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罗卫东

双月刊

1008-942X

zdxb_w@zju.edu.cn

0571-88273210;88925616

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载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有新意的学术论文,包括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管理、旅游文化、新闻传播、古籍整理等,内容丰富,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所刊发的论文有不少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高等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载。是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排名11),浙江省一级刊物,华东地区优秀刊物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首批来源期刊。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她是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的新浙江大学的基础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教育部批准而创立的,是《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和原《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在新的基础上的改组和发展。 《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创刊于1955年,1978年定为季刊,1979年起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高校中最早获准出版的学报之一。现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1237/C,国际连续出生刊号为ISSN1008-942X,国内邮发代号是32-35,国外邮发代号为BM372。地址为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邮政编码为310027;联系电话为0571-87952214。主编胡建淼,副主编楼含松、袁亚春,执行总编徐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蚕桑与汉晋河西社会生计

    王子今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丝绸为主要货品的市场在河西地方逐步成熟,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中原和蜀地的丝织品输送到河西外,当地也出现了蚕桑业经营.酒泉与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多见以蚕桑为表现主题的画面,说明当时河西地方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蚕桑业之重要.临泽黄家湾滩晋墓出土简文有"种桑榆"字样,也可以作为出土文献的证明,体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乡村社会的经济生活.河西汉简反映蚕桑业的信息虽然有限,但片段的资料亦可说明河西蚕桑业发展的早期基础.可以推知,河西地方除来自中原与巴蜀的丝织品之外,当地丝织品的经济作用也不宜忽视.

    酒泉汉晋壁画临泽晋简

    "2024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高端会议"成功召开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15页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互鉴

    赵大旺刘进宝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丝绸之路不仅是通商之路,也是丝路沿线各民族文化交融、文明互鉴之路.汉唐时期迎来了丝绸之路的兴盛,同时伴随着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高潮.汉代以来,以丝绸之路为媒介,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等丝路沿线国家进行了物产、知识与信仰的广泛交流.物产交流丰富了丝路沿线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对中国民众的饮食起居、社会风俗带来了重要影响;外来的知识推动了中国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的进步,促进了不同知识体系的融合;域外信仰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民众的思想世界和精神生活,并最终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物产流通知识交流信仰融合

    竺可桢与李政道交往考略

    梁开刘年凯
    27页

    汉字传入西域的历史影响——兼论魏晋时期鄯善通行佉卢文之原因

    罗帅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将塔里木盆地纳入治下,设立西域都护府等军政机构进行长期有效治理,给当地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汉字传入西域,促使当地进入使用文字和文书的时代.汉文成为绿洲诸国通行的官方文字.诸国设立专门的文案机构以及译长、书史等职官,大量汉人供职其间,帮助维持当地行政体系运转.东汉末年,汉朝官兵内撤,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人员往来也因凉州之乱而中断,西域各国因此爆发了严重的文字危机.为保证文书行政体系的正常运行,鄯善统治者主动招揽境内的贵霜人进入文案机构充当书吏.贵霜人使用的犍陀罗语和佉卢文遂成为公元2-5世纪鄯善王国的行政语文.

    汉字怯卢文鄯善文书行政体系西域治理

    2024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中国年会在杭州圆满落幕

    39页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人类自我意识的主奴辩证法分析

    刘先江彭淇琛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自为存在的独立的意识,另一种是为对方而存在的依赖的意识,前者为主人,后者是奴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会颠倒与循环.在当今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创造了数字技术,赋予了数字技术"奴隶"的意蕴,但在资本逻辑下人类自我意识受到数字技术的反噬,主奴关系发生改变.随着意识的觉醒,人类必然会向身穿数字外衣的"资本主人"发起声讨,实现自我意识的独立自由.黑格尔也谈到了自我意识重回自由的形式,并指向了绝对精神这条道路.然而通向自由的真正路径必须立足于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实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寻求冲破资本枷锁之路,才能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主体性回归.

    自我意识数字资本主义主奴辩证法

    欢迎订阅2025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9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理论

    顾青青高力克
    5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文明论的合理内核,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文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以生产力和分工为基础,从经济学视角阐释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文明演进过程,并以生产方式的演变揭示了资产阶级文明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过渡性,从资本主义矛盾运动中预见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趋势,其共产主义的未来视野否定了文明等级论以现代资产阶级文明为完美典范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辩证法的观点揭示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中的野蛮"以及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并阐明了西方殖民主义在非西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和文明传播的辩证法,从而破除了"文明—野蛮"二元对立模式和"西方文明—非西方野蛮"的意识形态偏见.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野蛮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促进还是抑制:家族涉入对专精特新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傅颖邬爱其陈磊胡敏...
    6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精特新企业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尽管大多数专精特新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但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家族涉入对专精特新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家族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家族企业具有更好的经营绩效,揭示了产权性质在专精特新企业经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专精特新家族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职位由同一人担任促进了企业经营绩效,而代际传承则对其经营绩效产生负面作用.

    专精特新企业企业绩效家族涉入两职合一代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