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眼底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黎晓新

双月刊

1005-1015

coretina@163.com

028-85422535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华眼底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起始联合应用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外层视网膜结构完整性变化的长期观察

    叶娅黄珍闫明许国仁...
    583-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起始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DEX)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眼黄斑区外层视网膜结构完整性的长期影响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2月至2022年8月于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CRVO合并ME(CRVO-ME)患者54例5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0例30只眼,女性24例24只眼;均为单眼患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玻璃体腔注射DEX和抗VEGF药物联合治疗组(起始联合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组(单药组),分别为21、33只眼。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OCT仪测量中央视网膜厚度(CRT)以及黄斑1mm区外界膜(ELM)、椭圆体带(EZ)、嵌合体带(IZ)缺失长度。起始联合组在联合治疗后经评估按需(PRN)给予抗VEGF药物或DEX治疗;单药组接受3+PRN方案治疗。首次治疗后1、6、12个月(分别记录为V1、V6、V12)以及2023年12月观察截止点或最后一次访视(记录为Vf)采用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眼基线以及V1、V6、V12、Vf时ELM、EZ、IZ缺失长度变化。组间BCVA、CRT以及不同随访时间ELM、EZ、IZ缺失长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连续变量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 起始联合组、单药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18。05±5。66)、(21。90±10。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30,P=0。229)。与基线时比较,起始联合组、单药组患眼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ELM、EZ、IZ缺失长度均明显改善(F=11。848、10。880、29。236),BCVA提高(F=10。541),CRT降低(F=52。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1时,起始联合组、单药组EZ、IZ缺失长度分别为(344。10±413。03)、(593。33±372。96)μm和(354。71±321。75)、(604。85±385。77)μm,起始联合组EZ、IZ缺失长度改善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72、6。106,P=0。026、0。017);起始联合组、单药组CRT分别为(248。86±59。99)、(314。72±214。91)μm,起始联合组CRT显著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02,P=0。017)。V6、V12、Vf时,起始联合组、单药组ELM、EZ、IZ缺失长度以及BCVA、C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起始联合组、单药组ELM、EZ、IZ与BCVA、CRT均呈正相关(P<0。001)。V6、V1 2、Vf时,起始联合组、单药组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分别为(2。67±1。32)、(4。43±2。27)、(6。05±3。51)次和(4。58±0。90)、(7。33±1。93)、(11。33±6。10)次;起始联合组注射次数明显少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50、0。646、3。433,P<0。01)。结论 起始联合组患眼BCVA、CRT改善程度与单药组近似;与单药组比较,起始联合组患眼早期EZ、IZ缺失改善更为显著,CRT下降更为明显;起始联合组较单药组接受更少的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治疗

    关于本刊编辑部发表费缴纳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的说明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592页

    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部分外周血细胞变化

    王小堂雷涛顾露露王润生...
    593-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NA-CRAO)患者外周血中部分与炎症相关的血细胞变化。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NA-CRAO患者218例(NA-CRAO组)及同期常规体检者218名(对照组)纳入研究。两组受检者年龄(t=0。60)、性别构成比(x2=0。83)、体重指数(t=0。7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受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0。2 ml,检测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红细胞(RBC)、RBC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平均PLT体积(MPV)、大PLT比率(PLCR),计算NEUT/LYMPH比率(NLR)、PLT/LYMPH比率(PLR)。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对P<0。05的血细胞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各炎症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根据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性-1)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A-CRAO组患者WBC、NEUT、NLR、RDW、PLR升高,LYMPH、RB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8、12。43、9。47、3。64、5。54、5。18、0。46,P<0。001);两组PLT、MPV、PL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56、0。8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是NA-CRAO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比值比=2。51,95%CI0。780~0。859,P=0。03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NA-CRAO的AUC为0。819,最佳临界值为3。05,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9。2%、92。7%。结论 NA-CRAO患者外周血细胞中NEUT明显升高,LYMPH减少;NLR是NA-CRAO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外周血血细胞炎症

    福建省龙岩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麻少卿吴建宁曹德华陈燕...
    598-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福建省龙岩市糖尿病居民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7个县市区的112个镇街中纳入社区慢性病随访管理系统的糖尿病患者10 061例作为目标调查人群。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常规全身检查及视力和免散瞳眼底数码照相检查。剔除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尿病病程均缺失者762例,不能窥清眼底者507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8 792例。DR诊断及分型参照2019年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单眼或双眼DR者均作为1例纳入DR患病率统计;双眼DR以程度较重眼进行DR分级。按有、无DR对受检者进行分组;以平均年龄67岁为界分为年龄≤67岁组、>67岁组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统计分析与患病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R的影响因素。结果 8 792例受检者中,检出DR 888例(10。1%,888/8 792)(DR组);无DR 7 904例(89。0%,7 904/8 792)(无DR组)。与无DR组比较,DR组患者FPG(Z=-12。448)、糖尿病病程(Z=-18。936)、收缩压(Z=-4。237)、舒张压(Z=-2。881)、体重指数(BMI)≥24 kg/m2者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高血压(x2=11。450)、高血脂(x2=5。100)、肾脏疾病(x2=7。039)、糖尿病家族史(x2=5。0。25)以及是否规律用药(x2=66。03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7岁组、>67岁组分别为4 688、4 104例。年龄≤67岁组中,不同FPG水平(x2=111。754)、糖尿病病程(x2=231。658)、BMI(x2=12。404)、收缩压(x2=17。912)、是否规律用药(x2=40。727)以及有无高血脂病史(x2=6。816)、高血压病史(x2=6。775)者DR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7岁组中,不同FPG水平(x2=59。916)、糖尿病病程(x2=128。362)、收缩压(x2=5。183)、是否规律用药(x2=22。097)以及有无肾脏疾病(x2=6。251)、糖尿病家族史(x2=4。967)者DR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有无运动习惯、有无心脏病史、有无其他疾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间DR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7岁者,FPG[比值比(OR)=1。074,95%可信区间(CI)1。046~1。102]、糖尿病病程(OR=1。088,95%CI 1。071~1。106)、收缩压(OR=1。007,95%CI 1。001~1。013)、肾脏疾病(OR=3。617,95%CI1。268~10。320)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67岁者,FPG(OR=1。088,95%CI1。067~1。110)、糖尿病病程(OR=1。108,95%CI 1。091~1。125)、收缩压(OR=1。008,95%CI 1。003~1。013)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24 kg/m2(OR=0。934,95%CI0。908~0。965)是DR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是否规律用药、高血压、高血脂均为DR发生的可疑混杂因素。结论 福建省龙岩地区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为10。1%;FPG、糖尿病病程、收缩压为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否规律用药、高血压、高血脂为DR发生的可疑混杂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问卷调查影响因素

    关于刊出文章版权、相关费用以及作者权益问题的说明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607页

    血清胱抑素C对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测价值

    林加藤姜华静司山成
    608-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评估血清胱抑素C(Cys-C)对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TDR)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非随机对照的横断面临床研究。2022年1~10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2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0例,女性42例;年龄(58。24±12。49)岁;糖尿病病程(13。18±8。35)年,其中病程≥10年者38例;高血压29例,其中病程≥10年者16例;慢性肾脏病2期17例。应用降血脂药物治疗23例。所有患者均行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ys-C、血脂、肾功能检查,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根据2003年美国眼科学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指南和国际临床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STDR组、非STDR组,分别为44、48例。STDR定义为重度非增生型DR、增生型DR、黄斑水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STDR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血清Cys-C、ACR预测T2DM患者发生STD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判其对STDR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STDR组、非STDR组患者血清Cys-C分别为1。10(0。94,1。28)、0。91(0。83,1。02)mg/L;ACR分别为4。29(1。05,21。89)、1。39(0。77,3。80)mg/mmol。与非STDR组比较,STDR组患者血清Cys-C、AC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4、-3。28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是ST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337,95%可信区间1。145~2。090,P=0。033),血清Cys-C每增加0。l mg/L,STDR发生的风险增加33。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1。065 mg/L联合ACR>5。84 mg/mmol预测T2DM患者发生STDR的AUC为0。661,特异性为95。8%。结论 血清Cys-C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STDR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ys-C对STDR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血清胱抑素C2型糖尿病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危险因素分析预测价值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指南共识类文章撰写与发表的推荐规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613页

    玻璃体切割手术日间管理模式真实世界研究

    王漫峤刘勃实胡博杰程朝晖...
    61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初步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开展日间手术管理后运营效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8月至2023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日间和(或)住院行微创PPV治疗的10 895例患者10 895只眼17 528例手术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5 346例5 346只眼,女性5 549例5 549只眼;年龄(57。74±13。15)(0~95)岁。将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日间手术初步开展期)3 615只眼6 381例手术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日间手术扩大开展期)7280只眼11 147例手术作为观察组。根据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将观察组再分为分散管理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集中管理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分别为2905、4375只眼和4646、6 501例手术。对比观察不同组间日间手术占比、平均住院日、平均非计划再手术率的变化。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行日间PPV分别为7 852(70。44%,7852/11 147)、24(0。38%,24/6 381)例,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1)、5(3)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间手术占比显著增多(x2x=8 051。01)、平均住院日显著降低(Z=4 536 84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分散管理组、集中管理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3)、1(0)d,非计划再手术分别为34(0。73%,34/4 646)、171(2。63%,171/6 501)例;与分散管理组比较,集中管理组平均住院日明显降低(Z=1 436。94)、非计划再手术率明显升高(x2=54。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PPV日间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日,但也会造成非计划再手术率。

    日间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医院管理真实世界研究

    关于杂志及文稿政治质量要求的说明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618页

    自体神经感觉视网膜移植治疗难治性巨大黄斑裂孔

    邓先明王文战马超石径...
    619-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神经感觉视网膜移植治疗常规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未闭合巨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自体神经感觉视网膜移植治疗的难治性黄斑裂孔患者12例12只眼纳入研究。患眼经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或填塞治疗后裂孔仍未闭合,且裂孔直径>600 μm。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分析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手术中于上方视网膜周边切取一块比裂孔直径约大0。3个视盘直径的健康视网膜神经上皮组织作为移植片,在手术中OCT辅助下将植片嵌入裂孔中,手术完毕时玻璃体腔填充硅油或无菌空气。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手术后3d及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测量视网膜移植片厚度。观察手术后6个月时裂孔闭合率和BCVA变化。手术前后BCVA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2例12只眼中,男性5例5只眼,女性7例7只眼;年龄(50。4±12。6)岁。裂孔直径(1 085。6±344。0)μm;眼轴长度(27。64±4。19)mm。手术后6个月时,所有患眼裂孔完全闭合(100。0%,12/12)。手术后3d及1、3、6个月,视网膜移植片厚度分别为(206。8±21。0)、(170。8±23。3)、(165。6±31。6)、(157。9±31。1)μm。手术前、手术后 6 个月时,患眼 logMAR BCVA 分别为1。28±0。39、0。95±0。22;手术前后logMAR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P<0。05)。结论 自体神经感觉视网膜移植短期内能有效提高难治性巨大黄斑裂孔闭合率,改善或稳定患者视力。

    巨大黄斑裂孔难治性黄斑裂孔自体神经感觉视网膜移植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