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岑可法

月刊

1008-973X

xbgkb@zju.edu.cn

0571-87952273

310027

杭州市浙大路38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的前身是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校合并后,为了突出浙江大学的工科优势,改为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稿源主要来之于本校教师、学生、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刊登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工程,信电与电子工程,光电,工业控制,材料,化工,高分子,机械,电机,能源,土木建筑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工程、农业工程以及理科方面和交叉学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区块链的移动群智感知数据处理研究综述

    邵子豪霍如王志浩倪东...
    1091-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移动群智感知(MCS)数据处理的用户广泛参与性、采集设备灵活移动性与通信环境复杂性的特点,对基于区块链的移动群智感知数据处理进行评估。回顾移动群智感知与区块链的发展历程,总结移动群智感知数据处理面临的挑战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移动群智感知体系结构(BMCA),实现数据去中心化管理、数据安全保障、数据质量精准评估与激励可信性增强;从隐私保护、数据质量评估、激励机制3个维度,对比分析现有的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探讨基于区块链的移动群智感知数据处理研究在资源消耗控制、数据精准分析、全周期与差异化隐私保护、融合模式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移动群智感知区块链隐私安全保护数据质量评估激励机制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叶倩琳王万良王铮
    1107-1120,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研究较少涵盖最先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本研究介绍了多目标优化问题(MOPs)的研究背景,阐述了 MOPSO的基本理论。根据特征将其分为基于Pareto支配、基于分解和基于指标的3类MOP-SO算法,介绍了现有的经典算法。介绍相关评价指标,并选取7个有代表性的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展示了传统MOPSO和3类改进的MOPSO算法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其中,基于指标的MOPSO在收敛性和多样性方面表现较优。对MOPSO算法在生产调度、图像处理和电力系统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了 MOPSO算法用于求解复杂优化问题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粒子群优化多目标优化Pareto解集收敛性多样性

    基于边界点估计与稀疏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点云语义分割

    杨军张琛
    1121-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模点云具有稀疏性,传统点云方法提取上下文语义特征不够丰富,并且语义分割结果存在物体边界模糊的问题,提出基于边界点估计与稀疏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点云语义分割算法,主要包括体素分支与点分支。对于体素分支,将原始点云进行体素化后经过稀疏卷积得到上下文语义特征;进行解体素化得到每个点的初始语义标签;将初始语义标签输入到边界点估计模块中得到可能的边界点。对于点分支,使用改进的动态图卷积模块提取点云局部几何特征;依次经过空间注意力模块与通道注意力模块增强局部特征;将点分支得到的局部几何特征与体素分支得到的上下文特征融合,增强点云特征的丰富性。本算法在S3DIS数据集和Se-manticKITTI数据集上的语义分割精度分别达到69。5%和62。7%。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能够提取到更丰富的点云特征,可以对物体的边界区域进行准确分割,具有较好的三维点云语义分割能力。

    点云数据语义分割注意力机制稀疏卷积体素化

    基于新型编码解码网络的复杂输电线识别

    李运堂李恒杰张坤王斌锐...
    1133-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新型编码解码网络实现图像中多根交叉复杂输电线的高精度快速识别。为了减少网络参数,编码器取常规MobileNetV3的前16层,并且采用坐标注意力机制代替常规MobileNetV3的挤压和激励注意力机制,获取特征图的通道信息和位置信息;解码器通过金字塔池化模块获取输电线多尺度特征信息,提高识别精度;采用跳跃链接将编码器第2、4、7、11和13层特征图经锐化核卷积处理后分别与解码器的特征图堆叠,加强复杂输电线边缘特征提取;引入混合损失函数解决图像中输电线像素少、背景像素多的类别不平衡问题;利用迁移学习加快网络训练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编码解码网络的平均像素精度(MPA)、平均交并比(MIOU)和识别速度分别为92。18%、84。27%和32帧/s,优于PSPNet、U2Net和其他输电线识别网络的。

    复杂输电线编码解码网络MobileNetV3注意力机制损失函数

    多模态信息增强的短视频推荐模型

    霍育福金蓓弘廖肇翊
    1142-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用于短视频点击率预估任务的多模态增强模型(MMa4CTR)。模型综合利用用户与短视频交互中的多模态数据,以构建用户的嵌入表示,并学习用户的多模态兴趣。通过组合和交叉不同模态特征,探索各模态间的共同语义。通过引入自动学习率调整和验证中断这2种训练策略,提升模型整体的推荐性能。为了解决多模态数据量增加带来的计算挑战,采用计算效率较高的多层感知机。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短视频数据集上进行性能比较实验和超参数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MMa4CTR在保持较低计算开销的同时,实现了超越基线模型的卓越推荐效果。通过在2个数据集上进行的消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短视频模态交叉模块、用户多模态嵌入层以及自动学习率调整策略和验证中断策略在提升推荐性能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推荐系统点击率多模态短视频机器学习

    输电铁塔装配式基础抗剪键连接的剪切性能

    吕庆胡嘉飞麻坚华献宏...
    1153-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制构件连接方法及其界面剪切性能影响整个输电铁塔装配式基础的受力和变形。针对螺栓连接易松动、变形大之类的问题,提出采用高强灌浆料灌注成形的十字形抗剪键作为输电铁塔装配式基础连接方案。采用室内剪切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该抗剪键连接的剪切性能,并与常用的螺栓连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十字形抗剪键剪切破坏模式为剪断型脆性破坏,破坏形态表现为以抗剪键为中心向外略有扩展成菱形。和螺栓连接相比,抗剪键连接的剪切强度略低,但剪切刚度显著提高。浇筑过程中灌浆料外溢对界面抗剪强度有提高作用。抗剪键的抗剪性能与灌浆料强度正相关,但提高灌浆料强度对抗剪性能提升并不明显。抗剪键深度对抗剪性能有影响,但在抗剪键深度超过20 mm后,抗剪键的抗剪性能不再提高。根据剪切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建议十字形抗剪键设计为长200 mm、宽20 mm、深20 mm。

    输电铁塔装配式基础十字形抗剪键剪切性能剪切试验

    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多病害检测算法

    宋娟贺龙喜龙会平
    1161-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已有目标检测算法在隧道衬砌病害检测中全局信息提取不充分、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隧道衬砌表观病害检测算法TDD-YOLO。该算法以YOLOv7框架为基础,采用MobileVi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网络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提取能力;在特征金字塔网络的上采样和下采样后增加Coordinate attention(CA)注意力模块,突出病害的特征信息,去除背景信息的干扰;提出卷积模块TP Block,在计算量较小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为了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选用SSD、Faster-RCNN、EfficientDet、YOLOv5、YOLOv7这5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DD-YOLO算法的Fl为77。43%,相对5种对比算法,分别提高了 15。58%、17。36%、12。19%、6。32%、6。14%;mAP 为 77。52%,相对 5 种对 比算法,分别 提高了 15。20%、14。24%、9。44%、7。44%、6。39%。TDD-YOLO算法病害识别精度最高,综合性能最优,适用于实际隧道工程的病害检测任务。

    隧道病害深度学习病害识别目标检测神经网络

    降雨诱发斜坡失稳风险的气象预警

    严亮轩张义顺龚泉冰刘谢攀...
    1174-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基准阈值和阈值调整方案构建斜坡尺度的降雨诱发斜坡失稳风险的气象预警模型,开展精细化滑坡风险管理。采用降雨强度-持续时间模型确定基准阈值;分析斜坡地质环境特征,从斜坡几何结构、岩土抗剪强度、水文地质条件、植被等方面选取调整因子,并确定基准斜坡;针对降雨入渗过程分析地质环境变化造成的斜坡稳定性变化,得出阈值调整方案。以浙江省平阳县为研究区,提出当地阈值计算公式,并根据各斜坡的地质环境形成各自不同等级的预警判据,综合预警有效率达到72%,效果良好。提出斜坡尺度的风险预警模型,实现了斜坡单元级别的精准预警,能够为"一区一阈值"精细化滑坡气象预警与风险管控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滑坡风险气象预警阈值地质环境斜坡尺度

    轴压比和面承板厚度对混合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冯思远陶宇宸金振奋赵唯坚...
    1185-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新型柱全截面隔板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节点形式的抗震性能,考虑不同轴压比和面承板厚度的影响,对2组共6个3/4比例的梁柱节点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中所有试件均发生设计预期的节点剪切破坏,滞回曲线呈弓型,表明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试件最终因节点区的混凝土开裂剥落而丧失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当轴压比为0~0。25时,随着轴压比的增大,RCS节点开裂荷载有所增大,峰值荷载前斜裂缝数量减少、宽度减小,试件的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均有所提高。节点域柱纵筋黏结应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小,表明节点域内黏结状况有明显改善。相较于单向面承板试件,双向面承板试件在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提高;当双向面承板厚度由6mm增加至10mm时,试件峰值承载力和刚度的提升幅度相对有限。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梁柱节点轴压比面承板抗震性能

    缩尺效应对砂砾石料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的影响

    崔熙灿张凌凯王建祥
    1198-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三轴仪受颗粒尺寸的限制而存在缩尺效应的问题,以新疆阿尔塔什筑坝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型三轴数值模拟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开展缩尺效应对砂砾石料力学特性及其非线性本构模型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加,试样偏应力极值增大,剪缩程度显著而剪胀特性被抑制;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其峰值强度提高,试样由剪缩向剪胀过渡。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邓肯模型的内摩擦角分量、弹性模量参数、体积模量参数均明显增大,其他参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砂砾石料的内摩擦角分量与颗粒粒径呈对数型函数关系,弹性模量参数、体积模量参数与颗粒粒径均呈线性函数关系。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变形集中区的范围更广泛,其形式逐渐由"X"型变为"X+x"或"X+x+x"型变形集中区。初始阶段配位数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而增加;加载过程中配位数增加,试样以剪缩为主,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其配位数逐渐呈减小趋势,剪缩性被抑制。

    砂砾石料离散元分析三轴试验模拟缩尺效应邓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