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俞伯灵

月刊

1004-2253

zjsk@vip.163.com

0571-87053204

310025

杭州市省府大院二号楼

浙江社会科学/Journal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创刊以来,质量稳步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知识论到存在论——论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批判与"变革"

    时家贤张晶晶裴雨墨
    112-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西方哲学站在知识论立场,将哲学理解为一种求知活动.代表性人物黑格尔以"理念"为核心,"思辨"为方式,"知识"为样态,建构起了其思辨哲学视域下的知识论真理观.海德格尔对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根基进行了批判,试图为真理奠定存在论层面根基.如果说黑格尔面对的问题是真理与对象能否"符合",海德格尔则认为真理在于作为存在者本身如何去除对"存在"的遮蔽.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真理(aletheia)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命题真理,不是符合论的真理,而是存在之真理.达成真理即是要完成对存在本身的领悟,达成存在意义的"显现"——作为澄明的无蔽状态.

    知识论存在论真理观海德格尔黑格尔

    "自由的解放":论马克思主义对主体实践"元信念"的重估

    王勇张轩阁
    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体实践的"元信念"具有作为主体实践的起点和动力的"元原因"和作为主体实践的终极标准的"元尺度"两重意蕴.然而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义务论对这两重意蕴的解释都因其理论体系的封闭性和自足性而无法与主体实践进行彻底的结合.马克思通过将社会历史的视角重新引入对主体实践"元信念"的解释中,通过对"自由"和"实践"的同一化理解,指出主体实践的"元信念"正是能动的实践在具体社会历史中不断展开的倾向.因其受到了阶级社会的深重阻碍,故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与阶级社会彻底决裂,在"全部可能性展开"的共产主义社会中通过对实践活动作为"第一需要"的认识才能实现主体实践"元信念"两重意蕴的真正统一以及其自身的彻底完成.

    自由解放实践元信念

    诗与哲学之争: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总汇诗"思想

    妥建清
    13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肇始于古希腊的诗与哲学之争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对现代性所造成的诸种异化进行了反思,在康德哲学、古典哲学的有关百科全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总汇诗"思想,并通过反讽和想象让"总汇诗"成为百科全书式的统领性的学科,具有形而上的超验意味."总汇诗"思想不仅统一了诗与哲学,弥合了由启蒙运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而且对后世的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反思现代性的危机提供了新的可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哲学史意义.

    诗与哲学之争百科全书总汇诗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反讽

    18世纪法国绘画的艺术观者问题:弗雷德与克洛之争

    周计武王静
    14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观者问题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传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其现代版本一直可以追溯到18世纪狄德罗时代的法国学院沙龙展.迈克尔·弗雷德和托马斯·克洛分别从形式美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探索绘画与观者的关系,并就此问题产生了争鸣.在他们争鸣的背后,隐含了观者和公众在内涵与特征上的差异.这两个概念在运用策略上的相近之处揭示了它们服务于现代艺术史叙事的共同目的,标识了观者问题的新面向.

    观者公众法国绘画形式美学艺术社会学迈克尔·弗雷德托马斯·克洛

    Abstracts

    155-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