,防鼠设施合格率为74.78%,突击灭鼠后鼠征阳性率为2.76%,防鼠设施合格率为78.14%.秋季突击灭鼠前鼠征阳性率为8.50%,防鼠设施合格率为68.10%,突击灭鼠后鼠征阳性率为4.09%,防鼠设施合格率为79.12%.农贸集市、建筑拆迁工地、餐饮店(非大型商业中心)等环境防鼠设施合格率低,鼠密度较高.医院、机关单位、学校等防鼠设施合格率高,鼠密度较低.结论 突击灭鼠可短期内显著降低鼠密度,但不具有长效性.

    鼠迹法突击灭鼠防鼠设施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鼠类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杨国平叶敏霞张荣吴海磊...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明鼠类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方法 分离鼠类完整肠道并提取总DNA,利用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MK1C)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其肠道细菌16S rRNA的全区序列进行测序,统计肠道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量,分析其物种组成、丰度及Alpha、Beta多样性.结果 获得鼠类肠道细菌16S rRNA优质序列1 161 377条,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获得1 484个OTUs.共注释到24个门,48个纲,113个目,241个科和534个属;在门分类水平上,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门类;在属分类水平上,优势属为肠球菌Enterococc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其丰度分别为38.7%,17.65%和7.48%.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鼠类肠道细菌的观测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 484、1825.77、3.91和0.058.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臭鼬和小家鼠肠道菌群组成最接近,而黄胸鼠和小家鼠肠道菌群组成相差最大.结论 鼠类肠道细菌菌群整体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为有效评估鼠传疾病传播风险提供依据.

    鼠类肠道细菌16SrRNA高通量测序物种多样性

    黄山市蟑螂携带肠道菌种多样性初探

    侯银续袁华玲陈李李春...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黄山市蟑螂携带肠道菌种多样性,为开展蟑螂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黄山市的屯溪区、汤口镇、风景区3个样区采用粘捕法开展调查采样,选取优势种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作为检测对象,每种随机挑选10只蟑螂作为1组,每盒捕获数量少于10只的粘蟑盒,全部采集作为1组,共78组541只.结果 对蟑螂样品筛检、纯化出的203株菌落,通过微生物自动检测仪(VITEK2-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分析检测出了198株菌株,鉴定出宋内志贺菌和鸡沙门氏菌2种肠道致病菌和37种条件致病菌,包括粘质沙雷氏菌(带菌率34.62%/检出率21.21%)、弗氏柠檬酸杆菌(带菌率19.23%/检出率10.61%)、阴沟肠杆菌(带菌率11.54%/检出率6.57%)、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带菌率11.54%/检出率4.55%)、肺炎克雷伯氏菌(带菌率10.3%/检出率6.06%)、蜂房哈弗尼亚菌(带菌率8.97%/检出率6.06%)、泛菌属(带菌率8.97%/检出率5.05%)等优势菌种.室内优势蟑螂德国小蠊、黑胸大蠊携带的肠道菌种多样性不同,且肠道菌群带菌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5,df=39,sig.=0.020).超市(20组)和宾馆(9组)采集样本带菌率最高,均为100%;农贸市场(35组)的样本带菌率次之,为97.14%;餐饮店(9组),带菌率为88.89%;居民区(3组)和医院(2组)带菌率最低,分别为66.67%和50%.不同生境蟑螂携带肠道菌种及多样性有差异,但生境间蟑螂携带肠道菌群的带菌率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农贸-超市=0.284,df =31,sig.=0.778)、(t宾馆-餐饮=-1.046,df=17,sig.=0.310)].结论 蟑螂携带有宋内志贺菌和鸡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适时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蟑螂防治工作,对促进黄山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推动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十分必要.

    黄山市蟑螂肠道菌带菌率

    某战区部队自备水源卫生学现状调查

    周东明陈永红汪春晖吕恒...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战区内自备水源的卫生学状况,确保战区官兵饮水安全.方法 现地调查采样、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调查自备水源695个,防护措施较完善的有237个,占34.1%;有水质净化和消毒措施的分别占51.2%和50.6%.共检测自备饮用水源536个,其中不合格水源数489个,占91.2%.结论 建议加强水源的卫生防护,确保官兵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自备水源卫生现状检测

    0.1%氟啶脲饵剂对建筑散白蚁的防治效果研究

    庞正平金占宝朱宁杨斌...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0.1%氟啶脲白蚁饵剂防治散白蚁的实际效果,为科学、合理使用该产品防治建筑散白蚁提供参考.方法 将装有80 g的0.1%氟啶脲白蚁饵剂盒安装在散白蚁分飞孔或活动点上,每间隔1个月检查1次取食情况,当饵剂被取食超过一半以上且仍有白蚁取食时添加饵剂,直至白蚁取食饵剂活动停止;计算每个试验点的饵剂取食量,连续复查2年,以确定防治效果.结果 在16个试验点中有15个试验点的散白蚁群体在2~5个月内停止取食;饵剂消耗量最少37.1 g、最多620.1 g,在剔除消耗饵剂620.1 g的试验点后,15个群体平均饵剂消耗量为(100.4±53.2)g;复查发现1个试验点在间隔1年后出现分飞,其他试验点均未发现白蚁分飞和活动.结论 0.1%氟啶脲饵剂对建筑中的散白蚁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圆唇散白蚁氟啶脲饵剂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