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尚红

月刊

1009-9158

cjlm@cma.org.cn

010-85158273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8年9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读者群是广大中高级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临床各科医师。作为我国检验医学领域专业人员发表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已经连续7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入围“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并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主要栏目包括:述评、综述、血液与体液学、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分子诊断、实验室质量管理、试剂与仪器评价、经验与技术交流、病例报告、读者来信、专题笔谈等。特色栏目有展望、对话、临床病例(理)研究、继续教育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在鉴别血友病A和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韩立业翟宏续薇俞秋阳...
    920-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的凝固曲线波形分析(CWA)快速鉴别血友病A(HA)和狼疮抗凝物(LA)阳性患者,探讨APTT-CWA在HA和LA阳性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2年7月25日至2023年12月28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单独APTT延长患者145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39例,年龄(29.3±15.8)岁,临床明确诊断HA94例及LA阳性51例.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方法回顾性描述分析血友病A(HA)和狼疮抗凝物(LA)阳性患者APTT结果及其CWA参数的一阶导数最大反应速度|min1|、二阶导数的最大加速度|min2|和最大减速度|max2|的差异.依据APTT延长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延长(33 s<APTT≤43s)、中度延长(43 s<APTT≤53 s)、重度延长(APTT>53 s)3组,分别比较3组HA和LA阳性患者的APTT结果及CWA参数|min1|、|min2|和|max21数值和图形有无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WA参数诊断效能并计算临界(cut-off)值.结果 HA患者和LA阳性患者APTT结果分别为70.2 s和41.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A患者和LA阳性患者CWA参数|min1|分别为1.459%/s和3.868%/s,|min2|分别为0.124%/s2和 0.502%/s2,|max2|分别为 0.054%/s2和0.388%/s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 APTT延长的轻中重分组中,HA患者的CWA参数|min1|、|min2|和|max2|分别小于LA阳性患者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WA的一阶导数|min1|参数可视化为"速度曲线",|min1|值大小可视化曲线峰值的高低,HA患者的CWA图形|min1|峰值高度小于LA阳性患者,在重度延长组中,HA患者的|min1|与LA患者相比较,峰值减低更明显,曲线平缓图形不完整.ROC曲线分析显示,在APTT延长的轻中重分组中,|min1|、|min2|和|max2|的 AUC 均大于 0.8(P<0.01);|min1|、|min2|和|max2|的 cut-off值在轻度延长组分别为3.205%/s、0.423%/s2和0.300%/s2;中度延长组分别为2.884%/s、0.340%/s2和0.231%/s2;重度延长组分别是为2.209%/s、0.190%/s2和0.095%/s2.结论 APTT延长相同范围内时,HA患者与LA患者CWA参数存在明显差异,ROC曲线结果显示CWA参数区分HA患者和LA阳性患者具有良好的鉴别效能,APTT-CWA可作为低成本、高效及特异的参数可用于HA患者和LA阳性患者的鉴别诊断.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固曲线波形分析血友病A狼疮抗凝物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皮质醇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黄昌发林丹付晓雅翁旭琦...
    927-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测定血清中皮质醇浓度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 方法学建立.将样本与皮质醇内标混匀后加入碳酸钠溶液碱化处理,正己烷/乙酸乙酯进行液液萃取,流动相采用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ESI+)及多反应监测(MRM)分析方法,标准溶液及内标的配制、样本与内标的混合均采用重量法进行控制,括号法计算皮质醇浓度.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62-A、C50-A及国内专家共识文件《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等对方法正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线性、检测限和定量下限等性能进行系统评价.数据经Excel2019进行处理,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方法准确精密,测定有证标准物质ERM-DA192、ERM-DA193以及2021-2023年RELA样本的相对偏倚均<2%,加标回收率98.2%~101.1%,批内及批间不精密度均<2%,检测结果不受其他结构类似物干扰,在25~1 600n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线性,方法检测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5和1.0nmol/L.经溯源后的皮质醇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该候选参考方法同时测定46例临床血清样本的相关性良好.结论 建立了一种灵敏、准确且操作简便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测定候选参考方法,可为临床常规测定方法的量值溯源及正确度评价提供参考.

    氢化可的松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候选参考方法

    建立基于适体-纳米金的比色生物传感器用于快速检测Lp-PLA2

    牛会敏佘毅军刘恭序邱抒倩...
    936-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血管炎性标志物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DNA适体,并建立以非标记核酸适体-纳米金为探针的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 方法学建立.通过磁珠固定SELEX技术经孵育结合、ssDNA分离、PCR扩增、单链回收的8轮循环筛选Lp-PLA2适体,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流式细胞术验证适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适体二级结构及其与靶蛋白的三维分子对接.随后制备适体-纳米金复合物,利用靶标竞争结合导致纳米金溶液在盐诱导下凝聚引起颜色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溶液的吸光度检测靶标浓度,建立样品溶液中Lp-PLA2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结果 筛选获得3条高亲和力、强特异性的Lp-PLA2核酸适体B76-2、B76-4及B76-5,解离常数分别为1.07、1.26及1.75 nmol/L;并成功基于B76-2适体构建纳米金比色传感方法,其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是20~500 ng/ml和78 ng/ml,反应时间30 min,可特异性区分靶标与其他血栓标志物如凝血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结论 利用核酸适体-纳米金显色实现了简单、快速、特异的Lp-PLA2可视化检测.

    SELEX适体技术纳米金比色生物传感器心血管疾病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儿童患者血浆左氧氟沙星方法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吕萌陶兴茹周宇雪张胜男...
    945-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儿童患者左氧氟沙星血浆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并进行应用评估.方法 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儿童血浆标本作为空白血浆,以及5例呼吸科未使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儿童患者临床标本用于方法学验证.收集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22例使用左氧氟沙星的儿童患者临床标本,男9例,女13例,年龄(8.1±3.7)岁,进行浓度测定.血浆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环丙沙星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浓度测定方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Shim-pac GIST-HPC18色谱柱,2.1 mm× 100 mm,3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柱温40 ℃,进样量1μl,总分析时间为9 min.质谱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设定为正离子模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离子对分别为362.10→318.1和332.15→231.05.对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基质效应、残留效应性能验证.使用SPSS 17.0统计分析数据,采用K-S检验检测变量的正态性.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浆样品中左氧氟沙星在0.0625~20m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下限为0.062 5 mg/L.在不同质控水平下,准确度为92.57%~104.39%,批内及批间精密度为2.32%~9.35%.正常血浆基质、5%溶血血浆基质、15%高脂血浆基质不影响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检测,短期存放样品的稳定性较好,残留不影响待测物的定量分析.共收集检测22例患者的34份临床标本,其中2份标本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低于定量下限,其余左氧氟沙星浓度为0.091~6.755 mg/L.Cmax为(5.52±1.09)mg/L.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血浆左氧氟沙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分析性能符合要求,仅需血浆50µl,可用于儿童患者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检测.

    左氧氟沙星儿童患者血药浓度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分析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家系的基因新突变

    李蕊谢亚荣朱伟李晓颜...
    952-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个凝血因子Ⅺ(FⅪ)基因新突变致遗传性FⅪ缺陷症家系临床出血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3日因"腺样体肥大"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的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XI缺陷症男性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3代5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检测所有成员相关凝血指标;选取凝血指标异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凝血酶时间(PT)与纤维蛋白原(Fib)正常]者进行APTT纠正实验;选取纠正后罗斯纳指数(RI)小于10%者用一步法检测FⅪ活性(FⅪ:C)、用ELISA法检测FⅪ抗原(FⅪ:Ag)、用Illumina测序法测定全外显子序列.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变异评级指南对新突变位点进行评级,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新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先证者及其父亲、女儿的APTT均延长且RI小于10%;进一步检测发现3人FⅪ:C与FⅪ:Ag均降低;Illumina测序发现3人FⅪ第11号外显子存在c.l223dupC(P.Ser409Leufs*32)新的移码突变,先证者父亲FⅪ第11号外显子还存在c.G1253T(p.Gly418Val)错义突变;ACMG对新突变的评级为:致病性变异,c.G1253T为已报道的可能致病变异.结论 FⅪ第11号外显子c.1223dupC(P.Ser409Leufs*32)杂合移码突变可能为该家系致病的主要分子机制.

    因子Ⅺ缺乏遗传性凝分子血因子Ⅺ缺陷症新突变生物信息学

    信息化积分制在检验医学医疗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赵云虎周晖李广华周茂华...
    958-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信息化积分制管理平台对提升检验医学医疗管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106名在岗人员,分为8个专业组,分别为临检组24名、生化组22名、免疫组11名、微生物组13名、分子组10名、流式组9名、惠福检验组9名、学科交叉组8名.制定医疗积分制考核细则并搭建医疗积分制管理信息化平台,记录2021、2022年106名检验人员医疗积分.按医疗积分分为<41、41~45、46~50、51~55、56~60、>60分共6个积分区间,比较2021和2022年检验科整体医疗积分、不同积分区间和各专业组积分情况.结果 2022年检验科整体医疗积分为(52.15±5.48)分,高于2021 年的(49.81±3.73)分(P<0.001).2022年41~45、46~50分区间人数比例低于2021年,51~55、56~60、>60分区间人数比例高于2021年(x2=10.479,P均<0.05).2022年分子组、微生物组、惠福检验组的医疗积分分别为(57.46±7.40)、(52.05±5.43)、(54.98±4.31)分,高于2021 年的(50.16±4.14)、(49.10±4.06)、(49.23±4.28)分(P均<0.05).2022年的报告修改量由2021年的48次减少至18次,临床沟通、各级各类宣传推广次数分别由2021年的52和58次,提高至2022年的108和137次.结论 信息化积分制管理平台的构建和初步应用有效提高了检验人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检验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可为检验医学标准化管理提供重要工具.

    医疗管理信息化检验医学积分制管理

    书讯

    962页

    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1例Jr(a-)稀有血型

    洪小珍张晶晶应燕玲马开荣...
    963-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产妇,生育史为G2P2,因血清与谱细胞呈全凝集反应而进行红细胞血型鉴定.血清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产妇为O型,RhD表型为CcDEe,其血清与26个O型谱细胞反应凝集强度均为2+.全基因组测序在编码红细胞血型抗原的50个基因中获得4 014个SNP和958个INDEL位点数据,仅编号rs72552713的SNP位点预测为高度有害变异.该SNP位点是编码JR血型抗原的ABCG2基因c.376C>T变异,导致提前形成终止密码(p.Gln126Ter),c.376C>T变异已被国际输血协会红细胞免疫遗传学与血型术语工作小组命名为ABCG2*01N.01.结果发现产妇为稀有Jr(a-)表型,提示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对稀有疑难血型标本进行准确红细胞血型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子诊断Jr(a-)表型稀有血型

    胆总管腺癌患者尿铜升高引起尿蛋白定性过程中尿色变绿1例

    程义刘诗颖周丽萍刘明...
    966-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58岁,肝功指标异常,以梗阻性黄疸收住入院.患者尿蛋白阳性,滴加磺基水杨酸复检过程中颜色变为绿色,较为少见.根据患者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诊断,查找变色原因疑为胆总管腺癌引发梗阻性黄疸,进而使患者铜离子经胆汁排泄受阻,铜随胆汁经血液循环后入尿使尿铜升高所致,为临床检验发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腺癌梗阻性黄疸尿铜磺基水杨酸

    尿液细胞外囊泡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与挑战

    李柠朱婷婷吕林莉
    969-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液细胞外囊泡(uEV)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尿液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高通量组学及单个EV研究技术的进步,人们对uEV的来源及其内容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uEV内容物包括蛋白质、脂质、RNA和DNA等,能够直接反映其来源器官的病理生理状态.uEV兼具高稳定性、可溯源性及内容物可富集性等特点,在多系统疾病,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

    细胞外囊泡外泌体生物标志物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