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腔内激光消融术治疗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的回顾性研究

    孙寅娜章丹华李国栋
    1068-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腔内激光消融术(EVLA)微创治疗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2年 12 月共 78 例手术治疗的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患者为 39 例(研究组),实施高位结扎术+剥脱术患者 38 例(对照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大小、术后近远期大隐静脉闭合率、术后 3 个月患肢股动静脉血流指数(VAFI)、反流指数(RCI)、姿势直径变化(PDC)、静脉充盈指数(VFI)及股总静脉直径(FCVD)数值变化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近远期大隐静脉闭合率组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 3 个月的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VAFI、RCI、PDC及FCVD、VFI数值变化率各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均P>0.05).结论 EVLT微创治疗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不仅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且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创伤小,利于术后快速恢复.

    激光消融术大隐静脉闭合率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静脉曲张

    面部撕裂伤不同缝合方法的疗效分析

    方建苗姚翔顾奕鸿余建新...
    1071-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面部撕裂伤患者行美容缝合法与普通缝合法之间的疗效差别.方法 取余姚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12 月收治的 90 例面部撕裂伤患者,分为两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缝合法,观察组采用美容缝合法,统计两组之间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率、生存质量、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率、生存质量、术后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均优于对照组,但费用更高.结论 面部撕裂伤患者行美容缝合法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缝合法,相对治疗费用较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面部撕裂伤缝合方法手术指标并发症率生存质量满意度

    CEA、AFP和PGⅠ在胃癌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

    付文琴齐华光吴照松
    1074-1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术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情况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于本院接受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行微创根治术的 56 例G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观察组(复发,n=18 例)和对照组(未复发,n=38 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CEA、AFP和PGⅠ表达水平,胃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其诊断价值.结果 末次随访时,56 例GC患者中 18 例复发(32.14%)、38 例未复发(67.86%),其中观察组在肿瘤分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肿瘤浸润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GC患者的血清CEA和AF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G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EA、AFP和PGⅠ水平与GC患者术后复发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且术前血清CEA、AFP和PGⅠ联合检测在GC患者术后复发诊断中的AUC值为0.969 显著高于各项单独CEA(0.686)、AFP(0.677)、PGⅠ(0.822)的AUC值.结论 血清CEA、AFP和PGⅠ水平能够为GC患者术后复发的诊断提供预测价值.

    胃癌CEAAFPPGⅠ复发预测价值

    剖宫产同期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胡彩华邹兰俞佳
    1077-1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剖宫产同期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体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2 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同期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对照组(分期进行剖宫产及子宫肌瘤切除术)各 41 例,分析对比其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83.57±10.27)min较对照组(52.71±6.38)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均无显著差异(P>0.05)切除手术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不但减少了患者手术带来的伤害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 同期进行剖宫产及子宫肌瘤同时疗效与分期手术效果一致.

    剖宫产子宫肌瘤妊娠结局并发症

    神经保护技术联合改良手术通道在经口腔甲状腺乳头状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冉思滔王锦程
    1080-1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口腔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切除术(TOET)患者采用神经保护技术联合改良手术通道方式对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创伤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 2020 年 12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TOET患者 62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神经保护技术联合改良手术通道TOET手术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普通TOET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创伤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 31 例患者住院时间及喉返神经探查时间明显较短且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更低(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d,观察组 31 例患者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及创伤指标水平(Cor、IL-6、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中TOET应用神经保护技术联合改良手术通道可减少神经探查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等过度创伤,加快患者恢复.

    神经保护技术改良手术通道甲状腺乳头状癌TOET创伤指标

    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韩翔宇王怡明
    1083-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6月期间收治的 83 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划分为观察组(单孔腹腔镜)41 例和对照组(多孔腹腔镜)43 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3.68±0.42)d短于对照组(4.32±0.52)d,术中出血量(7.59±1.12)mL少于对照组(13.23±1.7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TNF-α(152.57±20.14)ng/mL、IL-6(16.58±1.82)ng/mL、CRP(19.52±1.98)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70.87±24.24)ng/mL、(19.24±2.11)ng/mL、(22.94±2.38)ng/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VAS评分(5.17±0.62、3.18±0.41)均优于对照组(6.08±0.71、4.07±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血肿 1 例,对照组发生血肿 4 例,切口感染 1 例,尿潴留 2 例,肠梗阻 1 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率.

    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斜疝并发症效果

    UBE椎管减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蒋国华范杰姜倍
    1086-1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椎管减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月至 2023 年 9 月本院接诊的 80 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39 例、对照组 41 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椎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比较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 87.18%、8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35±4.12)mL、(70.13±11.08)min、(1.15±0.35)d、(4.52±0.67)d,均少于/短于对照组的(75.88±11.27)mL、(79.41±12.03)min、(3.97±0.73)d、(7.53±1.1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E椎管减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明显.

    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术内镜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临床疗效

    膜龈辅助治疗术对牙周炎患者炎症及疼痛影响

    许苏琦
    1089-1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膜龈辅助治疗术对牙周炎患者炎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到本院就诊治疗的 158 例牙周炎伴牙龈退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79)及联合组(n=79).常规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及口腔正畸,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膜龈辅助治疗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牙周健康{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及出血指数(SBI)}、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及白细胞介素 23(IL-23)}、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咀嚼能力、咬合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I、GI及SBI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 及IL-23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咀嚼能力及咬合能力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并且联合组VAS水平低于常规组,咀嚼能力及咬合能力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膜龈辅助治疗术可有效改善牙周炎伴牙龈退缩患者牙周健康、咀嚼及咬合能力,并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及降低疼痛程度,安全性较好.

    膜龈辅助治疗术牙周炎炎症疼痛

    影响急诊多发伤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因素

    符明年肖辉谢晓冬
    1092-1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急诊多发伤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嘉兴学院附属新安国际医院)收治的 352 例急诊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胃肠损伤组和非胃肠损伤组,分别为 191 例和 161 例,分组依据为是否发生急性胃肠功能损伤.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响急诊多发伤患者出现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较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较低、休克指数较高、机械通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长、血清血乳酸、降钙素原(PCT)水平较高均为急诊多发伤患者出现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OR=2.044、1.589、1.489、2.314、3.228、1.747、1.774、1.747、2.184,P<0.05).结论 急诊多发伤患者出现急性胃肠功能的影响因素与APACHEⅡ评分、ISS评分、SOFA评分、GCS评分、休克指数、机械通气、APTT、血清血乳酸、PCT水平有关,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急诊多发伤患者进行干预,降低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风险.

    多发伤急诊急性胃肠功能损伤高危因素

    内镜下OTSC吻合夹治疗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官庆胡祺英陆静静
    1096-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内镜下OTSC吻合夹止血治疗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年 7 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90 例为实验对象,根据止血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 45 例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观察组采用 45 例内镜下OTSC吻合夹止血,对比两组止血效果、临床指标、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3.33%较对照组 77.78%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术前有所升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较对照组 17.78%低(P<0.05).结论 经内镜下OTSC吻合夹止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凝血功能有改善作用,同时避免对机体造成应激刺激,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内镜下OTSC吻合夹止血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