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尚红

月刊

1009-9158

cjlm@cma.org.cn

010-85158273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8年9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读者群是广大中高级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临床各科医师。作为我国检验医学领域专业人员发表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已经连续7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入围“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并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主要栏目包括:述评、综述、血液与体液学、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分子诊断、实验室质量管理、试剂与仪器评价、经验与技术交流、病例报告、读者来信、专题笔谈等。特色栏目有展望、对话、临床病例(理)研究、继续教育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临床及免疫特征分析

    陈曼赵玮王榕同格乐...
    1442-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在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鉴别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5月31日至2023年1月30日北京陆道培医院收治的allo-HSCT患者.本研究收集了CMV感染组50例及非CMV感染组47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allo-HSCT后第30(+30)天时间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淋巴细胞绝对数及亚群在发生CMV感染组患者鉴别中的意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x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不同结局下各单因素的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结果 1.在CMV感染组患者中22%(11/50)明确CMV病毒血症合并CMV病,其外周血全血CMV病毒最高拷贝数1 600(1 400,5 800)拷贝数/ml高于未明确合并CMV病患者970(670,2 300)拷贝数/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1,P=0.029).2.CMV感染组患者随访终点OS为80%(40/50),非CMV感染组患者随访终点OS为87.2%(41/47).两组随访终点O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1,P=0.630).3.在二元逻辑斯回归模型中,患者回输的CD34细胞数、移植后亚群CD3+CD38+T细胞占CD3+T细胞百分比、CD4+CD38+T细胞占CD4+淋巴细胞百分比为发生感染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AUC=0.914(>0.7,P<0.001),决断值为0.702,敏感度0.857,特异度0.844.结论 allo-HSCT移植后,CMV感染组免疫亚群显示较非CMV感染组有较低的T细胞和CD4+T细胞百分比,在T细胞分化上以TEM增多,NaiveT细胞减少为表现.并表明活化指标CD38在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对于CMV感染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巨细胞病毒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监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B细胞免疫表型及临床意义

    汤亚微吴京学王娇田瑶...
    1450-1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B细胞免疫表型,探讨其在pSS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8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pSS患者25例(pSS组),均为女性,年龄(62.0±11.9)岁.同时期纳入25名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C组),年龄(57.6±11.2)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细胞亚群比例.pSS患者以年龄分为<60岁组(15例)、≥60岁组(10例);以ESSDAI评分分为ESSDAI评分<5分组(9例)、ESSDAI评分≥5分组(16例);以是否出现系统损伤分为无系统损伤组(7例)、合并系统损伤组(18例);以抗SSA抗体分为抗SSA抗体阴性组(7例)、抗SSA抗体阳性组(18例);以抗SSB抗体分为抗SSB抗体阴性组(17例)、抗SSB抗体阳性组(8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B细胞亚群分布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B细胞亚群比例与pSS患者实验室指标及ESSDAI评分相关性.结果 与HC组相比,pSS组初始B细胞、CD19+CD20+B细胞、浆母细胞比例升高,未转换记忆B细胞、类别转换记忆B细胞及调节性B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S患者中,ESSDAI评分≥5分组浆母细胞比例高于ESSDAI评分<5分组[1.20%(1.00%,1.38%)比0.5%(0.38%,0.65%),Z=2.416,P<0.05],而调节性B细胞比例低于ESSDAI评分<5分组[2.50%(2.00%,2.78%)比5.55%(3.58%,7.10%),Z=2.775,P<0.05];合并系统损伤组未转换记忆B细胞比例低于无系统损伤组[1.50%(0.85%,1.70%)%比2.45%(1.73%,2.78%),Z=2.122,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SS患者ESSDAI评分与浆母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31,P<0.05),与调节性B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413,P<0.05).结论 pSS患者外周血浆母细胞比例升高、调节性B细胞比例下降,与pSS疾病活动性高度相关,浆母细胞及调节性B细胞可能在pSS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流式细胞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

    肾移植后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特征研究

    罗俐梅樊吉文冯伟华严琳...
    1459-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慢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MR)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的表型特征,揭示其在CAMR发生与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或长期随访的肾移植受者25例,其中CAMR患者15例,肾功能稳定组患者1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DC亚群,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各DC亚群与肾功能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在CAMR组中基于DC绝对计数、ILT3+mDC绝对计数、ILT3+pDC绝对计数、ILT4+mDC+绝对计数以及ILT4+pDC绝对计数结果进行迭代聚类分析.结果 与肾功能稳定组患者相比,CAMR组患者pDC百分比和绝对计数、pDC/mDC比值、ILT3+pDC绝对计数均降低,而ILT3+mDC百分比升高,DC百分比与Scr(r=-0.467,P=0.019)和CysC(r=-0.502,P=0.01 1)呈负相关,与 eGFR 呈正相关(r=0.436,P=0.029),而 ILT4+pDC 百分比与 CysC 呈正相关(r=0.433,P=0.031),DC绝对计数与CysC呈负相关(r=-0.425,P=0.034).CAMR组的迭代聚类分析定义了两组患者,两组患者的Scr、eGFR以及CysC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植后患者DC亚群的分布及ILT3和ILT4的表达,可能为早期识别CAMR风险、优化免疫抑制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特别是pDC的变化及ILT3、ILT4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移植后免疫状态和肾功能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树突状细胞ILT3ILT4肾移植

    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胱抑素C即时检测透射比浊仪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刘志欢付强强吴泽郑磊...
    1465-1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易操作的胱抑素C(CYS-C)透射比浊仪.方法 基于智能手机环境光传感器对光信号的敏感性及免疫比浊检测原理,设计制作一种智能手机比浊仪,用于血清中CYS-C的即时检测(POCT).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智能手机比浊仪的主体结构,并按照设计的电路和光路进行了组装,同时对装置中光源的稳定性、装置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与临床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127份血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了智能手机比浊仪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结果 智能手机比浊仪在装置性能测定时,连续工作60 min光源强度CV=0.9%.同时在CYS-C样本的批次重复测试中CV值均低于5%.检测127份血清中的CYS-C的结果计算敏感度84.4%、特异度95.8%、符合率92.9%,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关系数r=0.902 9.结论 开发的智能手机比浊仪在稳定性、一致性和准确性方面表现良好,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高度相关,证实了其在临床检测CYS-C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胱抑素C即时检验慢性肾脏疾病智能手机免疫透射比浊法

    基于ISO 22367的风险管理软件在实验室信息领域的应用研究

    胡长爱黄鑫胡再振杨大干...
    1470-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软件用于降低实验室信息领域的相关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组建风险控制小组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通过头脑风暴、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等方法,使用借助风险管理软件对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SO 15189条款7.6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并实施风险控制、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评审.结果 在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领域识别出42项风险点.经过风险控制小组评估,确定其中1项高风险,风险系数为51.56,3项中风险,风险系数分别为35.45、31.27、30.75.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后,4项风险点的风险系数均降低到25以下可接受范围,并纳入风险监测列表.结论 应用风险管理软件有助于实验室信息领域风险管理的实施.

    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智化

    疾病致ABO血型基因受损2例及家系调查

    吴丽娜赵瑛马蕾李双玉...
    1477-1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证者1,女,51岁,无输血史,有妊娠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期;先证者2,男,53岁,无输血史,肝癌患者.先证者1,2在常规ABO血型鉴定中正定型出现混合外观现象,医院送标本至本血液中心进行进一步鉴定.实验发现先证者1正定型为A型混合外观,反定型为A型,先证者2正定型为B型混合外观,反定型为B型.对两例先证者分别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实验,排除由于嵌合体导致的混合外观形象.对先证者1父母进行ABO血型鉴定.后对两例先证者进行ABO基因1~7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1、2均为O01/O01,与血清学结果不相符.后针对ABO血型基因A102特异性位点467与B101特异性位点526设计引物,检出先证者1与先证者2因疾病受损的A102与B101等位基因.推测引起ABO血型血清学与基因测序结果不相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疾病导致的ABO血型基因染色体杂合性缺失.

    ABO血型系统杂合子丢失基因测序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免疫衰老领域的应用进展

    李楠楠庞博
    1481-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衰老是人体衰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感染风险增加、肿瘤与心血管病等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免疫细胞的衰老标志物进行检测,可评价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衰老状态.目前,衰老研究多针对特定免疫细胞亚群,全景描述不同类型免疫细胞衰老标志物的报道较少.免疫细胞种类繁多,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衰老标志物也各不相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重要髓系细胞、固有淋巴细胞、获得性淋巴细胞、非常规T淋巴细胞等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衰老相关流式检测标志物与衰老的关系、数量变化及机制被重点分析,整体展示了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常用衰老标志物.通过流式技术对这些标志物进行检测,有利于描绘出人体的免疫衰老状态,未来也可能有助于针对衰老疾病的干预和治疗进行评价.目前也存在免疫细胞精细亚群检测方案不统一、部分衰老标志物研究结果矛盾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以促进流式细胞检测在免疫衰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免疫衰老衰老

    免疫衰老分子标志在肿瘤发生发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文頔肖琳崔巍
    1487-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肿瘤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但较低的治疗响应率仍然是重要挑战,亟需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免疫治疗的监测.免疫衰老通过降低机体免疫监视能力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在肿瘤进展和免疫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流式细胞术、多组学分析和单细胞技术等方法的应用,免疫衰老分子标志检测在肿瘤风险评估、预后预测及ICI疗效监测中取得重要进展.

    免疫衰老分子标志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