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陈文兴

双月刊

1673-3851

journal@zstu.edu.cn

0571-86843150,86843152/3151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西区)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浙江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主要内容有纤维与纺织、服装研究与艺术、电子自动化与机械工程、经济研究、基础学科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研究成果为内容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WAP搜索服务适用避风港规则的困境与完善

    赵丽莉迟琛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WAP搜索服务作为搜索引擎转码服务,在技术上仅提供链接服务和格式转换服务,并不存在存储相关作品并提供给用户的功能,这使得WAP搜索服务的属性认定和系统缓存的避风港规则的适用存在不确定性.通过研究《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一条即系统缓存的避风港规则的适用要件,结合典型判例"一搜案",探讨WAP搜索服务法律属性,明确侵权认定适用标准,以及其适用系统缓存的避风港规则的困境,并提出对"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作扩大解释、善用技术中立原则以及发挥典型案例引领作用等完善路径,以期为司法实践中新兴技术相关类案提供审判思路.

    WAP搜索服务系统缓存避风港规则信息网络传播权深度链接

    大数据思维下检察监督的思维转变及困境突破:以虚假诉讼为切入点

    孙智培高美艳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检察监督的思维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新时代虚假诉讼案件频发的现状,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推进大数据思维赋能法律监督,通过转变大数据思维,推动大数据技术打击虚假诉讼行为.为确保大数据思维有效赋能虚假诉讼类案监督,首先,应当在类案监督的基础上,明确大数据思维的具体转变方式;其次,从虚假诉讼类案监督的实践出发,剖析大数据思维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存在的诸如"信息孤岛""复合型人才稀缺""大数据思维越位"等问题及背后的原因;最后,从数据扩源、人才引进、思维建立三个维度入手,解决大数据思维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进一步挖掘大数据思维赋能检察监督的深层价值,提升虚假诉讼类案监督的质效.

    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虚假诉讼类案监督数字检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三重向度

    陈宗章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的形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新的话语场域,为其话语的自我重构提供了新的空间条件.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旨在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其有效性.研究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应从三个向度实现转换:一是在话语的表现形式、话语的叙事风格和话语的语言表达等方面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网络化"转换;二是深入人们的网络生活,善于在网络生活中挖掘话语资源,形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话语,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活化"转换;三是秉持全球化、国际化视野,塑造开放的对话性话语空间,展开系统的策略性话语实践,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国际化"转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网络化生活化国际化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空矛盾与场景拓展

    焦娇吴凯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时代创新发展的实践过程和发展趋势.在时空维度,数字化转型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内涵:在时间上,数字化转型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传播与加速创新;在空间上,数字化转型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融合与全域覆盖;立足时空,数字化转型指向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必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因身体缺场、焦虑情绪、发展不平衡而导致时空矛盾.对此,构建场景以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失调、介入场景以缓冲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冲击、融合场景以弥合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分化,已成为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时空矛盾的场景拓展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时空矛盾场景

    善用"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现实困境与纾困举措

    张豪永李铁英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善用"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发展的鲜明特色和内在要求."大思政课"特色在于"大",本质是"思政育人",形态为"课",这是"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当前,在善用"大思政课"的过程中,存在着主体缺乏有效联动、资源难以深度整合、载体尚未充分利用等现实困境,需构建多元主体联动机制、建立多维资源整合网络、实现多重载体协同发力,更好地发挥"大思政课"的育人作用.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

    "大思政课"立德树人核心要义现实困境纾困举措

    2024年《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选题方向与投稿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