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农业学报

陈剑平

双月刊

1004-1524

zjnyxb@126.com

0571-86404190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浙江农业学报》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农业与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试验报告、学术论文、述评等,涵盖农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土壤肥料学、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田信息、农业经济等相关领域。所设栏目有:专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科技简讯、文献综述与进展等。 《浙江农业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版),是国内较早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被CABI,AGRIS,AGRICOLA,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国内外10多种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入选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浙江农业学报》两年影响因子达0.749,五年影响因子再创历史创新高,达到0.837(他引率为0.95),在同级区域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不包括农业大学学报)中位居第二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珍稀濒危植物华顶杜鹃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何佳薇黄乐琴卢振宇方瑾...
    837-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是浙江省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叶斑病是该植物的重要病害.本研究以华顶杜鹃叶斑病病叶为材料,在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从病叶中分离到1株真菌,命名为HDDJ;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该菌能引起叶斑病,病斑特征与野外发病情况一致;HDDJ的菌落起初为白色,后变为灰白色,最后呈黑色,气生菌丝絮状,这些特征与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吻合;利用PCR方法克隆HDDJ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与葡萄座腔菌聚为一支.根据形态学与分子鉴定结果,确定引起华顶杜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华顶杜鹃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将来开展该病害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华顶杜鹃叶斑病葡萄座腔菌分子鉴定

    控释氮肥减量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径流损失的影响

    陈俊霖蒋娜刘鑫卓红...
    846-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蔬菜轮作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农区一种主要的旱地种植方式.为指导施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于2020-2021年持续开展定位试验,探究控释氮肥及减氮处理对玉米-小白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残留、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CK,不施氮肥;U,常量施用普通尿素;CRU,施用等氮量的控释氮肥;90%CRU,施用控释氮肥,并较常量减氮10%;80%CRU,施用控释氮肥,并较常量减氮20%;70%CRU,施用控释氮肥,并较常量减氮30%.结果表明,与U处理相比,玉米在减氮20%条件下未显著减产,小白菜在减氮30%时均未显著减产.与U处理相比,合理施用控释氮肥可使总氮流失量显著(P<0.05)降低25.3%~43.5%,以70%CRU处理的总氮流失量最少.径流水中的氮素流失主要以颗粒氮为主,占比60.0%~67.0%.与U处理相比,除70%CRU处理外,其他施用控释氮肥处理的玉米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差异;80%CR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9.4百分点.与U处理相比,施用控释氮肥0~80 cm各土层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未显著增加,不会提高土壤无机氮的流失风险.综上,在该试验条件下,与U处理相比,80%CRU处理可以在确保产量不降低的同时,减少氮素投入,降低氮素径流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试验条件下较为合理的施肥方式.

    控释氮肥产量径流损失氮肥利用率土壤氮素

    国槐与其他树种绿化废弃物混合施用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

    刘冲王羿人周雯星张晓曦...
    859-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国槐废弃物分别与侧柏、云杉、油松、元宝槭和刺柏等5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等质量混合对其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绿化废弃物资源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国槐分别与侧柏、云杉、元宝槭或刺柏废弃物混合的添加形式普遍能够显著(P<0.05)强化对石油(至少是其饱和烃组分)的降解效率,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但上述混合处理普遍不影响甚至会削弱绿化废弃物对土壤速效氮、磷养分含量的提高效果.国槐与油松废弃物的混合添加形式对所有方面的修复效果普遍产生拮抗削弱.混合绿化废弃物中较高的氮、磷、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有利于其降解石油或其部分组分,前三者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含量,及脲酶和脱氢酶活性;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有助于提高土壤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而较高的内部化学分异和萜类物质含量则分别不利于其降解饱和烃组分以及提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而言,以适当的组合形式添加绿化废弃物可以强化其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绿化废弃物混合分解非加和效应土壤石油污染

    茭白秆水解制备高价值呋喃平台化合物研究

    郭威良吴剑张兴一龙吴可荆...
    870-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转化为高价值呋喃平台化合物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以工业副产物偏钛酸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将茭白秆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HMF)和糠醛,研究物理活化、溶剂体系等对茭白秆水解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茭白秆具有更低的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晶型结构,比茭白叶更容易被物理活化.在200 ℃、30 min的反应条件下,球磨活化的茭白秆获得了最高的HMF和糠醛收率,分别为11.66%和7.30%.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偏钛酸催化球磨茭白秆转化的活化能低,相较于文献报道的其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球磨茭白秆的高值化转化具有优势.

    茭白秆5-羟甲基糠醛物理活化两相体系偏钛酸

    农业面源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策略的演化分析

    郑巧巧虎陈霞
    881-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肥替代化肥是降低氮磷污染概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政府正全力应对的生态污染问题,但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冲突使政策难以发挥预期效力e为此,从肥料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着手,构建包含政府、农用肥料生产企业、农户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市场供需角度探究初始意愿、奖惩制度、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对有机肥替代政策执行效率的影响,进而探索农业面源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路径.结果表明:共有3组演化稳定的策略组合,分别为(宽松监管,不生产商品有机肥,不替代化肥)、(宽松监管,生产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和(严格监管,不生产商品有机肥,不替代化肥).有机肥替代行为的获利能力是使结果稳定于(宽松监管,生产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关键.肥料市场的供需平衡是博弈均衡的实质,其中,企业的初始意愿对结果更具导向性.三方主体的决策过程具备利益导向特征,在财政支持范围内加大奖惩力度可提高企业与农户生产、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意愿.据此,建议政府以经济效益为宣传导向,通过强化环保宣传教育、合理制定经济政策、搭建技术合作平台等污染治理路径,构建起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农业面源污染有机肥替代化肥协同治理演化博弈

    方便粥的干燥方式优选与风味优化

    邵雪牛犇房祥军吴伟杰...
    894-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方便粥品质的影响,对比了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对方便粥失水率、复水率和收缩率的影响.将红枣、藕粉和木糖醇与方便粥进行复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基于感官评价对其配方进行优化.对复水后的方便粥,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方便粥的品质优于真空干燥法和热风干燥法.经优化后,方便粥的最佳复配比例为红枣14.8%,藕粉12.9%,木糖醇5.9%,其感官评分为92.09分.从复水后的方便粥中检测出主要风味物质69种,香气以油脂香、果香为主.

    方便粥工艺优化感官评分复水率风味

    核桃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张翰生昌秦湘康建忠梁宗锁...
    905-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的潜力.本文综述了核桃仁及其副产物的营养成分、功能特性和开发利用.核桃仁作为核桃的主要食用部位,富含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可用于开发抗癌、减肥、美容等产品.核桃深加工中的副产物如核桃分心木、核桃青皮、核桃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胡桃醌、多糖、酚类等,可应用于开发杀虫剂、生物质炭、降血压药等产品.此外,本文列举了一些较成熟的核桃产品如核桃蛋白粉、分心木酒和核桃油胶囊,以促进中国核桃产业链的发展.

    核桃营养成分功能特性核桃油副产物药理活性

    山药中部分活性物质的功效研究与应用进展

    赵小亮龙则宇鲁雲金微微...
    920-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是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作物,含有多糖、皂苷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因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功效而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山药中的多糖类物质活性成分广泛,但结构易受提取方式的影响.尿囊素已被用于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良好开发价值,但提取方式低效.文章从含量、开发前景、发挥功效的重要性3方面入手,聚焦山药中的多糖、皂苷、淀粉、尿囊素4种活性物质,对各自的提取方式、功效进行总结,同时阐述山药在药食方面的应用,为山药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和实际转化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山药活性物质功效药食应用

    生菜种子物理接触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孔德叶自然谭向峰代梦迪...
    932-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工厂化生菜生产播种环节自动化程度较低,设计适用生菜种子播种的自动播种机需要进行仿真模拟.为提高生菜种子在颗粒仿真软件EDEM中运动的准确性,对生菜种子的物理参数和接触参数进行试验测定.以测定的种堆休止角为验证标准,对显著影响参数标定优化.通过物理试验的方法测定生菜种子的基本物理特性和接触参数的范围区间,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在多因子中快速筛选出对响应变量(种堆休止角)有显著性影响的参数.设计最陡爬坡试验缩小3个显著性参数取值范围,确定低、中、高三个水平.利用Box-Behnken试验得到二阶回归方程,以测定的种堆休止角为标准进行求解,获得生菜种子EDEM离散元仿真参数的最佳组合.最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了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标定的最优参数可用于生菜种子在存种盘中振动过程离散元仿真,也可以为育苗精量播种机流固耦合的颗粒参数设定提供参考.

    生菜种子参数标定离散元休止角

    手持式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无损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

    丛杰张悦如李禧龙潘宇轩...
    943-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马铃薯品质抽检的需求,研发了手持式马铃薯干物质无损检测装置.装置硬件部分包括光谱采集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外壳模块,装置设计为枪形,尺寸为180 mm×85 mm×210 mm.利用装置采集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比较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M)、一阶导数(first-order derivative,FD)、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e scattering correction,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的预处理方式,SM结果较优.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a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筛选27个特征波长,建立马铃薯干物质含量的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验证集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02和0.98%.基于QT开发工具编写装置软件,包括黑白校正与测量模块、电量显示模块、光谱数据显示模块、保存数据模块、光谱数据刷新模块、检测结果显示模块.开展装置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01%,单次测量平均耗时为0.62 s.结果表明,手持式马铃薯干物质无损检测装置可快速、准确检测干物质含量,具有在马铃薯生产源头与加工现场应用的潜力.

    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手持式装置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