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俞伯灵

月刊

1004-2253

zjsk@vip.163.com

0571-87053204

310025

杭州市省府大院二号楼

浙江社会科学/Journal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创刊以来,质量稳步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美学精神跨文化阐释的三种方式

    李庆本
    11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学者朱利安、德国学者卜松山、美国学者苏源熙都对中国美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方式却各不相同:朱利安基于中西文化的"间距",着重揭示中华美学的独特性,属于跨越式的跨文化阐释;卜松山则不仅重视中西美学的差异性,也关注其相似性,是沟通式的跨文化阐释;苏源熙对中国美学问题的解答,解构了中西二元论模式,是互动式的跨文化阐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华美学精神跨文化阐释朱利安卜松山苏源熙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李松陈国伟
    12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汉学史的内在流变等诸多因素.内外因素交织的历史语境生成了文学性历史与历史性文学的辩证以及解构主义思路.通过考察三位华裔学者不同的美学范式与交叉谱系,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整体脉络,为国内文学史研究提供互鉴与交流的跨文化阐释思路.

    《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美学范式文学史谱系

    在现代性困惑中发现东方——劳伦斯·宾雍与道家美学

    宋伟王同森
    141-14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盛和宗教信仰的式微,现代性问题的不断激化加剧了欧洲对自身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不满.西方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过程中,不仅试图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化解现代性矛盾的方法,同时也转向东方探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此来"疗愈"文化和心理上的焦虑.中国道家美学精神的价值在反思现代性的时代议题下被重新发掘出来.英国诗人、艺术批评家和汉学家劳伦斯·宾雍以中国艺术为载体对道家美学精神的阐扬,不仅加快了欧洲重估中国艺术和美学价值的历史进程,同时对西方物我失衡的宇宙观和科学原则至上的时代艺术观进行反拨和纠偏,促成了欧洲现代主义对中国艺术美学的吸收和借鉴.

    劳伦斯·宾雍道家美学现代性跨文化

    两种"拒绝"与"多余人"断想

    蒋承勇
    149-154页

    Abstracts

    155-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