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布地奈德雾化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感染的疗效

    金蓬勃杨静张防李三阳...
    1745-1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雾化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PCAP)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联合组(n=60);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NPCAP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均治疗一周;比较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血气分析检测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A-aDO2低于对照组,O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RP、PCT和IL-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9)。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联合NPCAP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感染疗效明确,提高肺氧合功能,改善血气指标和炎症指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布地奈德雾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重症肺炎新生儿肺炎疗效

    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病原菌和IL-25、CysLTR-1、CysLTR-2 与 IL-32 及其预测价值

    侯凯汤黎刘锐越王守玺...
    1750-1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病原菌和白细胞介素-25(IL-25)、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LTR-1)、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2(CysLTR-2)、IL-32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3月-2023年3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162例进行研究,术中留取腺样体表面分泌物及腺样体实体组织标本,行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52例纳入研究组,未检出病原菌的110例纳入对照组;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感染病原菌,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腺样体实体组织标本IL-25、CysLTR-1、CysLTR-2、IL-32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腺样体肥大患儿感染病原菌检出的预测价值。结果 16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物和(或)腺样体组织共检出感染病原菌52例,共培养分离出条件致病菌68株,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58。82%)、金黄色葡萄球菌(14。71%)、肺炎链球菌(11。76%);研究组患儿症状(鼻塞、流涕、鼻痒、喷嚏)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腺样体实体组织标本IL-25、CysLTR-1、CysLTR-2、IL-32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将腺样体肥大患儿感染病原菌纳入阳性组,腺样体肥大患儿无感染病原菌纳入阴性组,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0。875、0。694、0。748和0。947,联合检测价值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腺样体肥大患儿感染病原菌检出以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合并感染的患儿临床症状更明显,腺样体组织中IL-25、CysLTR-1、CysLTR-2、IL-32表达水平升高,且联合检测有助于腺样体肥大患儿感染的诊断。

    腺样体肥大病原菌白细胞介素-25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2白细胞介素-32预测价值

    HIV-1整合位点分布机制及检测的研究进展

    孙孜璇韩婧婉李敬云李韩平...
    1755-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整合是HIV-1病毒复制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不同于新冠病毒等非整合型病毒,HIV-1自身基因编码的逆转录酶和整合酶,可帮助病毒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同步复制,确保病毒的遗传信息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中。然而HIV-1整合位点的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与染色体结构和宿主基因功能等紧密相关。本文综述了有关HIV-1整合位点的检测方法、分布特征及影响其选择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艾滋病的精准防控、治疗,乃至最终治愈提供信息参考。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整合位点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稿约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