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比例有机氮肥替代无机氮肥对双季稻生长和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陈伟龙沈文英肖佳丽屠昌鹏...
    2368-2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N100)、有机氮替代 25%无机氮肥(N75)以及有机氮替代 50%无机氮肥(N50),共 4 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比例有机氮肥替代条件下对双季稻的产量及其构成、氮肥吸收与利用效率以及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施氮肥水稻可生产籽粒 9 971 kg·hm-2(早稻5 457 kg·hm-2 和晚稻 4 514 kg·hm-2),氮肥增产贡献率为 25。6%条件下,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有机替代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明显提高,尤其是有机替代 25%无机氮效果更好。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N75 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均是最高的,其次是 N50 和 N100,CK 的是最低的。但处理间水稻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差异。有机无机配施也提高了水稻对氮的吸收。与 N100 相比,N75 和 N50 早稻籽粒和秸秆吸氮量提高了,N75 晚稻籽粒和秸秆吸氮量显著提高了 25。5%和 43。7%。施氮肥引起了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尤其是 N100 处理的,其氮素盈余量远高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N75 和 N50)。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N75 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其次是 N50,N100 的最低。而施氮处理间氮素内部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没有显著差异。施氮肥提高了土壤中全氮、微生物量氮、水溶性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与 N100 相比,N75 处理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水溶性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显著提高了 14。0%、42。8%、68。8%、25。1%和 107。1%。但 N75 与 N50 处理间土壤养分含量却没有显著差异。在常规施氮量的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施氮比例为 25%有机肥+75%无机肥的配施方案,能够保证水稻籽粒产量、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不下降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土壤供氮能力,因此,从南方稻-稻轮作体系的长期生产来看,有机无机配施比纯化肥处理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

    双季稻有机替代氮肥效率供氮能力

    缓释肥定额施用对双季晚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麻理亚胡泽凡叶挺云陈照明...
    2373-2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缓释肥定额制施用对双季晚稻产量、氮素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浙南地区晚稻生产上推广应用缓释肥定额制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在瑞安市飞云街道和马屿镇同时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F1)、常规减量施氮(CF2)、配方肥定额制施用(PF)和缓释肥定额制施用(SF)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 CF1 处理相比,CF2 处理使晚稻增产 2。65%~4。88%。PF和 SF处理较 CF1 处理晚稻分别增产 8。00%~9。76%和 10。20%~12。70%;较 CF2 处理分别增产 4。65%~5。20%和 7。34%~7。45%。SF 处理的增效效果优于 PF处理。与 CF1 和 CF2 处理相比,SF处理提高了晚稻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而PF处理的晚稻氮肥利用率在 2 个试验点表现有所差异。综上,对于浙南地区双季晚稻生产,缓释肥定额制施用具有省工增效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

    晚稻定额施肥缓释肥产量氮肥利用率

    凤垟乡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来源

    陈星星
    2378-2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泰顺县凤垟乡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 6 个种植区域站位点的土壤,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法测定了土壤中 Cu、Pb、Cd、Zn、Cr和 Ni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稻田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 Cu、Pb、Cd、Zn、Cr 和 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1。35、26。75、0。29、57。92、23。92、14。35 mg·kg-1。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后,表明 6 个站位点均为无污染状态。通过与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比对,所调查的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均小于对应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

    稻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质量内梅罗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

    不同安全利用技术在安吉Cd污染水稻田上的应用效果

    金月裴惠民朱仪
    2383-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原位钝化、叶面阻控和水分调控 3 种安全利用技术措施在 Cd污染水稻田的治理效果,通过对治理后土壤 Cd有效态含量和糙米中 Cd含量的综合分析,以期得出适宜当地的安全利用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钝化剂处理可以降低土壤有效态 Cd含量和水稻糙米中的 Cd 含量,其中腐殖酸处理效果最佳。叶面阻控和水分调控对降低水稻糙米中的 Cd含量也起到一定效果,其中有机硅和无机硒混合叶面肥(Se+Si)效果要优于单一叶面肥。全生育期淹水效果优于其他水分管理措施,该措施下糙米中 Cd含量最低,为 0。27 mg·kg-1。综合表明,在酸性土壤的高 Cd 背景下,3 种安全利用技术措施下水稻糙米中的 Cd 含量虽然均超过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但均能显著降低糙米中的 Cd含量,以单一技术措施来看,安全利用效果为原位钝化>水分调控>叶面阻控。

    水稻原位钝化叶面阻控水分调控Cd污染安全利用安吉

    优质高产鲜食玉米新品种的引进与筛选

    陈有来张萍赵福成陈忠友...
    2387-2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鲜食玉米品种繁多,为筛选出适合在双溪乡种植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鲜食玉米品种,同时探索影响鲜食玉米产量的关键植株和穗部形态,该研究以 7 个甜玉米品种和 8 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植株形态、穗部形态、产量和产量构成。研究表明,相较于穗粒数和鲜千粒重,鲜籽粒产量对甜玉米产量的贡献更大;糯玉米的产量与鲜千粒重更相关。通过进一步分析株高、穗位高、穗长和穗粗等植株和穗部农艺性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发现产量与穗位高系数和穗粗显著正相关。通过试验,甜玉米组筛选出脆白甜926、浙甜 922,糯玉米组筛选出黑甜糯 168、浙糯玉 21。这 4 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抗倒伏、适应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可在磐安县增加种植面积。

    鲜食玉米产量品种引进品种筛选

    不同缓释肥施用模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左西龙王正波陈春生王继汉...
    2393-2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达到提升肥料使用效率及降低施肥次数的目的,该试验设置 7 种不同的施肥模式,探究相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缓释肥与尿素基施、分施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缓释肥一次基施能增加穗粒数,但有效穗数及千粒重下降,成本增加,不利于增产增效;缓释肥基施配合拔节期尿素施用,可促进小麦增穗增重,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提升氮肥利用率,有利于增产增效。减氮 15%会导致产量较常规施肥平均下降8。81%,但相较于缓释肥一次基施有一定的降本减氮增效作用。

    缓释肥小麦产量结构净效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萌芽和烟苗抗性的影响

    牛萌康苗圃王颢杰李文扬...
    2398-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种子萌芽和烟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分析法,测定了 10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种子萌芽及烟苗生长的促进效果及最佳使用浓度。催芽试验表明:1。6 mg·L-1 赤霉素(GA3)和 750 倍稀释复合腐殖酸处理催芽效果最佳,烟草种子发芽率均达 100。00%,与对照组相比增加 30。00百分点。漂浮育苗试验结果表明:0。4 mg·L-1 吲哚乙酸(IAA)、1。6 mg·L-1 β-萘氧乙酸和 750 倍稀释复合腐殖酸处理对漂浮育苗烟草生长均有良好促进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6 mg·L-1 GA3 和 0。4 mg·L-1 IAA 处理盆栽烟草的鲜重、株高、主根长和最大叶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移栽 60 d时,1。6 mg·L-1 GA3 处理盆栽烟草的鲜重、株高、主根长、最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34。06%、44。71%、29。25%、54。03%和 16。85%。同时,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漂浮育苗烟草和盆栽烟草的根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烟苗抗病抗逆性提升。综上,1。6 mg·L-1 GA3、0。4 mg·L-1 IAA和 750 倍稀释复合腐殖酸可有效促进烟草种子萌芽和烟苗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烟草种子萌芽抗性

    广东梅州植烟区主要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梁嘉伟郑武平曹伏龙郭治兴...
    2406-2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广东梅州主要烟区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该研究在梅州 6 个烟叶主产县,采集 83 个土壤样品,对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烟区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整体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丰富,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 8。4%、32。5%和 59。1%;土壤全氮含量整体偏高,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 4。8%、24。1%和 71。1%;土壤有效磷含量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 2。4%和 97。6%;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适宜、偏高、较高比例分别为 13。3%、24。1%、25。3%和 37。3%。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应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利用土壤调理剂改良酸碱性。

    梅州烟区植烟土壤土壤养分

    烤烟新品系在漯河的适应性研究

    陈启龙
    2411-2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漯河烟区烟草产量低、品质欠佳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烤烟新品系,为丰富漯河烤烟品种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以漯河主栽品系中烟 100 为对照,分别从不同品系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常规化学成分、烤后烟外观质量、感官评吸、经济性状和发病率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最优品系。Y20116-91 株高最突出,达到了 191。0 cm,Y20112-7 腰叶面积最大,各项指标表现较好。从农艺性状上看,Y214044、Y214048、Y20112-7 株高、茎围和节距适中,抗倒伏,根系发达,叶片大小适中,株系间空间充足,通气性好。Y214022、Y20117-45、Y20116-91 外观质量表现较好,均价高,能满足烟农生产需求。从中部叶烤后烟感官评吸数据来看,Y214048、Y20112-7、Y20112-2 易熄火,但香气质良好。综合而言,Y214044、Y214048、Y214022、Y20112-7、Y20117-45 在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田间植物学性状表现均较好。可继续进行筛选。

    烤烟新品系适应性筛选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大棚青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楼玲何林海李丹王京文...
    2417-2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开展微生物肥料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农用微生物菌剂均能够促进青菜植株生长,改善青菜农艺性状,提高青菜生物产量,增加青菜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相比较而言,增施生物有机肥对促进青菜生长和增产效果更好,较不施对照增加叶片厚度 16。3%、叶片总数 14。5%和植株高度 7。5%,提高青菜生物产量 25。8%。就综合生产效益方面而言,有机肥配施农用微生物菌剂好于生物有机肥,其较不施对照增加效益 9 524 元·kg-1。

    微生物肥料大棚青菜产量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