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血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王建祥

月刊

0253-2727

cnblood82@yahoo.com.cn

022-27304167

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中华血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我国临床和实验血液学及输血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本刊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我国血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本刊设有专论、述评、论著、短篇论著、经验交流、方法介绍、综述、病例报告、临床病例(理)讨论、标准与讨论等栏目,以广大血液学研究人员及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的通知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682页

    血液病患者合并肝脾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朱丹苹马瑞何云罗雪宜...
    683-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脾念珠菌病是一种罕见的念珠菌病类型,可发生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然而目前仍缺乏中国血液病合并肝脾念珠菌病患者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依据2020年《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的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至2022年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治疗并合并肝脾念珠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最终共有18例患者诊断为肝脾念珠菌病,包括确诊1例(5.6%)、临床诊断2例(11.1%)、拟诊15例(83.3%).其中3例(16.7%)患者发生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5例(83.3%)患者发生在化疗后.6例(33.3%)患者血培养阳性,其中热带念珠菌4例,白念珠菌2例.抗真菌治疗4周时,10例(58.8%)患者达部分缓解;8周时1例(6.3%)达完全缓解,10例(62.5%)达部分缓解.诊断后6个月时,3例(16.7%)患者死于血液学复发,没有患者死于肝脾念珠菌病.肝脾念珠菌病作为一种罕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具有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阳性率较低、治疗周期长、不易缓解等特点,在伴有持续发热的血液病患者中需警惕肝脾念珠菌病的发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冯安华施继敏傅华睿余建...
    689-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报告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3例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SDS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特征,探讨allo-HSCT对此类患者的疗效及移植时机.3例SDS患者均为男性,移植年龄分别为32、33、32岁.3例患者均为幼年发病,例1以贫血为首发临床表现,后逐渐进展为全血细胞减少;例2、3均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临床表现.例1、3有智力障碍,例3有胰腺脂肪化及慢性胰腺炎表现.3例患者均身材矮小.3例患者均检出SBDS:c.258+2T>C剪切位点杂合突变.3例患者的家系成员均无SDS临床表现.3例患者均采用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白消安+司莫司汀+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例1、例2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例3行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例1移植前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后早期复发并死亡;例2为继发性植入不良,血小板输注依赖;例3移植后脱离药物维持治疗,血常规正常.

    本刊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693页

    以血管外容量负荷增大为首诊表现的POEMS综合征临床特征: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张婷张珏沈旭星金媛媛...
    694-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POEM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浆细胞恶液质,临床表现包括多发性神经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血管外容量负荷增大、内分泌病、脏器肿大和皮肤改变等.由于患者多系统受累,就诊时复杂不典型的症状使得早期诊断面临挑战.该病首发症状以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最常见,而关于血管外容量负荷增大的病例报道少见.研究收集并分析两组不同首发症状(血管外容量负荷增大、肢体麻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697页

    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王馨胡明明肖金燕林志洪...
    698页

    肿瘤免疫疗法中细胞来源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齐文昕张伟龙景红梅
    699-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免疫细胞层面总结了各种新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健康年轻受试者的T细胞、干性记忆样T细胞、人体诱导多能干细胞、脐带血T细胞来源的CAR-T细胞疗法可增强肿瘤杀伤效应.从通用型CAR细胞方面,病毒特异性T细胞、γδT细胞、iNKT细胞、巨噬细胞等能有效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反应.此外,增强去白细胞过程中单核细胞的清除、保持CD4+/CD8+T细胞均衡比例等策略也是增强CAR-T细胞扩增及杀伤效力的方法.细胞耗竭标志物高表达的T细胞对CAR-T细胞的转导、扩增及发挥杀伤效力等会产生负向影响,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等方式抑制T细胞耗竭能提高CAR-T细胞作用效应.

    BCR∷ABL1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与预后评估进展

    闫宇辰王成糜坚青王瑾...
    70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免疫靶向药物的应用已经明显改变了 BCR∷ABL1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和临床结果.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共识分型(ICC)相继对该疾病的分型进行了更新.2023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也首次更新了该疾病的预后分层,其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评估和IKZF1plus基因分型是最关键的预后因素.以上更新将对临床诊疗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聚焦于该疾病分型和预后评估的最新更新内容展开综述.

    《中华血液学杂志》稿约

    711-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