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丛黎明

月刊

2096-5087

zjyfyx@mail.hz.zj.cn

0571-87115497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137号

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05-2021年宝山区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李鹏斌刘世友孟杨汪金辰...
    693-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2005-2021年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完善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收集2005-2021年宝山区户籍居民死亡资料,采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类慢性病导致的早死概率和居民期望寿命;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采用Arriaga分解法分析早死概率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05-2021 年宝山区居民 4 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1.010%,P<0.05),其中女性(AAPC=-2.551%,P<0.05)下降速度快于男性(AAPC=-0.214%,P<0.05).居民期望寿命由2005年的80.31岁增加至2021年的84.12岁,其中男性增加了3.40岁,女性增加了4.32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下降(AAPC=-1.518%、-1.284%和-4.666%,均P<0.05)分别使居民期望寿命增加0.46、0.11和0.02岁,贡献率分别为12.18%、2.90%和0.63%;其中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使期望寿命下降0.12岁,负向贡献来源于30~39岁和45~59岁年龄组.糖尿病早死概率上升(AAPC=3.731%,P<0.05)使居民期望寿命下降0.11岁,贡献率为-2.90%,其中女性糖尿病早死概率变化使期望寿命增加0.04岁,正向贡献主要来源于65~69岁年龄组,而男性糖尿病早死概率变化使期望寿命下降0.20岁,各年龄组均呈负向贡献.结论 2005-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期望寿命增加,应重点关注男性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慢性病早死概率期望寿命

    金华市学生结核病病例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高尚朱凯强朱军礼李克...
    698-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金华市学生结核病病例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3年金华市学生结核病病例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诊疗信息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等,描述性分析学生肺结核病例发现延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23年金华市累计报告学生结核病病例1 592例,发现延迟601例,发现延迟率为37.75%;其中,男生和女生发现延迟率分别为36.11%和39.70%;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发现延迟率分别为48.68%、44.97%、31.44%和42.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段(高中,OR=0.576,95%CI:0.350~0.947)、首发症状出现时间(二季度,OR=0.620,95%CI:0.466~0.826;四季度,OR=0.681,95%CI:0.498~0.930)、发现途径(推介,OR=12.221,95%CI:3.525~42.366;直接就诊,OR=9.409,95%CI:4.234~20.908;转诊,OR=3.642,95%CI:1.970~6.733;追踪,OR=6.372,95%CI:3.362~12.077)、诊断结果(病原学阴性,OR=0.499,95%CI:0.399~0.624)和诊断机构(市级定点医院,OR=0.731,95%CI:0.541~0.988)是学生结核病病例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 金华市学生结核病病例发现延迟主要与病例发现途径、诊断结果、诊断机构等因素有关.

    结核病学生发现延迟影响因素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关联分析

    李欢张敬红余丹金文舒...
    702-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关系,为防治老年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浙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60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采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等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T2DM患者25-(OH)D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关联.结果 调查老年T2DM患者402例,其中男性210例,占52.24%;女性192例,占47.76%.年龄M(QR)为70.00(12.00)岁.T2DM病程M(QR)为14.00(14.00)年.维生素D不足162例,占40.30%;缺乏182例,占45.27%.维生素D缺乏组T2DM患者的TSH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2.34±1.66)μIU/mL和(8.83±2.14)%,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的(1.74±1.10)μIU/mL和(8.11±1.75)%;维生素D缺乏组T2DM患者的FT3和FT3/FT4分别为(2.86±0.48)pg/mL和2.85±0.71,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的(3.09±0.47)pg/mL和3.14±0.81(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TSH(β'=-0.159,P=0.001)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T2DM患者TSH水平升高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2型糖尿病维生素D甲状腺功能指标老年人

    2016-2021年陕西省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张琳杜昕马煜刘依妮...
    706-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6-2021年陕西省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完善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1年陕西省肺结核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肺结核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2016-2021年陕西省报告肺结核病例121 280例,报告发病率从2016年的56.30/10万下降至2021年的40.98/10万(P<0.05);病原学阳性率从2016年的16.61%上升至2021年的54.37%(P<0.05).年均报告发病例数在3月份最高,1 984.67例占9.81%;其次为1月份,1 885.50例占9.33%;10月份最低,1 458.50例占7.22%.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肺结核发病率较高,分别为67.99/10万和64.05/10万;关中地区较低,为44.83/10万;安康市(85.81/10万)、府谷县(73.92/10万)和榆林市(72.20/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肺结核病例男性80 111例,女性41 169例,男女性别比为1.95︰1,男性报告发病率(67.38/10万)高于女性(36.6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以80~<85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179.46/10万),女性以75~<80岁组最高(104.38/10万).职业以农民为主,为83 526例,占68.87%.结论 2016-2021年陕西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冬春季高发,陕南、陕北疫情高于关中地区,发病以男性、老年人及农民为主.

    肺结核流行特征陕西省

    2014-2023年温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特征分析

    王坚谢华森池海潮李晓伟...
    710-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4-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特征,为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温州市犬伤门诊上报的《温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情况汇总表》收集2014-2023年温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描述性分析致伤动物类型、暴露时间、暴露等级、暴露部位和暴露后处置情况.结果 2014-2023年温州市狂犬病暴露病例709 900例,暴露率呈上升趋势(Z=7.238,P<0.001),年均暴露率为750.75/10万.暴露高峰为7-8月,分别为79 230和78 570例,占11.16%和11.07%.致伤动物以犬为主,448 900例占63.23%,暴露率呈下降趋势(Z=-5.921,P<0.001);其次为猫,175 142例占24.67%,暴露率呈上升趋势(Z=23.314,P<0.001).暴露部位以上肢和下肢为主,分别379 695和287 521例,占53.49%和40.50%.头面部暴露21 034例,占2.96%,暴露率呈上升趋势(Z=3.549,P<0.001).暴露等级以Ⅱ级为主,403 881例占56.89%,暴露率呈上升趋势(Z=8.769,P<0.001).Ⅲ级暴露人群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为23.13%,呈下降趋势(Z=-12.848,P<0.001).结论 2014-2023年温州市狂犬病暴露率呈上升趋势,7-8月为暴露高峰;以犬致伤为主,猫致伤暴露率呈上升趋势;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有待提高.

    狂犬病犬伤门诊暴露人群

    炎症因子与乳腺癌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宋文富关徐涛王冰孙士玲...
    714-717,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究炎症因子与乳腺癌的因果关系,为乳腺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公开数据库收集91种炎症因子(n=14 824)和5种乳腺癌亚型(n=247 173)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选取与91种炎症因子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为工具变量.以炎症因子为暴露,乳腺癌为结局,采用逆方差加权法进行MR分析.采用FDR校正降低Ⅰ类错误风险和多重检验的影响.采用Steiger方向检验、MR-Egger回归法、MR-PRESSO检验和留一法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β神经生长因子、白介素-5、胱抑素D和C-X-C基序趋化因子1等23种炎症因子与乳腺癌存在统计学关联(均P<0.05);经FDR校正后,仅发现抑瘤素M丰度升高与Basal-like(三阴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存在统计学关联(OR=1.186,95%CI:1.081~1.302,P=0.001,q=0.029),其他22种炎症因子与乳腺癌的关联发生Ⅰ类错误的风险较高(均q>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未发现对结果有强影响的工具变量,可排除异质性、水平多效性和反向因果对该结果产生的影响.结论 抑瘤素M丰度升高可能增加Basal-like(三阴性)乳腺癌发病风险.

    乳腺癌炎症因子抑瘤素M孟德尔随机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因果关系

    东西湖区学龄前儿童家长伤害急救技能调查

    夏林何建敏宁惊鸣李毅琳...
    718-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学龄前儿童家长伤害急救技能具备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东西湖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龄前儿童基本情况、家长人口学信息和家长伤害急救技能掌握情况,分析家长伤害急救技能具备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具备伤害急救技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1 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 131份,问卷有效率为98.52%.调查男性242人,占21.40%;女性889人,占78.60%.调查的家长以母亲为主,862人占76.22%.具备伤害急救技能446人,具备率为39.43%;单项伤害急救技能中,掌握心搏骤停急救处理方式和手臂骨折急救技能的比例较高,分别为94.69%和94.16%;掌握心肺复苏正确步骤的比例最低,为31.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在读年级(中班,OR=1.374,95%CI:1.021~1.847;大班,OR=1.561,95%CI:1.147~2.125)、年龄(30~<35岁,OR=1.712,95%CI:1.170~2.505)、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下,OR=0.664,95%CI:0.515~0.857)和学习过伤害急救技能(OR=1.653,95%CI:1.284~2.129)是学龄前儿童家长具备伤害急救技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家长伤害急救技能具备率较低,有针对性地提高儿童在小班、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和未学习过伤害急救技能家长的急救能力.

    学龄前儿童家长伤害急救技能影响因素

    泸州市幼儿教师幼儿性教育教学情况调查

    姜沁伶闫润夏华李茂...
    723-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泸州市幼儿教师幼儿性教育教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幼儿性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泸州市龙马潭区、纳溪区和合江县24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幼儿教师的人口学信息,幼儿性教育知识、态度和教学情况,以及幼儿性教育教学的困难、支持及需求情况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幼儿教师幼儿性教育教学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幼儿教师461人,女性456人,占98.92%.年龄M(QR)为28.00(9.50)岁.幼儿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知识掌握良好和及格的比例分别为10.20%和57.48%;性教育态度为积极和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8.20%和36.44%.幼儿性教育教学343人,占74.40%.幼儿性教育教学困难以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为主,占76.14%;幼儿性教育教学活动对来自幼儿家长的支持需求比例较高,占75.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OR=2.218,95%CI:1.256~3.917)、幼儿园性质(公立,OR=2.101,95%CI:1.253~3.524)、性教育态度(积极,OR=2.083,95%CI:1.036~4.187)、参加过幼儿性教育相关活动(OR=6.355,95%CI:3.362~12.015)、和幼儿家长交流过性教育(OR=5.399,95%CI:3.152~9.248)是幼儿教师幼儿性教育教学的影响因素.结论 泸州市幼儿教师幼儿性教育教学的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需要幼儿家长的支持;年龄、幼儿园性质、性教育态度、参加幼儿性教育相关活动、和家长交流性教育是幼儿性教育教学的影响因素.

    幼儿教师性教育影响因素

    雄性大鼠高原环境暴露生殖系统损伤研究

    卜子涵周浩李家豪张斌...
    727-730,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原环境暴露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为高原环境下生殖损伤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60只SPF级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1 d组、高原3 d组、高原7 d组、高原14d组和高原28d组.平原组大鼠在正常环境下常规饲养28 d,各高原组大鼠置于模拟高原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暴露相应时间.各组大鼠完成饲养时间后麻醉处死,取睾丸组织和腹主动脉血.检测睾丸指数和精子质量;分析睾丸组织形态和细胞器形态;测定睾丸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以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结果 与平原组比较,高原14d组大鼠睾丸指数、相对精子计数、精子活力和精子前向运动率降低;睾丸组织形态异常较明显,约翰逊评分较低;线粒体破裂,基质明显变浅,嵴大量断裂、缺失;睾丸组织MDA、ROS水平升高;血清FSH、LH水平降低,T水平升高(均P<0.05).与高原14d组比较,高原28d组大鼠相对精子计数、精子活力和精子前向运动率升高;线粒体仍肿胀,但未见线粒体破裂;睾丸组织MDA、ROS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血清FSH、LH水平升高,T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 高原环境可引起雄性大鼠睾丸指数、精子质量下降,线粒体功能受损,诱发氧化应激,从而影响雄性大鼠生殖系统;但随着暴露时间增加,大鼠生殖系统出现自我修复现象.

    高原生殖系统睾丸氧化应激性激素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胡珂杰熊加彬吴俊俊李珍...
    731-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治疗UC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7 d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予2 mL/kg体重0.9%氯化钠溶液灌胃,美沙拉嗪组大鼠予2 mL/kg体重美沙拉嗪悬浊液(0.2 g/kg)灌胃,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大鼠予2 mL/kg体重五味苦参肠溶胶囊药物颗粒悬浊液(2.16 g/kg)灌胃,连续2周.取大鼠结肠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收集大鼠粪便,对肠道菌群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学信息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α和β多样性,采用LEfSe分析法筛选各组优势菌群.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隐窝大量缺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大鼠结肠组织隐窝少量缺失,少量或无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损伤改善.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hao1、Shannon指数升高,Simpson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五味参苦参肠溶胶囊组Chao1、Shannon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均P<0.05).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与对照组样本距离小于模型组与对照组样本距离.LEfSe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优势菌群主要为另枝菌属、颤螺菌属;五味苦参肠溶胶囊组优势菌群为瘤胃球菌属、普雷沃菌属.结论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可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瘤胃球菌属、普雷沃菌属等有益菌丰度,降低另枝菌属等致病菌丰度,缓解UC大鼠的炎症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五味苦参肠溶胶囊16SrDNA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