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鼓膜置管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治疗疗效及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刘静钟水军秦文芳
    698-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鼓膜置管术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择分泌性中耳炎患儿 198 例,为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来本院治疗患儿,依据采用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n=96)和对照组(n=102),分别采用鼓膜置管术和鼓膜穿刺手术治疗的方式,探究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及随访情况;依据术后复发情况将实施鼓膜置管术 96 例患儿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儿童鼓膜置管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 96 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 9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 96 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腺样体肥大、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通气管保留时间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结论 鼓膜置管术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可能性低;存在腺样体肥大、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通气管保留时间较短患儿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可能性较大.

    鼓膜置管术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疗效复发影响因素

    不同TNM分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NL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戴庆雪钟小芬
    701-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0 月接诊的 92 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宫颈癌 14 例、肺癌 14 例、结直肠癌 14 例、胰腺癌 14例,卵巢癌 12 例、胃癌 12 例、食管癌 12 例,并按照TNM 分期将分为Ⅰ~Ⅱ期、Ⅲ~Ⅳ期,同期在本院选择 90 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NLR水平.结果 观察组PT、APTT、TT、NL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胃癌、食管癌Ⅲ~Ⅳ期患者的PT、APTT、TT、NLR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患者(P<0.05).结论 凝血功能和NLR比值与恶性肿瘤进展密切相关,随着TNM分期增加,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加剧,NLR比值升高,检测凝血功能、NLR水平可作为评估恶性肿瘤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恶性肿瘤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凝血功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实时超声动态引导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王照杰杨森杨钦梳
    704-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实时超声动态引导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 2020 年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肾盂旁囊肿患者 72 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实时超声动态引导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等统计比较.结果 两组均经补救措施后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其他手术方式.观察组手术时间、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8.3%与对照组发生率 1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 6 个月随访,观察组临床影像学治疗有效率为 100%与对照组有效率 9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囊肿无复发,对照组 1 例复发,复发率为2.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盂旁囊肿患者实施实时超声动态引导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无复发.

    实时超声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肾盂旁囊肿临床疗效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短期疗效分析

    缪必成潘达静
    707-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2022 年 11 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 62 例CSM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EODL 31 例)和对照组(行ACDF 31 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不同时间点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影像学参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而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和NDI指数较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术后 6 个月时观察组在JOA评分和ND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2-7Cobb角较术前显著升高,而C2-7SVA和T1 倾斜角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2.90%与观察组的 9.675%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与ACDF比较,EODL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短期内改善功能的效果更佳.

    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疗效

    脓毒症休克复苏早期氧摄取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倪文娟黄挺杨健舟任鹏宇...
    710-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复苏早期氧摄取率(ERO2)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1 月接诊的 62 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并选择同期于本院 62 例脓毒症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 30d死亡及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 12 例和存活组 50 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预后患者的氧消耗(VO2)、氧输送(DO2)、ERO2 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 VO2、DO2、ERO2 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VO2、ERO2 水平分别为(63.34±17.84)mL/min·m2、(50.78±15.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4.77±11.08)mL/min·m2、(45.68±11.56)%,DO2 为(254.97±21.47)mL/min·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04±30.66)mL/min·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VO2、ERO2 水平分别为(165.45±18.15)mL/min·m2、(55.84±17.15)%,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02.03±12.89)mL/min·m2、(32.09±12.13)%,DO2 为(268.55±24.07)mL/min·m2,明显低于存活组的(300.02±33.25)mL/min·m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脓毒症休克患者VO2、ERO2 水平与预后均呈正相关(r=0.504、0.839,P<0.05),DO2 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r=-7.92,P<0.05).结论 脓脓毒症休克患者复苏早期的ERO2 水平会明显升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

    脓毒症休克氧摄取率氧消耗氧输送预后

    不同尿道会师术对尿道损伤的影响比较

    童健勇陈良佑吴汉胡亮...
    713-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比较内镜下尿道会师术和开放性尿道会师术对尿道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82 例被确诊为尿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n=42 例)和观察组(n=4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尿道会师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内镜下尿道会师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的尿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术后的性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尿流动力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6 月的RUV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 6 月的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夜间阴茎勃起强度、夜间阴茎勃起时间和夜间阴茎勃起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对患者的损伤更小,对尿流动力学的改善更佳,同时对患者术后的性功能影响较小.

    内镜手术开放手术尿道会师术尿道损伤尿路动力学性功能

    不同剂量的氨甲环酸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临床疗效及抗炎作用研究

    费琴芝单开东吴侃
    716-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氨甲环酸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临床疗效及抗炎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年 3 月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术的 74 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氨甲环酸使用剂量不同分为A组 25 例、B组 25 例、C组 24 例.A组围术期不使用氨甲环酸,B组术前 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 2 g,C组术前 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 2g,术后 3、6 h分别再各自静脉滴注氨甲环酸 1g.比较三组围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 3d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并比较术前、术后 8 周膝关节H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SF-12)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术后总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短于B组和A组,且B组均少于/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C组血清CRP、IL-6 水平均低于B组和A组,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C组Hb、Hct均高于B组和A组,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8 周,C组HSS评分、SF-12 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和A组,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多次注射氨甲环酸更有助于减少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失血量,抗炎效果好.

    胫骨高位截骨术氨甲环酸炎症因子关节功能安全性

    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对老年NSCLC的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照松陈伟宏
    719-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64 例老年NSCLC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观察组(n=32,肺楔形切除术)和对照组(n=32,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两组的NE、Cor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的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相较无显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可减轻免疫应激反应,保护免疫功能,效果理想,可推广.

    非小细胞肺癌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应激反应免疫功能

    心耳夹和切割闭合器在心房颤动治疗中对左心耳处理的疗效比较

    张汝锋姜琳琳熊杜
    722-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耳夹和切割闭合器在心房颤动治疗中对左心耳处理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82 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左心耳处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41 例采用切割闭合器夹闭左心耳,观察组 41 例采用心耳夹夹闭左心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左心耳残留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耳夹和切割闭合器在心房颤动治疗中对左心耳处理的均能有效预防卒中,可促进心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心耳夹切割闭合器心房颤动左心耳处理效果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手术体会

    华中军汤国军
    725-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3 年 5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 27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对患者治疗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 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手术时间为 220~300 min,(245.7±57.9)min;术中出血量为 51~202 mL,出血量(136.78±18.51)mL;淋巴结清扫数量(26.94±6.53)个;术后住院时间(7.84±0.99)d;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7.59±2.74)h、首次排气时间(24.61±2.19)h、术后进食时间(37.46±3.69)h及下床活动时间(1.23±0.31)d;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缓解 8 例、部分缓解 14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81.5%;术后,患者 1 例发生腹腔感染、1 例发生吻合口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7.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使病灶有效清除,且手术创伤较小,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疗效安全.

    腹腔镜小切口胃癌根治术进展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