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陈文兴

双月刊

1673-3851

journal@zstu.edu.cn

0571-86843150,86843152/3151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西区)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浙江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主要内容有纤维与纺织、服装研究与艺术、电子自动化与机械工程、经济研究、基础学科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研究成果为内容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年网络话语表达:显著特征、生成机理与引导对策

    李晓婷
    329-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已然成为青年话语表达的主要场域。青年网络话语表达是青年网民在创造、使用、传播网络话语以进行网络表达的相对稳定的过程,具有表达方式更加隐喻化、碎片化和符号化,内容结构更加浮夸化、标签化和浅薄化等特征。研究青年网络话语表达的显著特征与生成机理,加强青年网络话语表达的引导转化,应该甄别话语,掌握青年网络话语性质和动态;治理话语,加快净化网络话语生态环境;融入话语,贴近青年网络话语表达范式,从这三方面引导青年网络话语创新,推动青年网络话语和主流话语实现共通共融。

    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主流话语话语生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忠诚培育及经验研究

    汤文俊渠长根
    336-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蕴含着忠诚于共产主义、忠诚于无产阶级政党、忠诚于劳动人民、忠诚于国家等政治忠诚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思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忠诚内容包括对党忠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投身人民解放事业和为工农群众服务。党通过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以及领导农村土地革命,不断培育共产党员的政治忠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忠诚建设经验,为新时代加强党员政治忠诚教育和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忠诚马克思主义对党忠诚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维论析

    张蓉
    34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从内在逻辑看,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的同向、育人方法互促、育人使命相通,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从价值之维看,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法宝;从实践之维看,应坚持立足"大思政课"视野,用好红色资源"大富矿",凝聚三全育人"大合力"探索实践进路。具体而言,要着眼课堂主渠道、主题活动重要载体、网络阵地、社会大课堂四大领域,构建"党史+"育人体系,推进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各领域齐发力,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融入"大格局",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实践育人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花卉
    353-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媒体时代下,网络信息存在碎片化、去中心化、快速化、传播情感化、评价两极化等语境特征,虽然具有满足审美体验、推动文化互动和促进价值认同的效应,但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包括多元价值冲突失序、隐形渗透风险激增、话语权威弱化消解、师生互动难度加大等问题。基于此,高校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潮流,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科学研判和精准把控高校思想动态;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变革,实现网络思政教育提能升级;科学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融共促;建立教育主客体互信关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完善思政师资人才体系,打造政治过硬且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文化润疆"视域下非遗保护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探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

    李崧岳李健于明鹏
    360-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克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具有鲜明特征和杰出价值,但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诸多问题。在"文化润疆"的视域下,探讨阿克苏地区非遗保护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策略。利用数据分析、案例研究、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非遗保护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不足的核心问题,提出七大融合路径。该研究表明,非遗保护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是提升阿克苏地区非遗传承活力的重要策略,它能有效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承渠道,让阿克苏地区非遗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文化润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