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入路内固定用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滕明明潘振宇郑琪
    727-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用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及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88 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根据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分为掌侧入路组(n=48)和背侧入路组(n=40),术后随访 12 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在术后 12 个月,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桡骨高度、掌倾角、屈伸角、尺偏角、桡偏角、旋前旋后活动度);在手术后 1 个月、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关节改变、活动受限、桡神经损伤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 12 个月,两组的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无明显差异(P>0.05),掌侧入路组的屈伸角和桡偏角高于背侧入路组(P<0.05);术后 1 个月、12 个月,掌侧入路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背侧入路组(P<0.05);术后 1 个月,背侧入路组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掌侧入路组(P<0.05),术后 12 个月,两组晚期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掌侧入路内固定术可加快恢复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降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掌侧入路背侧入路C型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

    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曾捷阮立新
    73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2023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共 102 例,研究人员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 102 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 52 例,行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 50 例,行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略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31%)略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2、IL-6、血清S100B、NSE指标水平均略低于对照组,SOD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更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明显,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大骨瓣开颅吡拉西坦胞磷胆碱钠注射液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足月分娩初产妇的分娩各项因素与产后肛提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许叶青周双双徐君
    734-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足月分娩初产妇的分娩各项因素与产后肛提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收治的 420 例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后发生肛提肌损伤 63 例产妇作为研究组,选择产后未发生肛提肌损伤 63 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流产史、分娩孕周、人工破膜术、缩宫素催产、产剪助产的占比情况进行记录,并统计产程时间、胎儿腹围、胎儿体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肛提肌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产后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妇的年龄、流产史、分娩孕周、人工破膜术、缩宫素催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肛提肌损伤与产剪助产、产程时间、胎儿腹围、胎儿体重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剪助产、产程时间、胎儿腹围、胎儿体重况均是影响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肛提肌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 63 例产妇均存在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产妇有 15 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为 23.81%,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χ2=77.539,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后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呈正相关(P<0.05).结论 产剪助产、产程时间、胎儿腹围、胎儿体重况均是影响足月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肛提肌损伤的危险因素,且产后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密切相关.

    初产妇阴道分娩分娩因素产后肛提肌损伤

    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改良截石位的效果分析

    陶峥楠陈秋秋
    737-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改良截石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到本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 6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4)及观察组(n=34).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截石位,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aO2)}、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舒适度{舒适度状况量表(GCQ)}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HR、MAP水平均较改变体位前升高、SaO2 水平较改变体位前下降,并且观察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SaO2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3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后 24h低,并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改良截石位不仅有利于减轻患者下肢受压程度,亦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子宫肌瘤切除术改良截石位血流动力学舒适度

    多层螺旋CT在老年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吴晶晶陶永君
    740-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老年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2 月于本院收治的 82 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纳入的老年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及MSCT检查,诊断结果"金标准"以术中探查为准.比较两种检查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检出准确率、骨折分型检出准确率、骨折分型诊断一致性及相关影像学参数.结果 82 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术中探查为"金标准",MSCT检查的检出准确率为 100%,显著高于X线检查(χ2=10.918,P<0.001).以术中探查的AO骨折分型为"金标准",结果显示A型 20 例、B型 13 例、C型 49 例,MSCT检出阳性率为 96.34%,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 80.49%(P<0.05),两种检查在AO骨折分型中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62).与X线检查比较,MSCT检查在骨折块数、矢状面骨折位移和冠状面腕关节面塌陷情况诊断更为准确(P<0.05).结论 与X线检查比较,MSCT检查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检出率,且在骨折分型和相关影像学参数诊断中更为准确,对于复杂的关节囊内骨折和隐匿性骨折的指导价值更高.

    多层螺旋CT老年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影像学特征

    等离子电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

    章温滟潘琴张莹
    74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等离子电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于本院行等离子电切术的 68 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 34 例.常规组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 2 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及围术期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皮时(T1)、术毕(T2)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9 h、18 h、3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术前、术后 24 h、术后 48h的Adr、Cor比较,显示不同时间点间的Adr、C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的Adr、C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的Adr、Cor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等离子电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有助于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可靠,减轻应激反应.

    前列腺增生等离子电切术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

    MSCT三维重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中的应用

    薛辉张红辰
    746-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后续影像学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60 例,均行X线及MS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及解剖分型评估结果,并进一步分析骨折端碎骨检出符合率差异.结果 MSCT三维重建检查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检出符合率为 95.00%,显著高于X线的 56.67%(P<0.05);MSCT三维重建检查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检出符合率为 95.00%,显著高于X线的 60.00%(P<0.05);MSCT三维重建检查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端碎骨检出符合率为 93.48%,显著高于X线的 67.39%(P<0.05).结论 相较于X线检查,MSCT三维重建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Garden及解剖分型准确性,并有助于提高骨折端碎骨检出率.

    多层螺旋CTX线三维重建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围神经丛阻滞在术前摆位镇痛中的应用

    余青青应江明吴彬斯刘小南...
    749-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丛阻滞(PENGB)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前摆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接诊的 90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ENGB.比较两组术前摆位镇痛情况、术后首次使用镇痛泵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48h舒芬太尼用量,并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法评分(VAS)及肌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后 20 min VAS评分、位摆放时VA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使用镇痛泵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 48h舒芬太尼用量均比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2 h、6 h、12 h、24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6 h、12 h、24 h、48 h的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ENGB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前摆位镇痛中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股骨颈骨折老年超声髂筋膜间隙阻滞髋关节囊周围神经丛阻滞疼痛

    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颜枫陈樱艳褚海峰
    752-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5 月于杭州市临平区中医院开展的 120 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评估两组术后 24h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麻醉苏醒、拔管、自主呼吸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 24h后均伴有不同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组收缩期速度峰值(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期间恶心呕吐、呛咳、呼吸抑制、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效果更好,血流动力学及药物安全性较高.

    芬太尼七氟烷丙泊酚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

    富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MSCT及MRI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钱旭东章力屠逸之高金凤...
    75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富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MSCT及MRI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44 例患者MS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4 例患者共 44 个富细胞平滑肌瘤(其中富细胞型平滑肌瘤 31 例,肌瘤部分区富于细胞病灶 13 例),病灶最大径 1.6~8.5 cm.本组富细胞型子宫肌瘤多位于黏膜下及肌间(41/44,93.2%),浆膜下少见.CT平扫多表现为等高密度(27/29,93.1%),增强扫描中重度明显强化(18/24,75%)、持续及渐进性强化多见(22/24,91.7%).MRI平扫多表现为T2WI高信号(13/15,86.7%)),DWI高信号(13/15,86.7%),ADC图多为低信号(11/15,73.3%),ADC值 716.5~1376.7×10-6 mm2/s,增强扫描中重度强化(12/15,80%)、持续强化及渐进性强化多见(13/15,86.7%).结论 MRI增强检查有助于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鉴别诊断困难的患者,应避免选择腹腔镜下肌瘤分碎器治疗.

    子宫平滑肌瘤富细胞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