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实用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实用医学
浙江实用医学

马伟杭

双月刊

1007-3299

zjsyyx1996@sina.com

0571-88861362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182号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内

浙江实用医学/Journal 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系浙江省卫生厅主管、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3-1207/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3299。本刊宗旨是积极贯彻党的卫生方针政策,宣传和推广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和防病治病的先进经验,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以实用为主,以临床为主,以基层为主。每期刊用文章80%为临床实用性较强的稿件,主要报道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研究进展及医药卫生新技术、新方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防治研究、诊治分析、临床与药、临床与检验、临床护理、综述、误诊分析、病例报告、科研管理、医院管理、医学情报工作、国外医学动态等,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本刊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逢双月25日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

    袁琴徐小平冯娟丽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小切口外痔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外剥内扎术(M-M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2019 年 6 月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13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PH组和MM组,每组 66 例。RPH组采用RPH+小切口外痔剥离术治疗,MM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痔疮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RPH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水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少于MM 组(P<0。05);手术前,两组CRP、ACTH、CO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小时,两组上述指标水平较手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而RPH组CRP、ACTH、COR水平低于MM组(P<0。05);两组尿潴留、痔回缩不良、继发肛裂/肛周脓肿、肛门直肠狭窄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差异(P>0。05)。结论 RPH联合小切口外痔剥离术在手术创伤与应激方面轻于传统开放性外剥内扎术,也未增加各并发症的发生率,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混合痔套扎疗法痔切除术

    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

    毛飞英黄可上张建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浙江省舟山医院 2018 年 1 月 1日~2023 年 1 月 1 日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 150 例,并按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36℃)分为未发生组 100 例和发生组 50 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50 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 50 例(33。33%);年龄、麻醉时间、基础体温、手术室温度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能引起盆腔粘连,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可以依据年龄、麻醉时间、基础体温、手术室温度等影响因素为手术剔除子宫肌瘤患者制定针对性的保温措施,减少盆腔粘连的发生。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盆腔粘连

    宫颈扩张球囊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沈良珍沈伟卫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过程中使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即产时球囊)缩短第一产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2021 年 5 月~2022 年 6 月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足月自然分娩的产妇 146 例,其中自愿参与并在产程中使用子宫颈扩张球囊的初产妇 66 例(球囊组),于宫口开大 1。0~1。5cm时放置子宫颈扩张球囊;选择产程中未使用子宫颈扩张球囊的初产妇 8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初产妇阴道分娩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 球囊组经阴道分娩第一产程时间(377。27±169。88)分钟较对照组(490。63±243。88)分钟明显缩短(P<0。05)。球囊组与对照组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的阴道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产后 1 分钟Apgar评分及 5 分钟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可以缩短初产妇第一产程,有效降低阴道助产率,且母婴无不良反应。

    阴道分娩初产妇宫颈扩张球囊第一产程阴道助产率

    胎头吸引与产钳处理难产的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比较

    顾一鸣徐萍韩新儒吴蓓娇...
    141-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研究胎头吸引与产钳处理难产的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6月在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实行阴道助产并产后 42 天按时随访的产妇 268 例,其中实施胎头吸引助产的 128 例作为胎头吸引组,实施产钳术助产的产妇 140 例作为产钳组。结果 胎头吸引组第二产程用时长于产钳组(P<0。01);软产道裂伤率、产后尿潴留率胎头吸引组少于产钳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头面部损伤、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方面,胎头吸引组小月龄婴儿在沟通、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优于产钳组(P<0。01);产钳组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能力方面优于胎头吸引组(P<0。01);胎头吸引组产后PFDI-20 简表及FSFI简表评分均优于产钳组(P<0。01)。结论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安全性好、母婴远期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推广。

    难产胎头吸引产钳远期并发症

    超声评估急诊剖宫产术前胃排空的影响因素分析

    曾国红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胃部超声用于评估急诊剖宫产产妇术前胃排空的效果,并探讨急诊剖宫产产妇术前胃排空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10 月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急诊剖宫产产妇 140 例,经床边胃部超声检查并根据Perlas半定量分级标准分为空腹组 104 例和未排空组 36 例,查阅文献并根据临床经验选择可能影响急诊剖宫产患者胃排空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BMI、孕周、腹围、术前进食量、进食至超声检查时间、术前进食种类、VAS评分、是否无痛分娩、基础疾病种类、孕前期呕吐程度 11 项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影响急诊剖宫产患者胃排空的因素。结果 术前进食量大、进食至超声检查时间较短、术前进食种类较多及孕前期重度呕吐是影响术前胃排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剖宫产产妇应避免进食量过大且进食种类过多,且应尽量进食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并注意细嚼慢咽,延长进食时间,以免引起术中呕吐和胃返流。

    急诊剖宫产胃窦超声胃排空影响因素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胰周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马春燕乔洪梅刘虎单惠萍...
    147-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不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胰周血管图像质量优化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2019 年 8 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的 34 例胰腺炎患者,应用双能量后处理软件,分别采用 100kV、140kV、最佳单能量及 70keV单能量 4 种模式模式模式重建处理,测量并计算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 4 支血管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并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4 种模式下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 4 支血管的SNR和CNR均有差异(P均<0。01),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140kV模式下 4 支血管的图像SNR、CNR均最低,与其他三组模式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 70keV单能量模式下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SNR、CNR均最高,在最佳单能量模式下脾静脉SNR和肠系膜上静脉的SNR和CNR均最高,在 100kV模式下的脾静脉CNR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不同能量成像技术重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胰周血管成像质量有影响。建议采用多模式重建,70keV单能量模式下观察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最佳单能量模式下观察肠系膜上静脉,对于脾静脉应同时采用最佳单能量模式和 100kV模式观察,从而提高胰周血管的显示,有利于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作出预测诊断。

    急性胰腺炎双源CT双能量增强CT扫描技术胰周血管

    后肾腺瘤3例病理分析

    吴杉杉陈伟飞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20 年 8 月~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3 例(56 岁、64 岁、65 岁)后肾腺瘤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镜检示 3 例样本细胞形态单一,呈小腺管状、乳头状排列,且肿瘤界限清晰,核分裂未见,病例 1 囊壁见瘤细胞增生,病例 2 局灶可见钙化。免疫组化示 3 例样本均表达WT-1、CK、Pax-8、CD57,均不表达CK7、EMA、CD10,Ki-67 和P16 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2 例表达Vimentin。3 例标本均未发现 7 号染色体和/或 17 号染色体扩增。BRAF基因V600E突变病例 1 未检测到,其他 2 例均检测到。结论 后肾腺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肾原发性上皮性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性,病理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加强免疫组化染色、Fish检测、BRAF V600E检测等有助于后肾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后肾腺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分子遗传学

    I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21例病理分析

    周平葛海燕刘红胜黄斌...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I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NETG1)的病理特征。方法 对 2020 年 5 月~2022 年 10 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1 例及萧山区市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20 例共 21 例NETG1 的临床资料、肿瘤镜下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NETG1 肠镜下表现为外生性病变,肿瘤最长径 0。4~1。8cm,显微镜下显示实性巢状、绸带状或腺管状排列,免疫组化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结论 直肠NETG1 临床多由肠镜偶然发现,术后病理检查形态典型,辅助免疫组化标记有利于明确诊断。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病理特征

    以消化道多发溃疡为首发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例

    顾凌飞吕文
    157-159,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 年 4 月 3 日收治的,以消化道多发溃疡为主要表现、最后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 1 例。患者以腹痛为首发表现,胃肠镜提示食管、结肠多发溃疡,予护胃、促进溃疡愈合等治疗,效果不佳,后综合临床表现、内镜病理、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下简称"AIDS")。AIDS累及胃肠道,以消化道溃疡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常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病变提示免疫低下时需完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溃疡消化道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晚期鼻咽癌1例

    郎娟熊中奎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 2020 年 5 月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 1 例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EBV抗体阳性的巨大原发灶晚期鼻咽癌青年患者,经诱导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剂联合奈达铂注射剂)、根治性放疗(PGTV DT=6974cGy/32f/49d,PTV1 DT=6016cGy/32f,PTV2 DT=5264cGy/28f)、辅助化疗和维持化疗后疾病完全缓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晚期鼻咽癌Epstein-Barr病毒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