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铃薯燕麦全谷物营养挂面配方优化

    蔡松连吴善芬
    405-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健康饮食文化的背景下,马铃薯、燕麦及全谷物营养挂面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优化其配方,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品质.通过系统实验设计,考察不同成分比例和工艺参数对挂面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配方在营养和口感方面均取得显著改进.进一步评估显示,优化后的挂面在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含量方面显著提升,且具有促进健康的作用.同时,感官评价证实了口感、颜色和香味的明显提升,未来可深入探究更广泛的营养评估和实际生产应用.

    马铃薯燕麦挂面全谷物营养配方优化营养价值口感品质

    烟叶烘烤多元式清洁供热系统研究与应用

    郭全伟张成双王玉华范增博...
    409-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利用新能源烤房,实现节能、减排、提质目标,以常规电热泵供热烤房为对照,对比分析多元式清洁供热系统在设备运行、烘烤能耗、烟叶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常规电热泵供热烤房比较,多元式清洁供热系统 1 kg干烟用电量降低 0.34 kW·h,用电费用减少 0.19 元,节能降费效果达到 15.2%;上等烟比例高 2.03 百分点,均价高出 0.64 元;烤后烟叶各化学成分比较协调.综合分析,采用多元式清洁供热系统烘烤烟叶能耗小、均价高,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质量,是未来新能源供热烤烟的重要选择.

    烟叶烘烤多元式供热

    响应面法优化黄精铁棍山药酸奶工艺研究

    李嘉瑜焦佳音魏诗婷樊淑淼...
    413-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精、铁棍山药为主要原料研究黄精铁棍山药酸奶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黄精浆添加量、铁棍山药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黄精铁棍山药酸奶理化性质的影响,基于感官评分测定结果,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精铁棍山药酸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黄精铁棍山药酸奶最佳工艺为黄精浆添加量 6.00%、铁棍山药浆添加量 8.00%、白砂糖添加量 7.00%、发酵时长 10 h,其感官评分达到 86.93 分,在此条件下生产的黄精铁棍山药酸奶组织细腻,质地均匀,黄精与铁棍山药风味浓郁且与酸奶味相互协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黄精铁棍山药理化性质感官评分响应面法酸奶制备工艺

    改进QuEChERS-液质联用法测定黄精中23种农药残留

    何华军张辉夏丽敏王远远...
    420-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黄精中氧乐果、多菌灵、噻虫嗪等 23 种农药残留的 QuEChERS快速样品处理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对净化条件、质谱条件等进行了优化.样品用 1%乙酸乙腈提取,用 900 mg 无水硫酸镁、300 mg N-丙基乙二胺、300 mg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和 100 mg 硅胶净化.结果表明,23 种农药多残留的回收率均在 75.61%~114.52%,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 0.995 5~0.999 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9.99%,测定低限均不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规定的定量限.

    黄精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S-SPME-GC-MS鉴定不同采收程度霞晖水蜜桃的风味物质变化

    王塔娜陈小龙张佳辉王冬兰...
    427-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味物质常用来评价桃果实的品质,香气成分不仅能反映果实的风味特征和品质,还能体现果实的成熟度.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了霞晖水蜜桃果实可挥发性风味物质,并针对水蜜桃 S形成熟曲线,成熟后期快速软化的特点,选择后期外观差异较小且按照售卖经验分类为可采摘与不可采摘两类水蜜桃进行差异分析,寻找其特征差异物质.本研究共分离得到 45 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苯甲醛、壬醛、十一醛、芳樟醇、2-乙基己醇、正癸醇、1-十一醇、γ-癸内酯、γ-十二内酯、辛酸乙酯和壬酸等.不可采收的霞晖水蜜桃果实和可采收的霞晖水蜜桃果实中差异特征风味物质分别是苯甲醛(35.84%)降低和 γ-癸内酯(17.81%)升高.总体来看,醛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对霞晖水蜜桃果实香气的贡献值得关注.上述研究以期为水蜜桃精准采摘、智慧化采摘提供科学依据.

    霞晖水蜜桃采收程度风味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不同干燥方式对姜黄中姜黄素和姜黄油的影响

    吴双袁茂廷夏修新刘国豪...
    436-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鲜姜黄根茎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水蒸气蒸馏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了晒干、阴干、30℃热风烘干、60℃热风烘干和冷冻干燥 5 种干燥方式对姜黄素的相对含量和姜黄油组分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姜黄素的相对含量和姜黄油的含量及组分的变化较大,但姜黄的色度变化较小,其中自然阴干方式下姜黄素和姜黄挥发油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 1.84%、6.15%.研究结果为姜黄的开发利用和产品加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姜黄干燥方式姜黄素姜黄油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干燥方法对束花石斛的质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查兰松敖茂宏
    443-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束花石斛质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找出束花石斛最佳干燥方法,为束花石斛的产地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晒干、阴干、微波干燥和不同温度(50~90℃)热风烘干等 8 种干燥方法对束花石斛进行处理,利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多糖含量和总黄酮含量,选取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烘干均比其他干燥方式的浸出物含量高,以 70℃烘干的浸出物含量最高,为 30.87%;多糖含量以阴干最高,为7.85%;总黄酮含量以微波干燥最高,为 4.79%.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以阴干最高,分别为 81.92%,17.71%和 94.13%.实验证明,不同干燥方法对束花石斛质量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影响较大.束花石斛阴干是较优的产地干燥方法,本研究为束花石斛产地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束花石斛黄酮多糖抗氧化

    丁香油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舒慧赵睿虎曹新宇李欣阳...
    449-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丁香油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分析其麻醉机理及使用安全性奠定基础.分别用 8、16、24 mg·L-1 浓度的丁香油溶液,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进行麻醉处理,在麻醉后 1/4、4、8、24 h以及复苏后 24 h,对鱼体血糖(GLU)、血清中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等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LZM)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丁香油麻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多项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血清溶菌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且该影响在高麻醉浓度下更显著.经丁香油麻醉及复苏 24 h后,大部分的幼鱼血液生化指标与血清溶菌酶活性与未麻醉前不同.该试验得出了适宜红鳍东方鲀幼鱼运输和操作的丁香油浓度范围,为丁香油麻醉红鳍东方鲀幼鱼提供理论依据.

    丁香油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血液生化指标

    低蛋白日粮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葛莹范京辉李庆海刘航...
    454-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选取 1 日龄慢速型母鸡 360 羽,设对照组、试验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30 只鸡.试验组 1~6 周(w)、7~13 w、14~19 w阶段日粮粗蛋白浓度,分别设定为对照组的 90%、95%、100%,配方中增加玉米副产物比例、降低豆粕与大豆油用量.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鸡各阶段体重明显下降(P<0.05),1~6 w 增重明显降低(P<0.01)、料重比增高(P<0.01),全程料重比无显著变化(P>0.05);鸡腹脂率显著下降(P<0.05),胸肌 a 值、肉色 L值优于对照组(P<0.05);单位增重所需日粮粗蛋白下降 1.7%,饲料成本下降 7.1%.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下调生长前、中期日粮的粗蛋白浓度会明显降低黄羽肉鸡全期生长速度,但能节约增重饲料成本,对胴体品质、肉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低蛋白日粮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西兰花废弃茎叶品质的改善

    姚晓红孙宏沈琦周航海...
    459-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并探究其用于废弃西兰花茎叶发酵的可行性.以西兰花种植土壤和实验室保藏菌种为筛选源,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酶(CMC)-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以 CMC 活性和滤纸酶(FPA)活性为指标进行复筛,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编号XLG2-1.对其进行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通过形态学及生理生化分析,确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将菌株接种于废弃西兰花茎叶中进行发酵,发现粗蛋白、小肽和粗多糖含量分别比发酵前提高了 0.41、11.5 和 10.4 百分点;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比发酵前降低了 0.21、0.25 和 0.02 百分点.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发酵后的样品结构疏松,表面有大量孔洞,并有菌附着,表明该菌能分解利用西兰花废弃茎叶,有助于解决其资源化利用的难题.

    纤维素短小芽孢杆菌西兰花废弃茎叶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