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俞伯灵

月刊

1004-2253

zjsk@vip.163.com

0571-87053204

310025

杭州市省府大院二号楼

浙江社会科学/Journal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创刊以来,质量稳步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声明

    《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115页

    艺术媒介研究的三重理论变奏

    张晶胡深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艺术媒介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维度,而应该从三种维度同时进行.本质论维度的研究认为,艺术媒介是对特定的物质材料进行一定的赋形后所形成的符号体系,这构成了我们对艺术媒介的基本认识;创作论维度的研究揭示了艺术媒介在贯通内在构思与外在表现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指出媒介不仅会影响艺术家的审美感知,而且会影响其艺术创作的方式;鉴赏论维度的研究肯定了艺术媒介自身的价值,认为媒介和形式自身的品质就足以引起观者的审美愉悦.围绕艺术媒介所展开的三重维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艺术媒介的本质、特征和功能,而且对艺术媒介理论的建构颇具奠基意义.

    艺术媒介本质论创作论鉴赏论

    自创生:媒介及新媒介文艺意义生成

    单小曦刘千瑜
    12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创生"是用以描述系统自我生成性质的重要概念,"自创生系统"是能够自主生产、递归进化的系统.自创生理论以生成论为哲学基础,在去"本体"化的过程中建构了独特的"自体论".按照自创生理论,媒介是典型的自创生系统.进入现代社会,媒介系统将物质性与技术性转化为自身的生产力,展现出更为强劲的自主性,并在进阶演化和更新迭代的螺旋式生成运动中表现出递归性以及人、物、媒介之间新的缔合关系.数字新媒介系统的自创生进入了"数智化"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法则为主导的信息生产方式,也带来了新世界即赛博空间的涌现.新媒介的数智化自创生,建构了新媒介文艺意义生成的自创生性质.从自创生视角看,新媒介文艺实践不过是数字化的人类行动者与媒介性行动者在互动耦合过程中,联合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开展的自创生性文艺意义生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性与文艺性交叠衍生,数字文艺性也由此生成.

    自创生耦合关系新媒介文艺数字文艺性

    当代艺术哲学中的媒介之辩

    周才庶
    139-14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艺术哲学中关于媒介的本质与作用问题产生了不同争论."媒介特殊性"源于莱辛诗画界限之说,强调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媒介.当代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对"媒介特殊性"进行了持续批判,提出要"忘掉媒介".他强调不同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却只是把媒介看作物理材料."媒介特殊性"理论在当代艺术哲学中复苏,"媒介之巢"与"媒介轮廓"之说相继被提出,它们不再把媒介看作材料,而是把媒介视作技术、资源和符号的统一.从总体上讲,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这一媒介之辩还是把媒介视作艺术表达的工具.只有超越媒介工具论,才能超越媒介之辩.媒介包括物质基础与语言符号两个层面,审美感知经由媒介之途抵达多元的艺术实践.

    卡罗尔洛佩斯媒介特殊性媒介之巢审美感知

    口传、文字与数字时代

    邹昕瑶卢敦基
    148-155页

    Abstracts

    156-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