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眼底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华眼底病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黎晓新

双月刊

1005-1015

coretina@163.com

028-85422535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华眼底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以传播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神经疾病等学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最新成果为己任,推动眼底病事业进步,做眼底病同仁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委会《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专家组黎晓新...
    663-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晚期表现,常伴有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甚至导致严重视力损伤。虽然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PDR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当处理可能会对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或引起并发症。因此,明确PDR的手术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流程至关重要。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委会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9个关键临床问题,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际指南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就DR手术时机的选择、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操作方案的制定、药物联合或激光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推荐意见,形成了我国《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本共识适用于中国眼底病专科医师和从事眼底病专业的医师,旨在为PDR患者的玻璃体手术治疗提供科学指导,辅助临床决策制定,进一步提高我国DR的手术治疗水平。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循证医学规范专家共识

    《中华眼底病杂志》征订启事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686页

    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前结膜囊培养结果分析

    任新军柯屹峰谭亮章Emmanuel Eric Pazo...
    687-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IVI)前不同方式预防感染后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的变化差异。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IVI中心接受IVI药物治疗的眼底疾病患者1 200例纳入研究。按照IVI前3、1 d抗生素眼液点眼(前3 d、前1 d)、治疗前不使用抗生素眼液(前0)和IVI前3min、30 s聚维酮碘(PVI)眼局部消毒将患者随机分为6组:前3 d抗生素+3minPVI组、前1 d抗生素+3 min PVI组、前0+3 min PVI组、前3 d抗生素+30 s PVI组、前1 d抗生素+30 s PVI组、前0+30 s PVI组,每组均为200例。IVI前进行结膜囊微生物采样培养,比较各组阳性率差异。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 200例患者中,男性566例,女性634例;年龄(62。59+13。44)岁。糖尿病、高血压分别为397、482例。IVI次数(2。35±2。34)次。IVI前结膜囊培养阳性64例。各组患者年龄(F=1。468)、性别构成比(x2=2。876)、糖尿病例数(x2=10。002)、高血压例数(x2=6。019)、IVI次数(x2=4。507)、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x2=6。27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IVI前抗生素应用时长为分层因素,不同IVI前抗生素应用时长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4,P=0。520,合并比值比(OR)=0。819,95%可信区间(CI)0。493~1。360]。以PVI应用时长为分层因素,不同PVI消毒时间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合并OR=1。000,95%CI 0。503~1。988)。结论 IVI前0。5%PVI作用30 s可达到抑制结膜囊微生物菌落生长的作用;IVI前眼局部抗生素眼液的应用不能降低结膜囊细菌阳性率。

    玻璃体腔注药结膜囊微生物培养聚维酮碘眼内炎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发表后撤稿的推荐规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692页

    多模式影像检查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的诊断价值及特征分析

    张稚平王红艳谢肖孟洁...
    693-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多模式影像检查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SDD)的诊断价值,观察其影像特征。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经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确诊的AMD-SDD患者65例104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CFP)、多波长炫彩成像(MC)、超广角眼底成像(UWF)、SD-OCT检查。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 HRA+OCT一体机行MC检查,获得标准MC图像。观察分析SDD的多模式影像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CFP、MC、UWF检测SDD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65例104只眼中,男性29例52只眼,女性36例52只眼;单眼、双眼分别为26、39例;年龄(71。74±10。97)岁。AMD早、中、晚期分别为31(29。8%,31/104)、24(23。1%,24/104)、49(47。1%,49/104)只眼。CFP、MC、UWF分别检出SDD 76(73。1%,76/104)、94(90。4%,94/104)、96(92。3%,96/104)只眼。CFP检查示黄斑区SDD边缘模糊。UWF检查示点状、带状SDD分别表现为淡黄色离散沉积和淡黄色交织网状沉积。MC检查示点状SDD呈黄绿色圆形强反射,带状SDD其边缘环绕弱反射,边界清晰。SD-OCT检查示SDD呈强反射信号,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光感受器细胞层之间。点状SDD可突破椭圆体带而致外界膜轻度隆起或中断,表现为圆锥样强反射信号。带状SDD表现为连续"山丘状"突起,几乎不突破椭圆体带。CFP、MC、UWF检测SDD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3。1%、90。4%、92。3%和61。1%、94。4%、83。3%。结论 MC和UWF在诊断AMD-SDD方面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CFP;而SD-OCT能有效揭示SDD在视网膜下的位置和形态特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玻璃膜疣样沉积网状假性玻璃膜疣多模式影像诊断价值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糖尿病黄斑前膜的相关性研究

    周代英陈靓卢翠翠吕志刚...
    699-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及其他代谢指标与糖尿病黄斑前膜(dERM)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眼科住院行眼底筛查确诊的dERM患者81例81只眼(dERM组)纳入研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匹配的眼底筛查双眼均无dERM、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患者81例81只眼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实验室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清白蛋白、血脂、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计算SII。留取随机尿液标本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检测。OCT设备自带分析软件获取黄斑容积系数,包括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容积、黄斑区平均厚度。两组间黄斑容积系数、SII、血清白蛋白、血脂、尿酸、HbA1c、ACR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dERM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f关性分析法分析dERM患者CMT、SII、ACR与内层视网膜结构紊乱(DRIL)、视网膜内囊样积液(IRC)、强反射点(HRF)的相关性。结果 dERM组、对照组患者CMT、黄斑容积、黄斑区平均厚度、SII、血清白蛋白、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234、-6。306、-6。400、-3。063、-2。631、-3。868,P<0。05)。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II[比值比(OR)=3。919,95%可信区间(CI)1。591~9。654,P=0。003]、ACR(OR=4。432,95%CI 1。885~10。420,P=0。001)是dERM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F、IRC、DRIL与CMT呈正相关(Rs=0。234、0。330、0。248,P=0。036、0。003、0。026);HRF与SII、ACR呈正相关(Rs=0。233、0。278,P=0。036、0。012)。结论 SII、ACR升高是dER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黄斑前膜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关于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705页

    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特点及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尹小芳叶祖科吾敏辉汤秀容...
    706-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DSM)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DSM合并CNV患者23例23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DSM高度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脉络膜厚度(ChT)。根据OCT图像特征将DSM分为水平、垂直方向椭圆形凸起和圆形凸起。参照文献标准将CNV分为中心凹下CNV和中心凹旁CNV。患眼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IVR或IVC)0。05 ml治疗。治疗方案为1+按需治疗。首次行IVR、IVC治疗分别为17、6只眼,并据此再分为IVR组、IVC组。治疗后随访时间≥1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后BCVA、眼压、CMT、ChT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23例23只眼中,男性7例7只眼,女性16例16只眼;右眼、左眼分别为11、12只眼;年龄(49±16)岁;logMAR BCVA 0。94±0。39。DSM形态呈水平、垂直方向椭圆形凸起和圆形凸起分别为13(56。52%,13/23)、6(26。09%、6/23)、4(17。39%,4/23)只眼。圆顶高度为(97。83±46。14)μm。CMT、ChT 分别为(276。39±98。35)、(49。48±31。66)μm。IVR组17 例17 只眼中,男性4 例,女性 13 例。IVC组6例6只眼中,男性3例、女性3例。末次随访时,患眼logMAR BCVA、CMT分别为0。60±0。39、(209。96±71。38)μm;与治疗前比较,BCVA显著提高,CM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2。62,P=0。005、0。010)。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IVR组、IVC组患眼BCVA提高程度(t=1。47、1。35)、眼压变化(t=-0。20、-0。56)、ChT降低厚度(t=0。80、-0。6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IVR组、IVC组患眼CMT分别较治疗前降低(57。94±67。61)、(83。17±78。37)μm和(13。33±9。73)、(18。17±17。8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3。21,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治疗高度近视DSM合并CNV,均能有效提高患眼BCVA;雷珠单抗降低CMT的程度优于康柏西普。

    圆顶状黄斑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

    关于图表的要求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
    712页

    2014年至2023年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研究热点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柴小焱张雨林杨宇航张国明...
    713-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4年至2023年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SSCI、SCI-Expanded为数据源,检索FEVR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软件CiteSpace6。2。R3对国家或地区、机构、作者、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16篇FEVR相关文献。该领域2014年至2023年年发文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发文量最多,为51篇(16。14%,51/316);2015年发文量最小,为15篇(4。75%,15/316)。中国发文量最多,为137篇(43。35%,137/316);机构发文量中,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1位,为43篇;作者发文量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赵培泉教授最多,为34篇。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国家或地区为美国,0。91;机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0。16;作者为丁小燕,0。12。316篇文献共聚类成4个领域,分别为#0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临床特点)、#1 ndp(NDP 基因)、#2 norrie disease(Norrie 病)、#3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早产儿视网膜病变)。Chinese patients(中国患者)、tspan12(TSPAN12 基因)、variants(变异)、spectrum(谱)截止2023年仍为高频次关键词。结论 2014年至2023年FEVR研究文献呈增长趋势,其中中国研究机构和学者发文量最多;致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研究仍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文献计量学热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