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双月刊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构性心脏病年度报告2022

    陈丹丹潘文志陈莎莎张源...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十几年来提出来的介入心脏病学的一个亚专科。本文旨在对2022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相关的主动脉瓣置换技术、二尖瓣缘对缘修复、三尖瓣修复技术、肺动脉反流介入技术及左心耳封堵等技术的最新发展做一总结报告,以期成为该领域的风向标。

    心脏瓣膜结构性心脏病年度报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反流治疗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肺动脉瓣反流介入治疗

    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的解剖分析及操作技巧

    潘文志龙愉良周达新葛均波...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的常规术式,但使用自膨胀式主动脉瓣经股动脉入路TAVR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PAR)尚未获得指南推荐。PAR患者TAVR手术成功率较低,术中瓣中瓣、瓣周漏、房室传导阻滞,甚至转外科开胸的比例相对较高。总结我中心既往TAVR治疗PAR成功的案例发现:主动脉瓣环尺寸、升主动脉和窦管交界宽度、主动脉瓣水平成角、二尖瓣幕帘长度、流出道情况(包括有无室间隔突出点)及瓣叶情况(有无增厚、交界区黏连)是术前解剖学评估的重要参数;手术中的一般技巧和特殊技巧:无冠窦支撑法、推动测试、室间隔突出点锚定法、“三明治”植入法、第二瓣拖拽及球囊拖拽法,是提高PAR患者TAVR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主动脉瓣反流手术技巧术前分析

    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来自心脏电生理一线医师的问卷调查

    曹宾郭瑛夏盼盼刘佳榛...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从事心脏电生理一线工作的医师若罹患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其相关治疗的选择,以期找寻心脏电生理医师自身认可的最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设计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参与调查的医师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等)、若罹患非阵发性房颤后的治疗策略、导管消融术中选择、导管消融术后治疗策略的选择。2021年6月至2021年7月将问卷分享至全国多个较大规模的心脏电生理医师微信群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对象为从事导管消融工作的一线心脏电生理医师。结果:回收问卷387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54.9%(107/195)心脏电生理医师选择导管消融治疗,35.9%(70/195)选择药物治疗无效后导管消融治疗策略。90.9%(161/177)的受访医师选择射频消融。射频消融具体策略选择:单纯肺静脉电隔离占24.9%(44/177);肺静脉电隔离加窦性心律下基质改良占22%(39/177);肺静脉电隔离加后壁盒状消融占11.9%(21/177);两圈三线消融策略占9.6%(17/177);肺静脉电隔离加房顶线消融占7.9%(14/177);肺静脉电隔离加转子消融占6.8%(12/177)。如果有抗栓治疗指征时,92.8%(181/195)的受访者选择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6.7%(13/195)选择华法林,0.5%(1/195)选择抗血小板药物。结论:导管消融治疗策略为大多数心脏电生理一线医师认可的房颤治疗方法,抗拴方案则首选NOAC。

    心脏电生理学心房颤动治疗导管消融问卷调查

    上海市奉贤区基层全科医师对心房颤动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段园霞顾柳娜张磊周丽婷...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奉贤区基层全科医师对心房颤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自行编制电子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心房颤动基本知识、抗凝治疗知识、心律/心率控制知识四个模块。通过系统抽样对奉贤区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发放电子问卷,统计基层全科医师对每个模块的知晓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全科医师对心房颤动认知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奉贤区全科医师526例,回收有效问卷524份,有效回收率为99.6%。全科医师在心房颤动基本知识、抗凝治疗知识、心律/心率控制知识三个模块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60.9%(1 596/2 620)、23.5%(738/3 144)和47.1%(1 235/2 6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规培(OR=2.192,95%CI 1.079~4.454)、职称(无职称,OR=0.073,95%CI 0.023~0.232;初级,OR=0.153,95%CI 0.061~0.384;中级,OR=0.405,95%CI 0.198~0.830)和网上学习(OR=2.186,95%CI 1.419~3.366)为基层全科医师对心房颤动认知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奉贤区基层全科医师对心房颤动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不足,尤其是未规培和低职称全科医师对心房颤动知识得分较低,需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和培训。

    心房颤动基层全科医师认知影响因素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观察性研究

    孔倩文刘姗曾彩虹曾庆春...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对照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参与为期12周的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不接受运动康复治疗。比较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价心率变异性的指标变化,评价指标选取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心搏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结果:共纳入90例患者,年龄(65±8)岁,其中男48例(53.3%,48/90)。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对照组各30例。有氧运动组及抗阻运动组试验后RMSSD均有上升,有氧运动组的RMSSD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0,P=0.001)。对照组、有氧运动组试验后SDANN值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P=0.009;t=3.81,P=0.001),而抗阻运动组的SDANN值较试验前有显著上升(t=-4.85,P=0.001)。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迷走神经活性,提高RMSSD;抗阻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提高SDANN;运动康复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改善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控。

    心力衰竭心脏康复心率变异性

    静息血压和运动血压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米娜瓦尔·阿不都克力木周圆缘黄慧玲董吁钢...
    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静息和运动时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 d内完善运动心电-动态心排(二合一)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心血管共病、静息和运动血压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后壁厚度(LVPWT)等结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左心室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侧壁侧二尖瓣环和室间隔侧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等舒张功能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代表的收缩功能指标。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比较静息和运动时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23例受试者,年龄(46.2±15.1)岁,其中男占40.2%(130/323),13.6%(44/323)为冠心病患者。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无冠心病及静息血压,运动收缩压/运动舒张压每增加1-标准差(SD),IVST及LVPWT分别增加0.33 mm(P<0.001)/0.33 mm(P<0.001)和0.32 mm(P<0.001)/0.24 mm(P=0.004),而运动收缩压与心脏舒张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无冠心病及运动血压后,静息收缩压每增加1-SD,A峰及E/e’分别增加3.93 mm/s(P<0.001)和0.46(P=0.002),而静息舒张压每增加1-SD,A峰增加2.91 mm/s(P=0.005),E/A减少0.08(P=0.002);静息收缩压每增加1-SD,IVST增加0.26 mm(P=0.007),但静息收缩压与其他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校正混杂因素后,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EF与运动血压及静息血压均不相关。结论:运动血压独立于静息血压水平主要与心脏结构指标相关,而静息血压独立于运动血压水平主要与心脏舒张功能指标相关。

    血压运动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心功能

    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诚霖李学美巫惠心李晓燕...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容量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CHF患者容量管理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讨论拟定CHF患者容量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指标的重要性、权重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指标筛选标准,结合小组讨论最终删除15项,修改17项,增加2项指标。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25/25)及95.65%(24/25);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2及0.834;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4及0.166。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CHF患者容量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评价CHF患者容量管理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心力衰竭容量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护理

    曲折的右心声学造影一例

    李燕伟黄大军伍洲张嬿...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右心声学造影被认为是卵圆孔未闭诊断的“金标准”,虽然有众多流程指导临床诊断,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有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可能性。本文通过阐述1例卵圆孔未闭患者诊断过程中的诸多陷阱及应对策略,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超声心动描记术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相关的病理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李延辉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对其相关的病理学改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早年主要关注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急性和慢性阈值改变及其病理学基础,而当前认识到其慢性病理学改变更加复杂而严重,这包括导致静脉入路的狭窄或阻塞、三尖瓣关闭不全、血栓形成或栓塞及CIED相关的感染、导线拔除。废弃、失功及感染导线拔除遇到的困难超出了想象,这反过来促使研究CIED相关的病理学改变,以揭示这些问题的病理学机制,以便在临床上更好地处理这些患者和相关的问题。

    病理学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起搏导线除颤导线导线拔除三尖瓣反流

    左心室血栓的研究进展

    杨沭郦明芳陈明龙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心室血栓在人群中发生率较低。其最常发生于缺血性心肌病,尤以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多见。左心室血栓是血栓栓塞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引起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上主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来明确左心室血栓的存在,并采用抗凝治疗来降低栓塞风险。本综述对近年来左心室血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血栓形成左心室急性心肌梗死栓塞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