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安徽省鼠类密度及种群结构分析

安徽省鼠类密度及种群结构分析

Analysis of rodent density and constituent in Anhui Province

扫码查看
目的 调查安徽省人居环境内鼠种、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评估鼠传疾病风险和有效防控鼠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设置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和农村居民区3种类型监测点.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不同生境鼠密度差异采用F检验.结果 2016-2019年安徽省共布放有效鼠夹75 559只,捕获鼠类326只,总体鼠密度为0.43%.捕获的鼠类中,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和黑线姬鼠的构成比分别为56.44%、31.29%、11.04%和0.92%,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和重点行业的总鼠密度分别为0.9%、0.25%和0.12%.在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均以褐家鼠密度最高,分别为0.46%和0.21%.重点行业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的密度均不高.不同生境的鼠类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84.176,P=0.08).2016年、2018年和2019年鼠密度呈现单峰曲线,高峰值出现在9月;2017年鼠密度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5月和11月.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的鼠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均呈现双峰曲线,高峰出现于3-5月和7-9月.结论 安徽省人居环境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农村应作为重点防控地区,应加强在鼠类活动高峰期及活跃生境的灭鼠工作,从而达到控制鼠传疾病的目的.

张家林

展开 >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鼠类 密度 鼠种构成 监测

2021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影响因子:0.566
ISSN:1671-2781
年,卷(期):2021.27(2)
  • 6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