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季刊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成人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32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监测指导下的危重症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理想目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CSCCM)组织专家制订了针对中国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构成与编写由重症领域专家及循证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完成,经过临床问题收集与遴选,证据检索与系统评价,形成推荐意见并通过重症医学、临床营养学等多学科专家讨论,审阅,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基于当前可得证据的18条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主要涉及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肠内营养不耐受评估与判断、营养治疗中代谢与营养监测、营养供给相关的器官功能评价几个方面。按照PICO原则对每个问题逐一进行解构。此外,对于未达成共识但可能具有临床意义及进一步研究价值的4个问题进行了诠释。计划在3~5年内按照国际指南更新方法(CheckUp)对本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更新。

    成人危重病重症医学科营养营养评估与监测指南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重视监测,加强评估,推进精准营养治疗

    许媛马晓春邱海波
    349-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有效、安全的治疗都应以危重症患者为导向,营养治疗亦是如此,不论目标设定还是全过程实施,均应基于患者具体病情,并动态评估。识别短时期内机体对营养供给的反应,评价近远期治疗效果,预防营养治疗相关的伤害与并发症,这均是日常营养监测的作用与重点。为此,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编写《中国成人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临床实践指南》,依据人群、干预、对照和结局(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PICO)的标准,对重症营养治疗涉及的评估与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并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ICU患者的营养评定与风险筛查,监测营养治疗相关的代谢状态,营养素补充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可能不良影响,以及监测与评估营养供给直接相关的器官功能与耐受性等。该指南编写目的在于推进可行性与可用性的营养代谢监测指标,辅助临床重症营养治疗决策及实施方案制定,最终实现监测指导下的个体化营养治疗目的。

    脑损伤患者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下支持过度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陈伟苗明月周益民高然...
    352-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的脑损伤患者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下支持过度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北京天坛医院ICU收治的以PSV模式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且进行食管压监测的成年脑损伤患者,运用软件(ICU-Lab 2.5软件包,KleisTEK,Bari,意大利)收集流量、气道压和食管压-时间波形数据,计算呼吸力学参数如吸气做功(WOB)、压力-时间乘积(PTP)等判定患者是否存在支持过度,统计支持过度发生率,分析支持过度和患者病情、呼吸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其中,支持过度的定义1:食管PTP(PTPes)<50 cmH2O·s/min(1 cmH2O=0.098 kPa)或无效触发(IE)≥10%;定义2:WOB<0.3 J/L或IE≥10%,满足以上任意一项即认为存在支持过度。结果:在71例接受PSV模式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成年脑损伤患者中,共收集173条数据;按照支持过度的定义1和定义2,其发生率分别为53.5%(38/71)和76.1%(54/71)。伤及脑干与非伤及脑干的脑损伤患者支持过度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定义1,支持过度与压力支持水平(PS)相关;根据定义2,支持过度与PS、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持过度患者与非支持过度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PSV模式的脑损伤患者支持过度的发生率较高,与PS、镇痛镇静药物应用相关,需要针对这一特定人群进行监测与治疗。

    压力支持通气呼吸努力支持过度脑损伤镇痛镇静呼吸功

    中国健康成人基于电阻抗断层显像肺通气参数参考范围的研究

    徐梦茹何怀武池熠孙晓桐...
    360-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健康志愿者的电阻抗断层显像(EIT)肺通气相关参数参考范围以及变异情况。方法:纳入75名健康志愿者,给予EIT检查,分析以下通气参数:分层感兴趣区(ROI 1、ROI 2、ROI 3、ROI 4)及象限感兴趣区(ROI左上、ROI右上、ROI左下、ROI右下)通气分布比例、通气中心(CoV)、腹-背侧通气比值(A/P ratio)、总体不均一指数(GI)、区域通气延迟指数(RVDSD)以及呼吸钟摆幅度(AP)的范围以及变异情况,分析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对EIT通气参数的影响。正态分布的参数以mean±1.96 SD确定95%参考区间;偏态分布的参数以第2.5、97.5百分位确定参考范围上、下限。结果:正态分布的参数参考范围如下,ROI 1:5.52~16.42,ROI 2:31.20~50.56,ROI 3:28.40~52.78,ROI 4:3.45~11.77,ROI左上:15.13~36.21,ROI右上:18.56~33.34,ROI左下:15.56~30.30,ROI右下:16.52~34.36,ROI左侧:47.38~49.82,ROI右侧:50.18~52.59,CoV:43.16~53.24,A/P ratio:35.66~60.74,GI:0.27~0.45,RVDSD:2.30~8.66;非正态分布的参数AP参考范围:0.21~4.93;其中CoV离散程度低,变异系数(CV)=0.05,而ROI 1(CV=0.25)、ROI 4(CV=0.28)、RVDSD(CV=0.30)、A/P ratio(CV=0.28)、AP(CV=3.68)的离散程度大。GI(R=0.33,P=0.00)、RVDSD(R=0.31,P=0.00)、AP(R=0.44,P=0.00)与年龄呈现显著正相关性;通气分布ROI 1(R=0.23,P=0.04)、ROI右下(R=0.23,P=0.04)、RVDSD(R=0.25,P=0.03)、AP(R=0.25,P=0.03)与BMI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女性受试者较男性具有较高的CoV(P<0.01)、ROI 3+4(P<0.05),而男性A/P ratio显著高于女性(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人群CoV变异小,相对稳定,而区域通气分布、AP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建立正常人群的EIT通气相关参数参考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电阻抗断层显像通气中心通气均一性钟摆效应参考范围

    基于需求导向的ICU护士CRRT规范化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

    钟丽霞金艳鸿张微微顼雪莲...
    368-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ICU护士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培训知识需求,构建ICU护士CRRT规范化培训知识体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选取3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开展CRRT培训知识需求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及文献回顾确定原始培训知识,应用德尔菲法对不同地区1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ICU护士CRRT规范化培训知识体系。结果:132名ICU护士参与调查,81.82%的ICU护士独立承担CRRT操作,75.76%经常开展CRRT操作;78.79%能够定期接受CRRT培训,78.79%具有非常高或比较高的CRRT培训需求,且需求知识主要集中在CRRT报警,相关并发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接ECMO不同位置,CRRT有无抗凝技术及监测,CRRT的闭路循环、上机及下机操作流程等;知识体系构建阶段,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5、0.87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87、0.331(P<0.001);构建的ICU护士CRRT规范化培训知识体系包含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45个,各级指标重要性评分均数基本在4.30~5.00分。结论:基于需求调查及德尔菲法构建的培训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专家对条目重要性较为认可,可为ICU护士CRRT培训提供参考。

    需求导向ICU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培训知识体系

    高强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1+2+3”护理应急管理实践

    徐翠荣蔡雪李晓青封海霞...
    375-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12月《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但短时期内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大量涌入医院,给护理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巨大考验。作为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我院护理应急管理工作组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目标,围绕“分级诊疗、分类收治、分层救治、有序分流”的总体部署,采取了“一根指挥棒、两个全覆盖、三项关键措施”的“1+2+3”护理应急管理方案,有效保证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护理的标准化和同质化,切实提升了救护质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护理应急管理

    Gasdermin蛋白家族在脓毒症细胞焦亡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孙骎杨毅彭菲
    379-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宿主失控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脓毒症级联放大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Gasdermin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可被经典焦亡途径和非经典焦亡激活并发生剪切,从而在细胞质膜上打孔,最终造成了细胞的炎性程序性死亡的关键蛋白,是细胞焦亡的执行者。深化对Gasdermin蛋白的认识、理解Gasdermin蛋白在脓毒症失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焦亡相关的失控炎症反应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Gasdermin蛋白在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并为后续脓毒症的炎症反应调控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对Gasdermin蛋白家族在脓毒症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并对其作为炎症免疫调控治疗的靶点进行展望。

    脓毒症焦亡Gasdermin蛋白炎症反应

    脑动脉瘤术后交感风暴一例

    何裕超周建芳王玉妹苗明月...
    406-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感风暴是神经重症患者诊治的难点之一。本文报道1例73岁女性患者,因后循环动脉瘤破裂行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出现交感风暴。患者于术后第3天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伴大量稀薄水性痰,头颅CT发现小脑半球缺血及间质性肺水肿,序贯经过机械通气、镇痛镇静、β受体阻滞剂、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个体化液体管理等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本例患者诊疗过程及结果提示,早期识别交感风暴,并给予积极的生命支持治疗,可望取得良好的预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神经源性应激性心肌病是交感风暴常见表现形式,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可缩短病程,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脑动脉瘤交感风暴神经源性肺水肿神经源性应激性心肌病

    非公立医院ICU建设——贵黔国际总医院经验分享

    周东旭马朋林
    412-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重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非公立医院ICU作为公立医院ICU的补充,其医学队伍如何在差异化模式下创新发展并成为我国重症补充资源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贵黔国际总医院ICU以“协作与奉献”文化理念为引领,以“规范与质量建设”为基石,以“人才培养”为抓手,以“重症患者阶梯化管理”为特色,在探索非公立医院重症医学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初步经验。

    非公立医院重症学科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