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餐厨垃圾相变液制备小球藻饲料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姚晓红孙宏赵志伟吴逸飞...
    1257-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餐厨垃圾耦合培养的小球藻饲料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基础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影响,以大塘养殖罗氏沼虾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 0。1%小球藻饲料,进行 30 d的养殖试验,测定其生长性能、基础体成分和肌肉营养成分。试验结果显示,添加 0。1%小球藻饲料能够提高罗氏沼虾的终末平均体重、终末平均体长、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小球藻饲料有助于提高虾体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Ca、P 等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添加小球藻饲料能提高虾体的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对照组的 2 倍,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 25。6%,油酸、花生一烯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达 1 131。10、24。87 和 768。91 μg·mL-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餐厨垃圾相变液小球藻饲料罗氏沼虾生长性能

    臭鲈鱼营养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变化

    周聃邹松保刘梅倪蒙...
    1263-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口黑鲈为原料制作臭鲈鱼,比较臭鲈鱼发酵前后鱼肉的营养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鱼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比较大口黑鲈发酵前后营养品质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比较其挥发性物质变化。与新鲜鱼肉相比,发酵后的鱼肉水分含量下降,灰分含量上升;鱼肉的钾和铁含量降低,钠和钙含量上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总体差异不显著,在营养价值上略有提升;臭鲈鱼鱼肉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均高于新鲜大口黑鲈,肉质弹性有所下降,鱼肉整体肉质好于新鲜大口黑鲈;臭鲈鱼挥发性物质数量明显多于新鲜大口黑鲈,其中醇类物质占比显著上升,出现酸类物质,而醛类物质和芳香类物质占比显著下降;桉叶油醇、芳樟醇、4-萜烯醇、胡椒酮、丁酸、三甲胺等物质是臭鲈鱼独特风味的来源。发酵后的臭鲈鱼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但鱼肉肉质和风味均有显著提升,本研究对未来的臭鲈鱼工厂化发酵奠定了理论基础。

    大口黑鲈发酵营养成分质构挥发性物质

    斑鳜聚缩虫病并发感染水霉菌的防治试验

    林煜王鑫鑫陈斌卓玉琛...
    1272-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治斑鳜聚缩虫、水霉菌并发病,采用多种商品渔药及食盐进行了对比试验,筛选出对聚缩虫和水霉菌有一定杀灭效果且对斑鳜毒性较低的植物源性杀虫剂纤虫净和食盐,并进行了联合药物对该病的治疗试验和药物协同作用评判。试验结果显示,在水温 18℃~22℃条件下,0。3 mg·L-1 的纤虫净与 8 000 mg·L-1食盐联合用药连续浸泡 144 h对聚缩虫、水霉菌的死亡率均达到 100%,植物源性杀虫剂纤虫净与食盐对聚缩虫药效的相互作用为相加,对水霉菌具有协同增强作用,该药物组合对斑鳜聚缩虫病并发感染水霉菌具有较好的疗效。

    斑鳜聚缩虫病水霉菌并发感染渔药防治试验

    基于池塘小网箱养殖马口鱼效果研究

    何林强金晶袁帆李衡...
    1277-1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池塘小网箱养殖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 Gunther)的效果,试验将塑胶渔排放置于池塘中部,使用聚乙烯网箱捆绑于塑胶渔排上,分 3 个网箱试验组(分别编号为 M1、M2 和 M3),网箱规格为长2。0 m×宽 2。0 m×深 1。5 m。选择初始体重为(13。90±0。55)g马口鱼幼鱼,每个网箱平均投放 360 尾,投喂粗蛋白为 41%的膨化配合饲料。通过 66 d 的网箱养殖后结果发现,3 组网箱马口鱼的平均存活率为(70。88±4。83)%、特定生长率为(0。97±0。04)%·d-1、饲料系数为(2。15±0。15),体重增长呈指数函数:y=11。563e0。212 5x(R2=0。987 9)。试验还观察到网箱养殖马口鱼的摄食与生长在水温 26~30℃时表现最佳。

    马口鱼池塘小网箱生长性能

    开化清水鱼品质提升与标准化实施路径分析

    方进林金婷毛继晟叶勇...
    1282-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 年 3 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正式提出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基本概念。文章通过开化清水鱼标准化养殖技术的阐述,开化清水鱼与普通草鱼之间品质的差异性比较,提出开化清水鱼的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以及标准化实施路径的建议。

    开化清水鱼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

    大黄鱼细胞适用四环素调控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葛金鑫颜廷鼎王克智刘也...
    1285-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细胞适用的四环素调控系统,为大黄鱼蛋白质功能研究提供可靠工具。以 pEGFP-N1 质粒的 CMV 增强子/启动子替换四环素调控载体 pTRE3G-MCS-EGFP-3×FLAG-Tetone-Puro(简称 pTRE3G)转录激活子(rtTA)的 EF-1α 启动子及其下游 5'-长末端重复序列(5'-LTR),构建重组载体pTRE3G-CMV;转染大黄鱼头肾细胞系 YCK-hk细胞,Dox诱导 EGFP 表达,验证 pTRE3G-CMV 在大黄鱼细胞中驱动外源基因表达的可靠性。成功构建四环素调控载体 pTRE3G-CMV;pTRE3G-CMV 质粒转染的大黄鱼 YCK-hk细胞经 Dox诱导表达 EGFP,表明 CMV增强子/启动子在 YCK-hk细胞中正常驱动 rtTA 表达;pTRE3G-CMV 质粒转染 YCK-hk细胞效率低(<1%),经嘌呤霉素筛选后 EGFP 表达阳性细胞率上升至约 30%,表明嘌呤霉素能有效筛选转染成功细胞,提示可结合单克隆筛选建立稳转细胞系。研究构建的四环素调控载体 pTRE3G-CMV 在大黄鱼细胞中正常表达外源基因,可用于大黄鱼蛋白质功能研究。

    四环素调控系统大黄鱼重组蛋白表达

    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山区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路径思考

    卜伟绍翦晓红张东平袁忠花...
    1291-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浙西南山区县云和渔业发展为样本,通过分析县内水域、鱼类资源、水生态、渔业经济等现状,研究渔业产业发展机制、渔业经营主体、渔业生产模式、产业融合等 4 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健全渔业管理队伍、加强产学研队伍培育、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融资创业渠道、破解土地水域等要素瓶颈、改进养殖模式和优先发展水产种业、建设数字化平台、挖掘"渔"文化、建立产业联盟等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山区渔业高质量发展云和县

    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许剑锋吴家乐金羽清蔡建军...
    1297-1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料深施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关键要素。鉴于当前临海地区化肥种类繁多、施肥方式多样,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料与不同施肥方式相结合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惠多利复合肥深施(HS)和惠多利复合肥减量深施(HSJ)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茂施缓释肥一次性深施(MSY)显著增加了稻谷含氮量。因此,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受肥料类型和施肥方式的影响较大。茂施缓释肥减量深施(MSJ)提升 pH值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综上所述,HS和 HSJ施肥处理的株高和穗长增效显著且显著提升水稻产量,建议在后续生产中进行推广。

    侧深施肥产量水稻土壤肥力

    钵苗机插对不同杂交晚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金羽清卢依灵王清清许剑锋...
    1302-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钵苗机插技术在水稻上广泛应用。2021 年选用中浙优 8 号、泰两优 217、嘉丰优 2 号、甬优 15 等 4个杂交晚稻品种,分析比较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 2 种育秧机插方式对不同单季晚稻品种秧苗素质、产量构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钵苗机插能够实现水稻增产,主要是由于钵苗秧苗素质好,干物质积累多,机插发棵早,穗粒数显著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稳定。但稻米品质改善效果不明显,只减少了垩白度。深入研究钵苗机插技术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钵苗机插的优质单季晚稻品种,达到优质、稳产、节本的目的,为钵苗机插的推广提供技术路径。

    钵苗机插杂交晚稻品种产量构成稻米品质

    不同施肥模式下黑水虻虫粪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周雪娥叶波董越勇陈钰佩...
    1307-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施用黑水虻虫粪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该研究在浙江省稻田试验点开展田间试验。分别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黑水虻虫粪肥等氮替代(BOF)、50%黑水虻虫粪肥替代(BCF)、商品有机肥等氮替代(COF)、50%商品有机肥替代(CCF)6 个处理,对比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黑水虻虫粪肥可有效提升土壤电导率、速效钾、铵态氮含量,BOF处理产量最高,较不施肥处理增产 13。54%,增产效果不低于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的商品有机肥。

    黑水虻虫粪肥水稻产量土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