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眼底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黎晓新

双月刊

1005-1015

coretina@163.com

028-85422535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华眼底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视网膜下注射阿替普酶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继发大面积急性黄斑出血的疗效分析

    毛子清余晓田西凤范慧敏...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阿替普酶(tP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继发大面积黄斑下出血(S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1~9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继发大面积SMH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大面积SMH定义为出血直径≥4个视盘直径(DD)。32例32只眼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72。36±8。62)岁;均为单眼发病。出现症状至治疗时病程为(7。21±3。36)d。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谱域OCT仪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患眼SMH大小(6。82±1。53)DD;logMAR BCVA 1。73±0。44;CMT(727。96±236。40)μm。所有患眼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23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后1、3、6、12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BCVA和CMT变化、黄斑部积血清除率以及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BCVA、CMT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12个月,患眼BCVA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402,P<0。001);治疗后不同时间BCV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12个月时BCVA与病程呈负相关(r=-0。696,P<0。001)。治疗后1周,黄斑部积血完全清除30只眼(93。75%,30/32)。治疗后1、3、6、12个月,患眼CMT分别为(458。56±246。21)、(356。18±261。46)、(345。82±212。38)、(334。64±165。54)μm。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MT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480,P<0。001);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CM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中及手术后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次数为(4。2±1。8)次。末次随访时,所有患眼未见SMH复发、视网膜层间积液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视网膜下注射tPA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PCV继发大面积SMH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黄斑下出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用阿替普酶康柏西普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行为守则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
    135页

    沉默Nodal抑制高糖条件下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曹靖靖寇振宇王晴庄彤彤...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Nodal对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RF/6A细胞分为正常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联合非特异小干扰RNA处理组(HG+NC组)、高糖联合小干扰Nodal处理组(HG+siNodal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观察细胞内Nodal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噻唑蓝比色法检测Nodal对RF/6A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Nodal对RF/6A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Matrigel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Nodal对RF/6A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RF/6A细胞内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HG+NC组比较,HG+siNodal组细胞内Nodal蛋白(F=33。469)、mRNA相对表达量(F=38。191)显著下降,细胞增殖能力(F=28。548)、细胞迁移能力(F=24。182)显著降低,细胞管腔形成数量显著减少(F=52。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NC组比较,HG+siNodal组细胞内pERK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62,P<0。01)。结论 沉默Nodal表达可抑制高糖诱导的RF/6A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其可能通过抑制pERKl/2的表达发挥作用。

    Nodal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管腔形成

    广告目次

    141页

    血压升高增加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宿罡刘钊蔡善君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血压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 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统计数据,进行双样本MR分析。选择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作为暴露;PDR作为结局。SBP、DBP的工具变量来自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综合流行病学单位和Neale实验室的公开可用数据;结局数据(病例组8 681例,对照组204 208例,欧洲人群)来自FinnGen数据库。采用逆方差加权(IVW)、加权中位数(WM)分析SBP、DBP与PDR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 MR分析发现,IVW[SBP:比值比(OR)=1。36,95%可信区间(CI)1。17~1。57,P=4。22E-05;DBP:OR=1。29,95%CI1。11~1。51,P=8。6E-04]、WM(SBP:OR=1。33,95%CI l。07~1。66,P=0。009;DBP:OR=1。28,95%CI=1。03~1。59,P=0。002)结果显示,SBP、DBP升高均增加PDR的发病风险。结论 血压变化(SBP、DBP)与PDR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孟德尔随机化收缩压舒张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遵章守纪,共同担当,杜绝与论文发表有关的学术不端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147页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牵牛花综合征合并黄斑新生血管1例

    陈智萍游志鹏毛子清吴泠瑶...
    148-149页

    牵牛花综合征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黄斑新生血管病例报告

    急性渗出性多形性卵黄样黄斑病变1例

    龙迭戈刘小虎王国平路雪婧...
    150-152页

    急性渗出性多形性卵黄样黄斑病变病例报告

    关于名词术语使用规范的要求

    《中华眼底病杂志》刊编辑部
    152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防治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吴涔怡郦晓霞沈雨吴苗琴...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近年来成年人致盲的主要眼部疾病。目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药物因其优良的降糖、降脂、降压及心血管获益效果,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大量研究表明,GLP-1RA类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护眼底微血管及神经,但也有研究发现,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RA类药物可能会导致DR的进展。因此,对重度非增生型DR及增生型DR患者还是应当谨慎使用GLP-1RA类药物。不论T2DM患者是否合并DR,使用GLP-1RA类药物后应定期监测眼底视网膜情况,当DR发生和发展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RA类药物的收益是有目共睹的,科学合理用药,防止DR的发生及进展,可以更好地造福DR患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