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乐保林徐少君
    493-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刻画2009-2019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测度其整体和节点特征,并探究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建筑业碳排放呈现"核心—边缘"分布的网络结构特征,其中河南、江苏、广东处于网络核心区,吉林、黑龙江、青海、海南位于网络边缘区.QAP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地理位置的相邻、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及研发投入差异的增加都促进了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因此,在碳减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空间关联网络因素,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实现区域协同治理.

    引力模型建筑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核心—边缘"分布QAP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数字赋能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可视化分析

    郭爱芳陆思琪周梦楠章琳娅...
    502-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态,目前尚缺乏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整体认知.结合定量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定性的文献回顾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主题为"数字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2013-2022年)的274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数字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热点由基于经典组织理论的研究逐渐转向数字技术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且近年来逐步向更为细化的方向发展;核心能力成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数字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可细分为数字生态战略、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服务主导逻辑、数字商业模式、平台生态系统、开放式创新、价值共创八大主流研究分支.

    数字赋能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图谱热点演化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纺织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比较研究

    王鹏飞程华
    513-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国内纺织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的进展,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平台,以产学研合作专利为研究对象,借助专利图谱分析软件和复杂网络分析软件,全面剖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网络特征和发展趋势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专利总量和高价值专利数量上,样本中高校分布均呈现出"南强北弱"的格局,华东地区4所纺织高校产学研相对更加深入,成果比较突出,总体优势更明显.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上,各校在初期萌芽阶段呈现单节点多边辐射网络,网络连线比较松散,没有形成聚集的状态.但2016-2018年,专利数量爆发式增长,网络图呈现多节点密集环绕状,同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核心主体正从高校转向企业,后者成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力量.在专利创新活跃度上,江南大学属于第一梯队,该校在B25、H04、D21、H05、H01和B05等6个专利大类上创新优势比较明显;在高价值专利上,苏州大学的高价值专利总量占比10.07%,呈现"一枝独秀"的态势.比较纺织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对开展"十四五"时期各校协同创新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纺织高校知识图谱专利计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

    生态翻译学之东方生态智慧理据: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张小丽
    526-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翻译学是中国学者原创的翻译理论,东方生态智慧为其重要的哲学理据之一.剖析东方生态智慧成为哲学理据的可能性与可为性是生态翻译学理论建构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全球化生态思潮、人类生态意识与文明主体的觉醒是东方生态智慧得以凸显的历史语境与历史前提;东方生态智慧的言说方式、思维方法、行为模式使东方生态智慧成为生态翻译学的动力支持和理念依托."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观为译境研究提供了深刻的辩证关联;"仁义礼智"的生态伦理观明示了译者伦理的理论指向;"取用有节"的绿色翻译观为信息时代下低能耗翻译和多译本竞争提供了价值主张与实践导向.东方生态智慧的现代性转换为生态翻译学理论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哲学理据基础.

    生态翻译学东方生态智慧生态整体观生态伦理观绿色翻译观

    汉语变读别义的衰微及代偿机制

    谢维维
    534-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读别义是汉语形态相对发达的上古时期派生新词的一种特殊方式.随着形态的渐趋衰微,这种别义方式也变得不再能产.变读别义的衰微是语音、词汇、句法、语义互动发展的结果,在单音词复音化趋势的冲击、词义演变、语音演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些异读音或消失、或与本读合流.而词语的历时演变与更替、新兴的语法结构的产生,又为其提供了新的代偿机制.也有一些变读别义保留至今,这主要是由于以语音手段别义后,源词和派生词各司其职的局面得以代代相传,或者是源词、派生词的词义虽然各有变化,但始终兀自独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变读音保全与否,取决于其所附丽之义在语义系统中是否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

    变读别义衰微单音词复音化趋势词义演变语音演变语用价值

    特情文学写作范式构建与跨时代交流——麦家长篇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

    陈心澈陈佳冀
    543-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麦家"特情文学"突出的创作特质与其独树一帜的叙事艺术,探索构建麦家"特情文学"写作范式,通过叙事学和小说类型学的研究思路解读作品情节,发现作品所蕴含的恒定因素、叙事结构与情节特质,归纳出麦家长篇小说叙事模式:"'生'的坎坷与'命'的悲悯"、"'密'的囚禁与'梦'的解疑"、"'爱'的枷锁与'人'的制衡"、"'我'的交错与'信'的传递".这四类模式构筑起麦家"特情文学"的整体叙述框架与表述逻辑,内蕴于其中的是麦家对于自身命运观、家国观与情爱观的审美表达.通过追溯麦家"特情文学"的思想旨归与价值规约,发掘暗藏其中的人性内涵和崇高信仰,激发起强烈的时代共鸣,实现跨时代交流的某种可能性.

    特情文学麦家长篇小说叙事模式写作范式

    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自觉

    刘长城张庆旭
    550-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实践中形成了感天动地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逻辑性、自觉性和文化性的特征.其生成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历史主动所做的自觉行为,这种自觉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演化与传承的全过程.蕴含爱国主义、民本思想、德义品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民族的血液,镌刻进民族的基因,同时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本能,形成的文化自觉催生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自觉.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探求生成规律,分析传承必然,寻找实践路径,以文化自觉推动实践自觉,是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百年党史逻辑价值文化自觉实践自觉

    融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在逻辑、困境和路径

    孔令霞谭立章卢轩菲
    558-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传播关乎文化自信、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面对融媒体发展新态势,文章从实践经验、理论基础、现实诉求探讨了媒体变革与红色文化传播的契合关系,为更好地利用融媒体优势进行红色文化传播提供重要遵循.融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话语权博弈、传播价值应然向度与实然向度错位、传统媒体的边缘化带来的渠道失灵和复杂的传播环境对传播效果的稀释等困境.面对变局和挑战,红色文化传播亟待通过建构传播主体合力、提升价值认同、整合传播渠道和优化传播环境来切实增强传播实效性.

    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价值路径

    国家治理中的统一战线:历史演进、政治定位与实践机制

    刘梅英蒋超
    56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和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推进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中,统一战线起到了推动革命胜利、服务国家建立,配合社会改造、巩固民主政治,扩大政治联盟、融入改革大潮,凝聚人心力量、助力复兴伟业的重要作用.就政治定位而言,统一战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治理主体的重要力量和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来源.就实践机制而言,统一战线通过思想引领、民主协商、吸纳整合机制嵌入国家治理的框架之中,为国家治理的良好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

    统一战线国家治理历史定位机制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四维逻辑

    陈璐任慧英
    573-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包括四方面的基本要义:个人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社会文明度达到新高;全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显著增强;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事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问题.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演进逻辑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