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吴常文

双月刊

2096-4722

zhangy@zjou.net.cn

0580-2550077

316004

浙江省舟山市文化路105号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ane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浙江省教委主管,浙江海洋学院主办的报道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美学、历史学、法律政治研究、海洋文化研究、经济学等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艺术的何是与何为——阿多诺艺术思想论说

    刘秀哲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何为艺术以及艺术何为的问题学界历来存有争议.阿多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对历史上艺术的定义予以辩证的审视,进而用模仿、焰火、幻象、精神等来指称艺术,以此表明艺术定义的多义性与含混性.以此为逻辑起点,阿多诺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否定了历史上的"本质主义",强调了艺术本质的非确定性,明确了艺术所应承担的主体责任.虽然阿多诺对艺术本质的探寻仍旧存在诸多争议,但其关于"反艺术"的论述,实质上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阿多诺反艺术艺术本质主体责任

    论《人间天堂》中的游牧书写与消费异化批判

    王仕昕金璐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菲茨杰拉德在其首部小说《人间天堂》中并未显露出后续作品中对消费社会一贯的幻灭态度,而是在叙事主线外隐晦提出了一种反抗消费异化社会的可行方案.以德勒兹的游牧哲学观之,菲茨杰拉德对抗异化的革命姿态在其远离城市的滨海旅行中初见端倪,并在以哥特叙事对现实空间实施解域的事件中得到强化.有别于纯粹悲观的逃逸策略,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后半段将主人公塑造为"都市牧民"的形象,从主体存在论层面出发思考一种孑然于消费符码空间内的抵抗姿态.

    《人间天堂》消费异化游牧哲学解辖域化生成

    地方高校"大学-校友"发展共同体的当代意蕴及其建构路径

    叶少芳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诠释并厘清大学与校友的关系,有助于实现大学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大学与校友的关系建立在"学缘关系"基础上,历经多样态发展.现今大学的建设发展、各类排名与校友成长成才之间变得密不可分,并以多维模式结成"发展共同体".基于马克思"类哲学"的"共同体"理论启发,地方高校"大学-校友"发展共同体应具有合作和共享、需求与互动、价值与反馈三重意蕴,并提出以"保持共情、形成共生、促进共享、实现共荣"的路径建构"大学-校友"新型关系,实现价值共创.

    类哲学共同体"大学-校友"关系价值共创

    高职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优化策略

    郑能波宋秋前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300多节高职课堂的现场听课、700多人次的师生访谈和932名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高职课堂教学存在着课堂管理与纪律问题突出、部分学生学习投入度低、教学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缺失、轻视教材学习和应用、实训教学个别化指导缺失、课程思政尚待加强等问题.对此,我们应加强认知矫正,实施健康课堂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有效教学机制;以生为本,加强自主学习;提高实训教学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突出课程教学育人导向,切实加强课程思政.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