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实用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实用医学
浙江实用医学

马伟杭

双月刊

1007-3299

zjsyyx1996@sina.com

0571-88861362

310013

杭州市天目山路182号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内

浙江实用医学/Journal 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系浙江省卫生厅主管、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3-1207/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3299。本刊宗旨是积极贯彻党的卫生方针政策,宣传和推广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和防病治病的先进经验,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以实用为主,以临床为主,以基层为主。每期刊用文章80%为临床实用性较强的稿件,主要报道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研究进展及医药卫生新技术、新方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防治研究、诊治分析、临床与药、临床与检验、临床护理、综述、误诊分析、病例报告、科研管理、医院管理、医学情报工作、国外医学动态等,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本刊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逢双月25日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次献血者特征及对短期内再次献血的影响

    石磊唐艳
    25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次献血者特征及对短期内(12个月)再次献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8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血站及市区流动采血车完成初次献血者294例,采集其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户籍、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献血情况[献血动机(帮助他人、健康储备、学校或单位组织、检查身体和受周围人影响)、献血场所(流动采血车、采血屋)、献血量和献血不良反应(身体乏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和头晕)]、认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资料,分析12个月内上述因素对再次献血的影响。结果 共281例献血者完成随访12个月,失访率4。42%,其中再次献血组76例,非再次献血组205例。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献血动机中的"健康储备"和"检查身体"、献血场所中的"流动采血车"、献血认知量表总分、SCL-90量表评分是影响初次献血者短期再次献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广大血液工作者在献血的宣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初次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献血情况、认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要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公民无偿献血行为的持续性发展。

    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影响因素

    1例携带COL4A1基因突变的孕妇产前诊断及胎儿期宫内表型的推测

    胡刚李琼珊沈伟卫
    257-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证者为孕妇,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双眼内聚、双足肌张力异常。既往孕一胎,磁共振提示胎儿颅内囊性病灶并终止妊娠。此次提取先证者外周血DNA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初步确定候选致病基因,并行羊水穿刺提取胎儿DNA,行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分析,提示先证者存在COL4A1∶c。4745C>T杂合错义突变,是该家系中先天智力障碍、双眼内聚、双足肌张力异常以及胎儿期颅内囊性病变的遗传学原因,胎儿期颅内囊性病变为基底膜破裂出血所致,成年期表现为智力障碍。该点位突变为首次报道,本研究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COL4A1基因突变胎儿颅内囊性病灶产前诊断全外显子测序

    综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CT影像学改变

    孙璐高学
    260-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CT影像学变化。方法 选择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7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按临床症状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73例,中度组92例和重度组45例。三组经综合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针刺推拿、物理治疗、牵引及运动疗法),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三组疗效及CT影像学改变。结果 经综合康复治疗3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对轻度和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较好,而对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欠佳;在CT影像学改变中,轻中度患者治疗后椎间盘突出物矢径减小、突出物距椎管后缘距离增大、神经根受压程度比值减小(P<0。05),但对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上影像学指标无改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轻度和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较好,而对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欠佳,对于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适当延长康复治疗时间(>3个月),一旦康复治疗3~6个月疗效仍不理想应及时手术治疗以解除病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康复治疗疗效CT影像学

    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首发中青年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

    沈丹徐亚青谢芳珍
    262-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首发中青年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首发中青年突聋患者21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方、医疗保障方式、职业、家庭收入、家庭关系、听力损失程度以及自我效能感(GSES量表)、医学应对方式(MCMQ量表)、家庭关怀(APGRA量表)、社会支持(SSRS量表)评分,分析首发中青年突聋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下的心理弹性评分情况。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方、医疗保障方式、职业、家庭月收入、家庭关系、听力损失程度和GSES量表、MCMQ量表、APGRA量表、SSRS量表评分其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earson相关性提示,心理弹性评分与MCMQ量表中回避、屈服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GSES量表评分、APGRA量表评分、SSRS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首发中青年突聋患者的心理弹性受个体因素(如自我效能感)、环境因素(如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临床上应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突聋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首发中青年突聋患者的预后。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中青年首发耳聋心理弹性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引入铁死亡通路分子指标的研究进展

    吴建波
    26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死亡高度参与铁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质代谢等过程,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密切关联,引入铁死亡通路中的分子指标有利于实现更早更精准的检测。除已有的心肌三项、脑钠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之外,铁死亡中的血清铁蛋白、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分子指标的水平也能够通过前述代谢途径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进程,是具有潜力的新型标志物。随着诊疗设备的进步,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引入铁死亡通路分子指标将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预测性,具有积极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铁死亡分子指标诊断指标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稿约

    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