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罗卫东

双月刊

1008-942X

zdxb_w@zju.edu.cn

0571-88273210;88925616

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载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有新意的学术论文,包括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管理、旅游文化、新闻传播、古籍整理等,内容丰富,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所刊发的论文有不少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高等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载。是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排名11),浙江省一级刊物,华东地区优秀刊物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首批来源期刊。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她是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的新浙江大学的基础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教育部批准而创立的,是《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和原《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在新的基础上的改组和发展。 《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创刊于1955年,1978年定为季刊,1979年起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高校中最早获准出版的学报之一。现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1237/C,国际连续出生刊号为ISSN1008-942X,国内邮发代号是32-35,国外邮发代号为BM372。地址为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邮政编码为310027;联系电话为0571-87952214。主编胡建淼,副主编楼含松、袁亚春,执行总编徐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莎士比亚、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邵慧婷
    126页

    从谢赫的绘画"六法"到文学翻译"六法"

    冯全功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文论、画论等是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重要资源.南朝谢赫的绘画"六法"完全可以引入文学翻译中,如果赋予"六法"以不尽相同内涵的话.文学翻译"六法"把气韵生动作为文学翻译的总体目标,即保证译文本身是一个生气灌注或文学性很高的有机整体,把传移模写、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等其他"五法"作为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途径.文学翻译"六法"主要涉及文气或文学性、再现与变通、文笔与译笔、章法与句法、象似性与形式要素、修辞色彩与情感色彩等话题,对文学翻译实践与批评不无启发.文学翻译"六法"不仅是翻译的方法与原则,也可以视为文学翻译批评的一个操作性框架,有望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增添些许活力.

    谢赫绘画"六法"文学翻译文气中国特色翻译理论

    论西方女性气质概念的建构、解构与重构

    高奋叶晓娟
    13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女性气质概念的内涵可以从父权制文化、女性主义思潮与批评以及跨学科研究三个阶段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加以梳理.父权制为维护男性霸权地位,从社会现实、文艺虚构和意识形态三方面建构了女性气质的从属性、陪衬性和规范性特征.女性主义思潮以现实为研究对象,解构父权制所定义的女性气质,指出女性气质是由女性身体展现的.女性主义批评以文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女性形象和女性书写,阐明从自我牺牲到自我幻想与自我逃离再到自我建构的女性气质嬗变过程及身体书写、女人腔等女性话语特质.跨学科研究揭示了关怀伦理与美德伦理是女性气质的要素,家庭空间是具有文化价值的场所,女性心理具有直觉性、感悟性、和谐性等特征.女性气质概念的建构、解构与重构昭示了西方文化从社会到文化再到精神的性别认知进程.

    女性气质父权制女性主义思潮女性主义批评跨学科研究关怀伦理女性心理

    风尘吏、名士态与吟诗人:"武功体"与中晚唐疏野诗风

    仲瑶
    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姚合"武功体"是中晚唐以进士群体为代表的精英文士视簿尉为俗吏的时代风气之产物,其中所呈现出的疏懒、野僻之态则以魏晋名士任诞之风为精神内核,并由此复归了吏隐的本质.与中晚唐"苦吟"诗风的流行相伴,吟诗要素被凸显并成为"武功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创作方式上,以名士之"聊一放"为内核,遣词拙率,时杂俚俗之语,呈现出有别于贾岛派的"疏野"之格,以矫苦吟一派拘泥之弊.这也是"武功体"的诗学及诗史意义之所在.

    武功体吏隐疏野苦吟中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