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徐滨士

双月刊

1672-1497

xuebaozjb@163.com

010-66719164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杜家坎21号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4月,自1994年至今为季刊,从1998年底,刊号改为全国统一刊号。从2002年12月起,《学报》进一步扩大至国内外公开发行。2005年2月,《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被总参、总政批准为全军军事学重点建设学术期刊,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凡在重点建设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同等对待。《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是以反映装甲兵装备工程技术、军事理论等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装甲车辆工程、兵器系统及运用工程、装备表面工程与材料、车辆电子控制工程、信息工程、坦克武器工程、指挥自动化工程、军事指挥与战场勤务、装备综合保障、车辆仿真工程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研究、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开设的栏目有:装备保障与管理、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车辆工程、电子工程与火力控制工程、装备再制造工程、基础理论与应用等栏目。期刊按国际标准编排,并印有英文版权页、目次和摘要等。《学报》曾先后获得总参第一届优秀期刊奖、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三等奖、北京市高校系统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1998年学报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发行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到各军兵种,从院校到科研院所以及全国各大图书馆都有订阅或赠阅。几年间,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等国内外知名期刊源与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逐年有所提高。《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主编为徐滨士教授。徐滨士教授现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同时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国家产学研设备工程开发推广中心主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徐教授长期从事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研究,是我国表面工程学科和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1996年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2004年6月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2004年10月在第十四届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大会上获得了“最高学术成就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负载型四足步行平台复杂地形静步态行走位姿调整方法

    晁智强谭永营王飞宁初明...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负载型四足步行平台位姿调整方法研究的不足,对其姿态调整过程及目标姿态角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步行平台运动学及足端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支撑腿形成的支撑平面对地形进行感知,结合步态参数三角形及下一摆动腿的运动学裕度得到平台期望位姿及摆动腿起步点位置;然后,将步行平台位姿调整过程分为减速、调整及重新规划3个阶段,结合边界条件对各阶段机体轨迹进行规划;最后,对步行平台复杂地形静步态行走进行了仿真.结果 表明:步行平台行走过程中依据地形特征不断调整姿态,平稳通过了复杂地形,验证了所提位姿调整方法的合理性.

    四足步行平台复杂地形静步态位姿调整

    四足步行机动平台半圆柱形足端偏差分析

    韩寿松李勋王飞陈亮亮...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正逆运动学分析和足端轨迹规划,提出通过分析半圆柱形足端轨迹目标规划点(Objective Programming Point,OPP)与实际规划点(Actual Programming Point,APP)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解决机动平台足端轨迹偏差问题的方法.首先,将支撑段机体的运动轨迹等效到足端;然后,通过足端轨迹的OPP与APP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给出由APP轨迹计算OPP轨迹的方法;最后,对足端轨迹OPP与APP在4种相对位置关系下机动平台足端在摆动相和支撑相的偏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认识半圆柱形足端偏差的产生机理和误差补偿具有参考意义.

    四足步行机动平台半圆柱型足端足端轨迹偏差

    军用仿真发展现状与展望

    徐享忠郭齐胜
    7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仿真及仿真学科建设概况,从分布式仿真架构、标准规范体系、分布式仿真支撑平台、大型仿真系统、仿真学术成果5个方面综述了军用仿真发展现状,围绕大数据建模、智能仿真、平行系统、仿真与指挥信息系统语义互操作4个方面对军用仿真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军用仿真将朝一体化、智能化、平行化等方向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推动仿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仿真应用提供参考.

    军用仿真大数据人工智能平行系统语义互操作

    频谱用户行为特征建模与分析

    李彤苗成林吕军常成...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频谱用户行为特征建模问题,在测量0 ~ 400 MHz、750 ~1 050 MHz和2.3 ~2.5 GHz三个代表性频段的基础上,计算各频段的频谱图和频谱占用情况,指导认知无线电寻找合适的频谱以使用.通过拟合频谱测算数据可知:用户到达信道速率服从泊松分布,用户到达间隔概率服从负指数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接入等算法提供理论支撑.

    频谱测量行为建模数据拟合

    战术级无线接入网VHF电台频率规划

    王会涛杨若鹏侯剑锋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战术级无线接入网甚高频(Very High Freguece,VHF)电台频率规划问题,分析了无线接入网VHF电台用频需求,提出了接入网在分频段频率生成和全频段混合频率生成2种模式下频率分配方法,并给出了VHF电台频率规划的通用模型和算法,最后,结合实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战术级无线接入网频率规划VHF电台

    基于IETM的装备训练SCORM课程生成

    朱宁杜晓明卜昭锋郭德兴...
    98-10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数据包在装备训练方面存在数据共享性和通用性差、不能适用于训练平台的问题,以及依据装备训练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SCORM)标准的要求,首先,对比分析了IETM数据包和SCORM课程包的结构及聚合关系,论证了研究的可行性;然后,依据基于IETM数据包生成SCORM课程的3点要求,给出了清单映射、资源转换和接口集成的生成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分析3种生成方式,给出了通过IETM创作系统发布SCORM课程包的推荐方案,并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解决了装备技术资料到装备训练课程的单向数据共享和重用问题,既能有效提高装备数据的利用率,减少冗余数据,又能实现装备技术资料和装备训练课程的数据同源,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性.

    S1000D装备技术资料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CORM)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装备培训

    铝青铜水下湿法激光焊接焊缝成形与力学性能

    蔡志海尤家玉秦航柳建...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湿法焊接焊缝质量不高的问题,对铝青铜材料展开水下湿法激光焊接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显微硬度仪、万能试验机分别检测和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 表明:铝青铜水下湿法焊接会出现大量气孔,水深增加会导致气孔增多,提高焊接速度可以改善焊缝成形质量,通过在基体表面预置自蔓延粉末能够有效减少气孔;焊缝中上部为胞状晶组织,底部为发达的树枝晶;焊缝平均硬度为240 HV,与基体相比提高了50%;拉伸试验试件均断裂在焊缝处,平均拉伸强度为235 MPa,为基体的43%.

    铝青铜水下焊接激光焊焊缝成形力学性能

    一种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

    宋巍孙晓峰李占明唐振...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单组分湿法同化型聚氨酯胶黏剂,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旋转式黏度计、万能拉伸试验仪测试分析了原料组成与配比、粘接黏结条件等因素对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中聚醚多元醇的最佳摩尔量比为n(330)∶n(210)∶n(3050) =1∶2∶1,预聚体中-NCO含量为10%时,聚氨酯胶黏剂的拉伸剪切强度为4.90 MPa,黏度为6 200 mPa·s,表干时间为25 min,且环境温度对表干时间的影响较小;表干时间、粘接强度受被粘接基材表面润湿性影响较大,固化24 h后在水和3.5% NaC1溶液中的吸水率均<5%,可满足应急堵漏需求.

    聚氨酯湿法固化粘接性能

    小样本下装备平均修复时间的非统计估计模型

    柯宏发祝冀鲁孙云辉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样本下装备平均修复时间的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GM(1,1)模型和未确知有理数的新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等概率可放回地随机再抽样,通过离散GM(1,1)模型挖掘生成较多的样本数据;然后,使用未确知有理数对自助样本集合进行描述,构建其表达模型和阶数优化模型;最后,分别构建了平均修复时间基于未确知有理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模型,并通过与GJB2072-94建议的估计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与对比,验证了该非统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平均修复时间参数估计小样本离散GM(1,1)模型未确知有理数

    高能质子-原子核碰撞中的J/Ψ抑制现象

    王宏民王秀庭孙献静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适用于较小x区域的KLR-AdS/CFT色偶极模型计算得到的偶极关联因子,在色玻璃凝聚(Color GlassCondensate,CGC)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每核子对碰撞质心能量为5.02、8.16 TeV/c2时质子-原子核碰撞中的J/Ψ抑制现象.同时考虑原子核及核子的内部结构,假定质子-原子核碰撞中胶子饱和标度与核子参与数成正比,建立了新的研究J/Ψ抑制现象的核效应模型.通过与传统核效应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新的核效应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ALICE和LHCb合作组最新实验现象,但未考虑碰撞截面次领头阶的影响.

    J/Ψ抑制Glauber-Gribov方法色玻璃凝聚(C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