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KDIGO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王松
    1681-1685,1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近年来慢性肾脏病诊疗领域不断有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出现,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组织(KDIGO)时隔12年针对"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做出了更新,于2024年3月13日重磅发布.本文深入解读《KDIGO慢性肾脏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详细分析指南中的主要更新点,包括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与评估、患者的风险预测、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及其并发症的管理、新增的药品管理以及新增最佳管理模式等.此外,本文还将探讨这些更新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更有效地应用,以及它们对未来慢性肾脏病治疗和研究的潜在影响.

    慢性肾脏病评估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序贯移植联合GnRH-a对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胚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焕焕张红艳江美燕林珍云...
    1686-1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序贯移植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胚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行激素替代周期冻胚移植助孕的不明原因RIF患者314例,根据移植胚胎情况以及是否使用GnRH-a分为4组,即2枚早期胚胎组(2D3组)66例、2枚囊胚组(2D5/6组)52例、序贯移植组(序贯组)100例、序贯移植联合GnRH-a组(序贯+GnRH-a组)96例.比较4组患者冻胚移植周期参数、妊娠结局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明原因RIF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 除激素替代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外,4组患者雌二醇、孕酮、内膜厚度、移植优胚数、囊胚来源等其余冻胚移植周期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序贯+GnRH-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其余各组(均P<0.025),且序贯组高于2D3组(P<0.025);序贯+GnRH-a组种植率、活产率均高于序贯组和2D3组(均P<0.025),且序贯组均高于2D3组(均P<0.025);序贯+GnRH-a组多胎妊娠率低于2D5/6组但高于2D3组(均P<0.025),且序贯组低于2D5/6组(P<0.025);4组患者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1).相较于序贯、2D5/6、2D3,序贯+GnRH-a是不明原因RIF患者临床妊娠的独立保护因素(OR=0.659、0.585、0.315,均P<0.05).结论 序贯移植联合GnRH-a有助于改善不明原因RIF患者冻胚周期的妊娠结局.

    序贯移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反复种植失败冻胚周期妊娠结局

    pT1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邓科李博马晨阳李琪...
    1692-1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T1期结直肠癌(CRC)患者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或一次性根治切除手术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T1期CRC的3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14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1期CRC患者和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活切除手术的CRC患者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与验证p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比较LNM阳性与阴性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 pT1期CRC患者LNM率为13.2%(45/342),肿大淋巴结直径>5 mm(OR=6.751)、组织低分化(OR=4.439)、脉管侵犯(OR=10.395)均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的CRC患者LNM率为11.5%(17/148),女性(OR=4.274,P=0.023)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深部黏膜下浸润(DSI)不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67).LNM阳性与阴性的pT1期CRC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0%比98.0%,P=0.681).基于肿大淋巴结直径、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黏液腺癌、脉管侵犯等5个因素构建的p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的C指数为0.808,其预测pT1期CRC患者LNM风险的总体正确率为90.6%.结论 基于肿大淋巴结直径、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黏液腺癌、脉管侵犯等5项因素构建的p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能为患者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的患者,应注意DSI可能不是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列线图

    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模型构建

    徐维娜艾玲黄轶敏
    1698-1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早产患者的临床特征,构建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200例,其中94例早产患者设为观察组,106例足月产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对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产时BMI、孕中期宫颈长度、产前Hb、妊娠糖尿病筛出率低于对照组,宫颈漏斗、妊娠期阴道炎、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产时BMI、孕中期宫颈长度、妊娠期阴道炎均为双胎妊娠孕妇自发性早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三者联合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效能更高,AUC为0.853.结论 产时BMI、孕中期宫颈长度、妊娠期阴道炎三者联合对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有一定预测价值.

    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预测模型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黄心仪王华斌
    1702-1705,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糖尿病肾病(DKD)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95例,依据是否为DKD患者分为观察组297例及对照组59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TyG等实验室指标.根据TyG指数四分位数分成Q1、Q2、Q3、Q4共4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KD的影响因素,并进行TyG指数四分位数分组比较.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RCS)分析TyG指数与DKD风险的关系.采用R软件CatPredi算法确定TyG指数与DKD风险的非线性关系转折的最佳截断值,并对TyG指数新得出的范围进行阈值效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用药、胰岛素治疗比例、糖尿病病程、收缩压、BMI、TG、TyG指数、尿酸和血肌酐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yG指数Q1患者比较,TyG指数Q4患者的DKD风险增加了 1.13倍(OR=2.13,95%CI:1.29~3.51,P=0.003).RCS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DKD风险与TyG指数存在非线性关系(Pnon-linear=0.019).CatPredi算法得出两者非线性关系转折的最佳截断值为9.35.阈值效应分析显示,TyG指数高于9.35的患者TyG指数每增加1,DKD风险就增加1.15倍(OR=2.15,95%CI:1.21~3.82,P=0.009).结论 TyG指数与DKD风险存在非线性关系,DKD风险在TyG指数较低时稳定在低水平,但在TyG指数>9.35后呈显著上升趋势,提示及早监测和控制高TyG指数或有助于降低DKD风险.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非线性关系

    幕上深部肿瘤患者术后脱氧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齐良刘雪娇朱静文李鹏...
    1706-1710,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幕上深部肿瘤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脱氧失败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幕上深部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364例,根据麻醉复苏室(PACU)是否脱氧成功,将患者分为脱氧失败组105例和脱氧成功组25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及两组患者的麻醉医生工作情况.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按8∶2将患者分为训练集291例和验证集73例.对训练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CU脱氧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BMI、地佐辛、输血、麻醉医生交接班是术后脱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31,灵敏度为0.946,特异度为0.444.结论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较好,有助于医务人员预测和预防幕上深部肿瘤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脱氧失败.

    幕上深部肿瘤低氧血症影响因素列线图

    神经源性和白三烯依赖性炎症在上下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涂志坚徐淑瑶金萧俞炜...
    1711-1718,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和白三烯依赖性炎症在上下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雌性BALB/c小鼠3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单纯上气道变应性疾病(SU)小鼠、单纯下气道变应性疾病(SL)小鼠、联合上下气道变应性疾病(CUL)小鼠各12只和对照组小鼠3只.将SU、SL和CUL小鼠再分为模型组、神经肽P物质受体拮抗剂干预(NI)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LI)组和神经肽P物质受体拮抗剂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混合干预(NLI组),每组3只,合计12组,均给予腹腔注射致敏液400 µL,并分别予以鼻腔、气管及鼻腔与气管联合滴入激发液建立相应动物模型.9个药物干预组再分别予神经肽P物质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及受体拮抗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行药物干预.分组后第33天对13组小鼠灌注获得鼻腔灌洗液(NLF)和肺泡灌洗液(BALF),随后过量麻醉处死并取出鼻黏膜和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和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鼻黏膜和肺组织中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LTR1)和神经肽P物质受体(NPR)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评估NLF和BALF中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递质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U-模型组、CUL-模型组在鼻黏膜和肺组织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明显浸润,而SL-模型组在肺组织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NPR和CysLTR1在3个模型组的鼻黏膜和肺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NLF中,SU-模型组、CUL-模型组CysLT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激肽A(NKA)、神经激肽B(NKB)和神经肽P物质(NP)水平高于对照组,SU-NI 组、SU-LI 组、SU-NLI 组CysLTs、BDNF、NGF、CGRP、NKA和 NP 水平低于 SU-模型组,SU-NLI 组 CGRP、NP 水平低于SU-NI组、SU-LI组,SL-模型组小鼠NP水平高于对照组,SL-NI组、SL-LI组和SL-NLI组NP水平低于SL-模型组,CUL-NI组、CUL-LI组和CUL-NLI组BDNF和NGF水平低于CUL-模型组,CUL-LI组和CUL-NLI组CGRP和NKA水平低于CUL-模型组,CUL-NLI组NKA水平低于CUL-LI组,CUL-NI组、CUL-LI组和CUL-NLI组NKB低于CUL-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BALF中,SL-模型组、CUL-模型组CysLTs水平高于对照组,SL-模型组NGF、CGRP、NKA、NP水平高于对照组,CUL-模型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SL-NI组、SL-LI组和SL-NLI组CysLTs、NGF、CGRP、NKA和NP水平均低于SL-模型组,SL-NLI组CysLTs水平低于SL-NI组和SL-LI组,CUL-NI组、CUL-LI组和CUL-NLI组的CGRP水平低于CUL-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过敏性疾病中,上气道炎症可以通过神经源性炎症和白三烯依赖性炎症引起下气道炎症,而下气道炎症几乎不能影响上气道.NP受体或白三烯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助于缓解气道炎症性疾病.

    哮喘过敏性鼻炎半胱氨酸白三烯神经源性炎症

    LncRNA MEG3调控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马翠龚蜇强高玉章温秀梅...
    1719-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调控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葡萄糖诱导小鼠肾足细胞(MPC5)构建足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高糖组、高糖+短发夹RNA的阴性对照(sh-NC)组、高糖+干扰LncRNA MEG3表达的短发夹RNA(sh-LncRNA MEG3)组、高糖+sh-LncRNA MEG3+3-甲基腺嘌呤(3-MA)组、高糖+sh-LncRNA MEG3+干扰结节性硬化症复合体1表达的短发夹RNA(sh-TSC1)组和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MPC5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PC5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重组人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结节性硬化症复合体1(TSC1)、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ncRNA MEG3的表达定位.结果 高糖组MPC5活性低于对照组,高糖+sh-NC组MPC5 活性低于高糖+sh-LncRNA MEG3组,高糖+sh-LncRNA MEG3+sh-TSC1 组、高糖+sh-LncRNA MEG3+3-MA组 MPC5活性低于高糖+sh-LncRNA MEG3组(均P<0.01).高糖组MPC5凋亡率高于对照组,高糖+sh-NC组MPC5凋亡率高于高糖+sh-LncRNA MEG3 组,高糖+sh-LncRNA MEG3+sh-TSC1 组、高糖+sh-LncRNA MEG3+3-MA 组 MPC5 凋亡率高于高糖+sh-LncRNA MEG3组(均P<0.01).高糖组MPC5的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高糖+sh-NC组MPC5的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高糖+sh-LncRNA MEG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糖组LC3、Beclin-1、TSC1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6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高糖+sh-LncRNA MEG3组LC3、Beclin-1、TSC1蛋白表达高于高糖+sh-NC组,p62蛋白表达低于高糖+sh-NC组,高糖+sh-LncRNA MEG3+sh-TSC1组TSC1蛋白表达低于高糖+sh-LncRNA MEG3组,高糖+sh-LncRNA MEG3+3-MA组、高糖+sh-LncRNA MEG3+sh-TSC1 组的 LC3、Beclin-1 蛋白表达低于高糖+sh-LncRNA MEG3组,p62蛋白表达高于高糖+sh-LncRNA MEG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糖+sh-LncRNA MEG3组TSC1蛋白表达高于高糖+sh-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ncRNA MEG3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可表达.结论 LncRNA MEG3可通过靶向TSC1介导MPC5自噬,进而减轻糠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程度.

    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足细胞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结节性硬化症复合体1自噬

    瘤内与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淋巴血管浸润状态的术前预测效能

    傅春燕周毅潘颖吴爱芬...
    1725-1732,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瘤内与瘤周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癌淋巴血管浸润(LVI)状态的术前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4月至2024年3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53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387例和验证集166例.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均按照LVI状态分为LVI阴性组和LVI阳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理资料.采集超声图像,选取二维超声图像上病灶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同时自动适形向外扩展5 mm,分别提取瘤内、瘤周和瘤内+瘤周区域的超声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回归进行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分别构建瘤内、瘤周和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结合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模型对乳腺癌LVI状态的术前预测效能,并计算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在临床特征中,月经状态、后方回声和淋巴结状态是预测LVI状态的危险因素.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均表现出最高的预测效能,AUC分别为0.875、0.823.进一步结合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01、0.836、0.858、0.850,在验证集中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47、0.776、0.843、0.819.结论 瘤内和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对乳腺癌LVI状态有较高的术前预测效能,联合临床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

    超声影像组学乳腺癌瘤周淋巴血管浸润

    柚皮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方昊许丽佳邵雅婕王理...
    1733-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柚皮苷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54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柚皮苷高浓度组(100 mg/kg)、柚皮苷中浓度组(50 mg/kg)、柚皮苷低浓度组(25 mg/kg)和假手术组.前5组使用线栓法构建CIR模型,假手术组行类似手术但不阻断大脑中动脉.造模前7 d,尼莫地平组予尼莫地平(15 mg/kg)灌胃,柚皮苷高、中和低浓度组分别给予100、50、25 mg/kg柚皮苷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0.9%氯化钠溶液进行灌胃,均1次/d.6组大鼠恢复动脉再灌注24 h后,采用Zea Longa评分和Garci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处死后取脑组织用眼眶静脉丛取血后,采用干湿法测定脑水肿比值,采用组织染色法测定脑梗死百分比.眼眶静脉丛取血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以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NADP+)、亚铁离子和总铁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转铁蛋白受体1(TFR1)、NADPH氧化酶4(NOX4)、脂肪酸结合酶3(ACSL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结果 尼莫地平组、柚皮苷高、中、低浓度组及假手术组的Zea Longa评分、脑水肿比值、脑梗死百分比、TNF-α、IL-8、MDA、亚铁离子和总铁水平、ACSL3、TFR1、NOX4低于模型组,Garcia评分、IL-10、SOD、GSH、NADPH/NADP+、SLC7A11、GPX4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柚皮苷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抑制铁死亡等途径达到神经保护和减轻CIR损伤的作用,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

    柚皮苷铁死亡炎症氧化应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