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胡大一

月刊

0253-3758

cjc@cma.org.cn

010-85158281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3年2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心血管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疾病预防、医疗与科研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栏目有:述评、指南与共识、专题评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流行学与人群防治、讲座、综述、学术动态、临床病例讨论等,并刊登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指南。本刊是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医学科技期刊,被美国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CR)等国内外20余个数据库收录。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科技期刊方针“双效期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等。2005-2010年连续6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年被中国科协列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栓塞快速反应团队模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诊疗质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梁颖王晓林运左惠娟...
    806-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肺栓塞快速反应团队(PERT)模式实施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诊疗质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2016年7月5日至2018年7月4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其中将2016年7月5日至2017年7月4日(PERT模式实施前)接受传统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归为PERT干预前组,2017年7月5日至2018年7月4日启动PERT模式救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为PERT干预后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诊疗信息,对比两组诊疗质量[就诊到住院时间、住院到开始抗凝时间、就诊到明确诊断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期间临床结局(住院死亡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21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年龄(63.3±13.7)岁,女性102例(48.6%).PERT干预前组108例,PERT干预后组102例.(1)诊疗质量:两组就诊到明确诊断的时间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PERT干预后组中<24 h完成诊断者占比比PERT干预前组高[80.4%(45/56)比50.0%(34/68),P<0.001];就诊到住院时间比PERT干预前组短[180.0(60.0,645.0)min 比900.0(298.0,1 806.5)min,P<0.001],总住院时间比PERT干预前组少[12(10,14)d比14(11,16)d,P=0.001];住院到开始抗凝治疗的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住院期间临床结局:两组住院期间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ERT治疗模式提高了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治效率,明显缩短了总住院时间,但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肺栓塞多学科肺栓塞快速反应团队诊疗效率

    《心血管病探索(英文)》2024年征订启事

    813页

    Mettl3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Ang Ⅱ诱导肾脏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邓熠王艳何平平李娇...
    814-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3(Mettl3)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使用C57BL/6J小鼠,(1)细胞实验中,采用磁珠分选法培养纯化小鼠肾脏周细胞,并予以1×106mmol/L的Ang Ⅱ诱导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Ang Ⅱ组;正常培养的周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及实时反转录PCR(RT-q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验证转分化成功.采用斑点印迹、RT-qPCR、Western blot检测N6-甲基腺苷(m6A)修饰水平及相关酶[Mettl3、Mettl 14、Wilms肿瘤蛋白1相关蛋白(WTAP)、肥胖相关蛋白(FTO)、ALKB同源蛋白5(ALKBH5)、YTH结构域家族蛋白(YTHDF)1、YTHDF2、YTHDC1、YTHDC2、YTHDC3]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转染Mettl3 shRNA 的方法抑制细胞中的Mettl3表达,为sh-Mettl3组、Ang Ⅱ+sh-Mettl3组;以转染慢病毒空载体作为阴性对照,为Ang Ⅱ+sh-NC组,观察Ang Ⅱ对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并检测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包括PI3K、AKT(丝氨酸磷酸化位点473)[p-AKT(S473)]、AKT(苏氨酸磷酸化位点308)[p-AKT(T308)]等.加入放线菌素D与各组周细胞共培养以抑制PI3K基因的转录,通过检测不同共培养时间残余PI3K mRNA表达量以计算PI3K mRNA半衰期.在AngⅡ+sh-Mettl3组周细胞中加入AKT激动剂SC79,观察是否可逆转Mettl3抑制对Ang Ⅱ诱导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作用.(2)动物实验中,分为假手术组(仅给予0.9%无菌生理盐水)、AngⅡ组(泵入 Ang Ⅱ 溶液)、sh-Mettl3 组(注射 Mettl3 shRNA慢病毒溶液)、Ang Ⅱ+sh-Mettl3 组(泵入 Ang Ⅱ 溶液+注射Mettl3 shRNA慢病毒溶液)、Ang Ⅱ+sh-Mettl3+SC79组(Ang Ⅱ+sh-Mettl3组处理基础上注射SC79),每组6只.手术前后采用尾夹法测定血压,术后4周测定血清肌酐、尿素含量及尿液白蛋白含量.28 d后取肾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三色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程度.结果 (1)磁珠分选法可获得原代肾脏周细胞,以1×106 mmol/L的Ang Ⅱ处理周细胞48 h可成功诱导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斑点印迹结果显示,Ang Ⅱ组总RNA的m6A修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中Mettl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均<0.05).Ang Ⅱ+sh-Mettl3组细胞中的Mettl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Ang Ⅱ组,α-SMA、波形蛋白、肌间线蛋白、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a(FAPa)以及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亦低于Ang Ⅱ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的PI3K mRNA表达水平上调,且p-AKT(S473)和p-AKT(T308)蛋白高表达;Ang Ⅱ+sh-Mettl3 组的 PI3K mRNA 表达水平低于 Ang Ⅱ 组,p-AKT(S473)和 p-AKT(T308)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Ang Ⅱ+sh-Mettl3组的半衰期短于Ang Ⅱ+sh-NC组(2.34h比3.42h).而Mettl3抑制对Ang Ⅱ诱导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改善作用可被SC79逆转.(2)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ng Ⅱ组小鼠的血压更高,血清肌酐、尿素及24 h尿蛋白测量值更高,纤维化面积更大(P均<0.05);而Ang Ⅱ+sh-Mettle3组的纤维化面积小于Ang Ⅱ组(P<0.05),但在加入SC79后肾脏纤维化又加重.结论 Mettl3介导的RNA m6A表观遗传调控参与Ang Ⅱ诱导的肾脏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肾脏纤维化,Mettl3可能通过影响PI3K的稳定性,进而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N6-甲基腺苷甲基转移酶3

    大剂量复方甘草片引起恶性心律失常1例

    张良解俊敏王占启张晶...
    827-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往有报道大剂量甘草引起继发性表象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的病例,但其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却鲜有报道,应引起临床重视.该文报道1例青年女性,由于服用过量复方甘草片造成顽固性低钾血症、高血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介绍其抢救及综合治疗方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经验及依据.

    心室颤动甘草低钾血症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

    左心室巨大假性室壁瘤MRI表现1例

    魏竹馨向晓睿赵世华
    829-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心室假性室壁瘤(LVPA)通常是左心室破裂后,其破口由心包包裹粘连伴血栓形成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需尽快手术处理.该文报道1例经手术确诊的LVPA患者,旨在提高人们对该病影像学特别是磁共振成像价值的认识.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磁共振成像组织特征

    甲状腺素运转蛋白c.128G>A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1家系

    孙玉青王志燕崔晶吕强...
    83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比较罕见,目前针对ATTR-CM的早期诊断仍存在挑战,氯苯唑酸在ATTR-CM的治疗领域开创先河.该文报道1家系中2名成员被确诊为家族遗传型ATTR-CM,1名成员发现同样位点c.128G>A基因突变,为ATTR-CM的诊治提供经验和证据.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肥厚性转甲状腺素蛋白遗传型心力衰竭氯苯唑酸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835页

    伴右心房肿块的Erdheim-Chester病1例

    董立平黎梦张丽张跃力...
    836-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报道了 1例以右心房肿块为首要发现,伴有多系统受累的Erdheim-Chester病(ECD)患者,详细阐述其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病理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了文献回顾,以提高临床医师对ECD诊治的认识.

    Erdheim-Chester病右心房占位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免疫组化BRAFV600E基因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839页

    肥厚型心肌病猝死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尹佳祺赵雪丽王静刘丽文...
    840-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也是年轻人和运动员发生心原性猝死(SCD)的首要原因.早期识别SCD高危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预防患者发生SCD相关事件至关重要.国际临床指南推荐的多种SCD风险预测模型可快速评估患者SCD风险并提供合理指导,大大改善高危患者的预后.该文就目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SCD风险评估模型的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风险识别、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心肌病,肥厚性心原性猝死风险评估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