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

范永升;彭淑牖

月刊

1008-7664

zjlcyx@163.com

0571-8577936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内

浙江临床医学/Journal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复合头皮营养液对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吴旭升孙广乐云辰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复合头皮营养液对雄激素型脱发模型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丙酸睾酮诱导建立雄激素型脱发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2%米诺地尔组、5%米诺地尔组和复合头皮营养液组,每日在脱毛区涂抹2次,连续30 d.观察小鼠毛发生长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毛发生长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2%米诺地尔组、5%米诺地尔组和复合头皮营养液组毛发生长评分显著升高(P<0.01),同时,5%米诺地尔组和复合头皮营养液组毛囊较多,分布比较密集.结论 复合头皮营养液可显著增加雄激素型小鼠脱毛区新生毛发生长,毛囊形态数量得到改善,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效果优于2%米诺地尔,与5%米诺地尔相当.

    雄激素型脱发二氨基嘧啶氧化物益生元后生元

    生物反馈联合电针俞募穴对SCI NB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的影响

    胡建伟梁会勤敏朱发林...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俞募穴,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效率达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康复治疗后最大排尿量、最大膀胱量、残余尿量及充盈期逼尿肌压力等各尿动力学指标均显著改善,而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及24 h排尿量均明显改善,而联合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针俞募穴应用于SCI后NB可改善患者膀胱储尿、排尿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电针生物反馈俞募穴尿动力学排尿功能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女性OAB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铮朱红卫胡青陈建平...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症状、生活质量、尿流率、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女性OAB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进行治疗,同时进行行为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6周、9周后进行OAB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尿流率测定及焦虑量表的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措施与时间在OABSS和生活质量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流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焦虑评分下降,观察组下降明显(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患者在采用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行为干预的基础上予以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可有效降低OABS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和尿流率,降低焦虑评分,提高疗效.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经皮穴位电刺激

    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联合中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伴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

    张金丰杨礼斌邵翀飞叶维...
    200-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联合中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伴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就诊并手术治疗的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伴少、弱精子症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观察组术后口服中药.两组术后8周、12周、24周复查精液常规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无复发.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第8周、第12周、第24周的精子浓度、向前运动精子率(PR)、非向前运动精子率(NR)+PR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在精子浓度及PR方面,观察组术后第8周、第12周、第24周均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子总活力(PR+NR)方面,两组在第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第24周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中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伴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子症腹腔镜高位结扎中医药

    透明帽在单人肠镜检查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李巧媚刘俊伟傅丽霞赵欢...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透明帽辅助单人结肠镜在进镜操作及退镜中腺瘤检出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有无透明帽将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透明帽组(422例)和对照组(429例),所有经内镜诊断确诊或可疑为结直肠腺瘤样的息肉均予以活检或肠镜下治疗予以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瘤样息肉或腺瘤样息肉伴癌变.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镜时间、退镜时间、肠道清洁度评分、患者疼痛评分、腺瘤检出率、人均腺瘤检出数量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回肠末端插入成功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透明帽组患者的腹部疼痛评分高于无透明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检出存在≥1个腺瘤的患者355例,检出腺瘤个数746个.患者总体腺瘤检出率41.7%,透明帽组腺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4.3%VS.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透明帽组人均腺瘤检出个数高于对照组(1.02 VS.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透明帽辅助肠镜检查提高患者腺瘤检出个数,对于接受非麻醉肠镜检查的患者,透明帽肠镜检查使部分患者腹部疼痛不适评分升高.

    透明帽结肠镜腺瘤检出率

    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82例诊治体会

    赵楠黄捷傅永清吴可人...
    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间浙江省中医院甲状腺外科组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或经穿刺明确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并行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探索该术式的临床掌握度,选择由同一医师最初完成的47例手术相关资料,按手术时间对病例排序后,以手术时间为参数分析并绘制学习曲线,比较学习曲线两个阶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8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7.5±3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5±6.3)mL;住院时间4~14 d,平均7 d;平均术后引流量(238±87)mL.学习曲线以第17例为界划分为学习阶段和掌握阶段,掌握阶段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学习阶段(P<0.05),术中出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有效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同时,避免了颈部疤痕,保护该解剖区域的感觉运动功能.经过17例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手术的学习后,术者的操作趋于稳定.

    腔镜腋窝入路无充气学习曲线

    阴道壁神经分布与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之间关系的研究

    杨文娟林益琴孙先军俞昊...
    20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壁神经的分布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与盆底重建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07例因盆腔脏器脱垂(POP)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患者阴道前壁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染色,探讨两组患者在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产次、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值、脱垂程度、阴道前壁神经分布和盆底肌力评估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产次、血清FSH值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POSUI)组阴道前壁脱垂程度大于对照组,阴道壁神经的分布弱于对照组,盆底肌评估中快肌肌力最大值及慢肌耐力平均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a值越大,POSUI发生率越高,阴道前壁神经分布越密、盆底肌力量越强,POSUI发生率越低.结论 对于阴道前壁膨出严重并伴有膀胱膨出的患者需警惕POSUI的发生,POP术后改善盆底肌肉及阴道壁神经的功能可预防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蛋白基因产物9.5盆底肌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K1相关性分析

    陈睿亿浮苗
    212-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与患者饮食中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并予以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本院PMOP患者1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检测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等相关指标,并与PMOP的骨密度关系行相关性分析.针对PMOP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PMOP组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PMOP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32,P<0.01);与维生素K1、维生素E、和25-羟基维生素D均呈正相关P(r=0.67、0.22、0.34,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K1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7.86(95%CI:3.16~16.4,P<0.01);其次是25-羟基维生素D(OR=3.48,95%CI:1.67~14.51,P<0.01).ROC曲线分析发现维生素K1和25-羟基维生素D对PMOP有较高诊断效能(AUC均≥0.70,P<0.01),其中维生素K1最具有诊断价值.结论 维生素K1对PMOP具有独立预测作用,临床护理人员针对上述因素应予以对应的护理指导.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

    基于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对肩关节前脱位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陈檬檬沈进稳
    215-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VRT)对复发肩关节前脱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是否复发肩关节脱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CT影像资料,进行去肱骨头三维重建,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对比患者基本情况、Hill-sachs损伤面积、骨性bankart损伤比值,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复发肩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损伤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bankart损伤宽度比值、Hill-sachs损伤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性bankart损伤宽度比值(OR=1.16,95%CI:1.07~1.27)、Hill-sachs损伤面积(OR=7.95,95%CI:3.64~17.36)是复发肩关节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骨性bankart损伤和Hill-sachs损伤是发生肩关节复发脱位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降低复发率.

    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肩关节前脱位Hill-sachs损伤Bankart损伤危险因素

    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小结石的临床治疗分析

    叶建龙程文元蒋正华戴振华...
    21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补救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球囊扩张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小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36例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小结石并单纯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后续胆总管结石排出情况,对胆总管小结石滞留患者行补救性ERCP球囊扩张取石术.结果 共纳入36例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小结石的患者,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41.3岁.术前影像学提示胆总管直径均≤7 mm,胆总管内结石直径≤6 mm,手术均予以单纯行LC,术后出现腹痛5例、腹痛合并黄疸4例,出院后1个月内复查影像证实胆总管结石自行排出者29例(80.5%),未自行排出者7例(19.4%),7例未自行排出者均予以行补救性ERCP球囊扩张取石术,其中6例取石顺利,1例取石失败.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出院后平均随访6个月,未见胆道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结论 LC联合补救性ERCP球囊扩张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小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不必要的胆总管有创干预.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细径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