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Paine点穿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经翼点开颅术中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

    田和平王耿焕沈和平周海航...
    501-505,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Paine点穿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经翼点开颅术中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经翼点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穿刺引流术的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脑室穿刺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行手术切口内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行对侧切口经Kocher点脑室钻孔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疗效指标(穿刺通道出血率、带管时间、脑室出血清除率、颅内感染率)、预后指标[术后1个月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穿刺通道出血率、带管时间、颅内感染率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且其术后第5天脑室出血清除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存活的患者中,两组GCS、NIH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对侧切口经Kocher点脑室钻孔引流术,高血压性脑出血翼点开颅术中应用同侧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治疗脑室出血可提高脑室出血清除率,缩短手术用时及带管时间,降低术后穿刺通道出血率及颅内感染率,且并不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出血经翼点开颅术脑室钻孔引流术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

    微创胸腔镜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患者术后重症监护的优化效果观察

    唐思宇瞿雁蒋欢蔡涵晖...
    506-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分析微创胸腔镜手术(MIs)方式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AVR)对患者术后的重症监护的优化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AVR手术的患者265例.其中117例患者接受微创胸腔镜手术(MIs),为MIs组;148例患者接受胸骨切开术(MS),为MS组.患者术后均进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匹配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结局指标重症监护时长及次要结局指标重症监护期间伤口愈合不良、心律失常、肺炎、胸腔积液、卒中、低心排综合征、死亡、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长、术区引流总量、血浆用量、血小板用量、红细胞用量、血制品总用量、手术费用、总计费用以及住院总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身高、性别、年龄、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病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MS组比较,MIs组患者BMI较小、体重较轻、纽约心脏协会分级存在差异、冠心病较多、体外循环时间较短、阻断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s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长短于MS组(26 h比70 h,x2=174.763,P<0.01);两组患者伤口愈合不良、心律失常、肺炎、胸腔积液、低心排综合征、死亡、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气管切开、血浆用量、血小板用量、红细胞用量、血制品用量、手术费用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s组患者卒中发生较少、机械通气时间较短、术区引流总量较少、住院总计费用降低、住院总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患者在同等基线水平下,MIs下行AVR手术相比MS可优化术后监护,不仅可缩短重症监护时长、机械通气支持的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同时可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总费用.

    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室

    睡眠障碍与非睡眠障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潘璐璐王泽敏陈辉何颖雪...
    512-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睡眠障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非睡眠障碍MH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探讨MHD患者睡眠障碍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至7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为睡眠障碍和非睡眠障碍的MHD患者各30例.采集两组患者粪便标本,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学信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 睡眠障碍组患者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高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P<0.05).经β多样性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EfSe分析,相较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睡眠障碍组患者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毛螺菌属、链球菌属、副拟杆菌属、巴恩斯氏菌属及颤杆菌克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均P<0.05),而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及罗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睡眠障碍MHD患者和非睡眠障碍MHD患者在肠道菌群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在MH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血液透析睡眠障碍肠道菌群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鉴别低高危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

    胡伟红沈夏枫王世威沈建良...
    518-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和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在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PCa)间的差异,并评估其鉴别低高危PCa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8年1至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PCa的49例患者资料,其中低危PCa患者(Gleason评分≤3+4)13例,高危PCa患者(Gleason评分≥4+3)3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前列腺MRI、IVIM-DWI和DKI序列扫描.勾画PCa感兴趣区(PCa-ROI)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IVIM主要参数[真性扩散系数(D值)、伪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和DKI主要参数[平均扩散系数(MD值)、平均峰度(MK值)].比较低危组与高危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低高危PCa的效能.结果 低危组的ADC值、D值、D*值、f 值、MD值和 MK值分别为 0.654±0.125、0.355±0.142、18.700(4.290,48.300)、0.421±0.143、1.914±0.506、0.791±0.206;高危组的 ADC 值、D 值、D*值、f 值、MD值和 MK值分别为 0.550±0.118、0.382±0.115、11.600(5.363,29.950)、0.332±0.137、1.496±0.502、0.946±0.196.其中ADC值、MD值和MK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D值、D*值、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C值、MD值和MK值鉴别低高危PCa时,AUC分别为0.732、0.739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0.692、0.769和0.639,特异度分别为0.750、0.728和0.846.结论 传统ADC值对鉴别低高危PCa已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而部分DKI参数具有相同效果,且可能会在其他方面为其提供补充.

    扩散峰度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

    意外胆囊癌行二次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7例临床分析

    陈俊予王海彪俞丹松李宏...
    522-523,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再次行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收治的7例因意外胆囊癌行二次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25~78岁.结果 患者术后分期为Ⅰ~ⅣB期,6例患者第一次手术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其中4例未报胆囊癌,2例提示胆囊癌,但未行胆囊癌根治术;1例患者未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提示胆囊癌后行二次手术治疗.7例患者行二次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距离第一次手术时间为2~6周,二次手术时间2.5~4 h,术中出血量50~200 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均未发现复发转移迹象.二次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局部肝脏未见明显异常,1例患者见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淋巴结均为阴性.结论 意外胆囊癌患者行二次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探索.

    意外胆囊癌二次手术腹腔镜手术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并肠瘘大出血1例

    覃凌娜税典奎张志杰张悦...
    524-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肠瘘是指主动脉与临近肠腔形成瘘道,造成呕血或便血,伴或不伴腹痛、腹部搏动性包块的一种疾病,是临床罕见的消化道出血病因.本文报道2022年1月15日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并肠瘘大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治疗,随访期间预后良好.

    主动脉肠瘘消化道出血主动脉瘤

    改良"膜袋"技术用于上颌窦膜穿孔修补1例

    蓝斯群汪婷俞岚刘秋阳...
    527,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窦膜穿孔是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移植物感染,甚至手术早期失败.本文报道2020年11月4日杭州口腔医院收治的因"右上多颗后牙缺失5年,要求种植修复"患者1例,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将改良"膜袋"技术应用于大范围上颌窦膜穿孔修复,并同期行窦内大范围植骨,最终顺利完成种植修复,术后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上颌窦底提升术窦膜穿孔骨增量并发症

    下腔静脉滤器在髂股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樱红李晓阳陆炜
    528-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动脉栓塞(PE),是导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急性PE的发生大多由于下肢DVT,尤其是髂股静脉DVT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而引起的.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抗凝治疗,导管接触溶栓及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等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也广泛应用于临床,逐渐成为髂股静脉血栓首选的治疗手段.下腔静脉滤器(IVCF)作为治疗期间预防PE的主要措施,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不断上升,但鉴于滤器的作用价值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潜在并发症,许多学者不建议在介入治疗前放置滤器.因此,关于在介入治疗髂股静脉血栓过程中是否常规行IVCF置入预防PE,目前尚存争议.本文综合相关临床研究,对预防性IVCF置入在介入治疗髂股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作一综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髂股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下腔静脉滤器介入治疗

    缺氧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影响研究进展

    黄操刘江
    53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多系统代谢功能紊乱,国际上将其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促进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存在肝脏的局部缺氧,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脂肪性肝病的研究显示机体缺氧与胰岛素抵抗、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缺氧诱导因子可促进肝脏脂肪堆积,加重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发展.本文就缺氧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缺氧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缺氧诱导因子胰岛素抵抗

    不同病理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和超声影像特征研究进展

    陈雨欣郑笑娟黄昭铭
    538-54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通常认为其预后较好、长期生存率高,但部分亚型相较于经典型PTC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更不理想的预后.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和鞋钉亚型为高侵袭性PTC亚型.实性/小梁细胞亚型和弥漫硬化亚型预后较差.滤泡亚型、包膜亚型、筛状-桑椹胚亚型和Warthin瘤样亚型预后较好.本文就不同病理亚型的PTC临床病理和超声影像特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亚型特征侵袭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