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莉莉动刺疗法为主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经验撷菁

    王徐刚张晓平杨丽萍莫亚峰...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王莉莉主任医师运用动刺疗法为主的方案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临床教学、整理病例以及查阅文献,归纳总结王师治疗本病的学术观点和临证方案,并举医案佐证.[结果]王师认为顽固性肩周炎由肩周炎粘连期未愈发展而来,肩部长期气血瘀滞,致脉络反复痹塞不通、关节不利.临证倡导以针灸动刺疗法、运动针法为主,推拿、功能锻炼为辅的治疗方案,该方案的关键在于精确定位痛点,增强针刺的针对性,能够大幅改善肩关节功能.本医案为双肩患病,辨为风寒痹阻证,首先施以运动针法畅通肩部经脉气机,再以动刺疗法精准定位痛点后动肩留针,配合艾灸、电针等手段,辅助推拿、功能锻炼,疗效持久显著.[结论]王师运用动刺疗法为主的方案治疗顽固性肩周炎,不仅可在当下大幅改善肩关节功能,且远期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其经验值得借鉴并推广.

    顽固性肩周炎运动针法动刺疗法针灸经验医案

    杨骏教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撷要

    张万林查必祥季荣郝琳...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介绍杨骏教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记录医案、查阅相关书籍与文献的方式,分析总结杨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学术观点、选穴特色及临床经验,并列举典型医案以佐证.[结果]杨师认为无论外因内因皆使面部经络失阻,或久病经络失养而诱发此病,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关键病机,提出了"行气血,调虚实,通经络"的治疗原则.选穴上中西互参,将现代神经解剖与针灸理论相结合,精选腧穴,强调针刺手法及针刺方向,同时调神以移痛;注重局部与整体的结合,选取太冲、合谷、中脘等穴.治疗上采用多种综合疗法,上关、下关两穴电针加强针感,下关穴选取温针灸以增强镇痛效果,针刺结束后留置腕踝针以减少发作频数,疗效确切.所举医案中患者辨为气虚血瘀证,治疗上气血双补、活血化瘀,使头面部经络通畅,患者痛症自除.[结论]杨骏教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结合中西医发病机制,化繁为简,选穴上中西互参,注重调神,整体施治;治法上注重杂合以治,极大地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效果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三叉神经痛针刺中西互参辨证选穴整体调节杂合以治名医经验杨骏

    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估2型糖尿病阴虚证辨证依据权重的研究

    陈小愚王世东陈宇车彪...
    78-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立2型糖尿病阴虚证各辨证依据条目的权重系数.[方法]根据权威性、代表性、地域性的原则,遴选出21位专家进行调研.结合层次分析法,要求每位专家对糖尿病阴虚证辨证条目进行两两对比,判断各条目对2型糖尿病阴虚证诊断的重要程度,应用R语言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19份,专家积极系数为0.905,专家权威度为0.880.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15份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各辨证依据的权重依次为:舌红少苔(0.172)、五心烦热(0.130)、舌红少津(0.120)、脉细数(0.101)、盗汗(0.095)、口干咽燥(0.069)、两目干涩(0.069)、形体消瘦或渐瘦(0.058)、渴喜冷饮(0.043)、大便偏干(0.042)、怕热(0.041)、皮肤干痒(0.033)、心烦(0.028).[结论]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2型糖尿病阴虚证各辨证依据的权重,为构建2型糖尿病阴虚证的诊断标准奠定了基础.

    2型糖尿病阴虚证层次分析法权重分析中医诊断标准病证结合

    沈敏鹤治疗胰腺癌经验浅析

    张依婷沈敏鹤阮善明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归纳总结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胰腺癌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对沈师治疗胰腺癌的病案进行整理,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辨证论治三个层面介绍其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加以佐证.[结果]沈师认为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脾虚不运、七情郁结、正气不足密切相关,临证重视脾胃、调畅气机、扶正培本,将胰腺癌分为气血亏虚、寒热错杂、脾虚湿阻、气机郁滞四型,气血亏虚型投以八珍汤加减,寒热错杂型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脾虚湿阻型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气机郁滞投以柴胡剂.沈师反复告诫切勿拘泥于证型,需谨守病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所举验案,沈师辨为气机郁滞,治拟疏肝利胆、条达气机,以大柴胡汤加减,取得较好效果.[结论]沈师治疗胰腺癌注重扶正祛邪,主张灵活辨证,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以求阴阳平衡,内外和谐,其学术经验丰富,临证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总结其学术经验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胰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扶正固本用药特色临床经验医案沈敏鹤名老中医

    夏永良运用逍遥散验案五则

    金子然陈佳丽夏永良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夏永良主任临床应用逍遥散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夏师临证,选取夏师治疗慢性胃炎、疲劳综合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特应性皮炎、乳腺结节验案共5则,并结合历代名家的相关论述和现代药理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夏师应用逍遥散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结果]夏师认为,运用逍遥散需抓住肝气郁滞,兼夹脾虚或血弱的病机,临床常将逍遥散与六味地黄丸、痛泻要方、升降散、桃红四物汤等方合用.只要辨证准确,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能减轻胃胀的症状,治疗疲劳综合征可以改善疲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减少大便次数,治疗特应性皮炎可以减少皮疹、止痒;治疗乳腺结节可以缩小肿块.[结论]夏师围绕肝郁血虚脾弱这一病机,灵活运用逍遥散治疗各类疾病,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经验值得学习与推广.

    逍遥散慢性胃炎疲劳综合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特应性皮炎乳腺结节夏永良医案

    舌下腺结石误诊为舌下腺囊肿案一则

    闫敏张艳林王海军郭健...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临床中诊治舌下腺结石(鬼齿)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介绍一则将舌下腺结石误诊为舌下腺囊肿,使用火针点刺促进结石排出的医案,通过详细阐述诊治过程,并从中、西医角度切入,结合舌下腺结石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讨论诊疗思路及误诊原因.[结果]舌下腺结石的临床表现与舌下腺囊肿相似,缺乏相关检查时无法明确诊断,极易误诊,西医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中医对本病病机及治疗的记载较少.患者初诊诊断为舌下腺囊肿,以火针点刺促石排出,最终明确诊断为舌下腺结石,随访一年间未有复发.遇舌系带一侧肿痛时,基于舌下痰包"宜用铍针"的思想,选用新九针之一师氏粗火针,以肿为腧,意外使结石排出,机制与火针点刺痛风患者肿痛所在,促使痛风结石及痛风盐结晶排出类似.[结论]临证遇舌系带一侧肿胀时,需先辨别舌下腺囊肿与舌下腺结石.本例以火针点刺舌下腺结石起效,可为临床中诊治舌下腺结石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舌下腺结石火针误诊舌下腺囊肿舌下痰包鬼齿新九针

    基于文献分析的古代揩齿乌发法探微

    赵力杨磊曲剑华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揩齿乌发法文献的研究,为中医药临床诊治白发症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以及中医古籍中以揩齿治疗白发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共纳入书籍24部,方剂57首,药物121味,药物组成重在清热和补益,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青盐,对药物的炮制颇有考究.揩齿乌发法的步骤为净齿后用生姜擦牙,蘸药末擦至牙热为度,揩齿后咽下津液,或取津液涂于发上.文献记载见效从一个月到百日不等,疗程中需注意饮食禁忌.[结论]揩齿乌发法的理论基于发、齿、肾三位一体的关系,研究揩齿乌发可以为临床防治白发症提供借鉴.

    揩牙乌发白发症中华医典中医古籍外治法

    从气机升降探叶天士调治便秘六法

    夏婷婷郑文丽江昊翼王颖...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气机升降角度探讨叶天士治疗便秘的特色.[方法]通过学习《临证指南医案》中便秘的相关论述及医案,总结叶天士医案中便秘的病因病机特点,阐述叶天士辨治便秘的遣方用药独特之处,并附以验案一例以示临床应用.[结果]《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叶天士将便秘的重要病因病机归于脏腑气机失常:即肺失宣降、肝失疏泄、三焦不畅、气血结痹、阴虚阳亢及胃失和降,与此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为开降肺气、疏泄肝气、宣通三焦、双通气血、潜阳固阴及和降胃气六法.所附验案以叶天士脏腑气机升降学说为指导,采用疏利肝胆、宣肺通腑、活血通络之法治疗便秘,临床疗效确切.[结论]通过调畅全身脏腑气机治疗便秘是叶天士治疗便秘的特色,值得深入学习及挖掘.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便秘气机肝失疏泄肺失宣降胃失和降三焦不畅

    基于《血证论》探讨唐容川诊治便血经验特色

    蒋婉顾皖临田红霞徐新宇...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唐容川《血证论》中诊治便血的经验特色,从而为临床诊治便血提供思路.[方法]以《血证论》"便血篇"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济生方》等相关著作论述,对唐氏辨治便血的特色进行系统阐发.[结果]唐容川将便血分为近血及远血进行辨治,认为近血病位在大肠,同肺、胃、肝、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可分为脏毒下血和肠风下血,其中脏毒主责湿热蕴结、气血郁滞,治疗上当以和血疏利为原则;肠风主责外风内陷、肝风内动,治疗上当以清火养血为原则,不论肠风或是脏毒,下血日久皆致阴分损伤,又当滋阴濡肠以复其亏耗.远血病位在胃,发病之因在于中宫不守、血无所摄,其因于虚寒者,当温补中焦、固摄阴血;因于虚热者,当补中兼清、安宁阴血.唐氏在系列治则指导下确立了行之有效的方药,尤其推崇经方的使用,完善了便血治疗的体系,并对其预防提供了思路.[结论]唐容川辨治便血经验丰富,理法充备,为现代临床诊治便血提供了思路及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便血脏毒肠风下血和血疏利血证论唐容川

    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加减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经验

    华明铭韩旭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临证经验,提高中医药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学习整理韩旭教授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的医案,从病因病机、临证拟方及配伍加减等方面探究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临证经验,同时以一则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韩旭教授认为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病因病机多以肝脾肾三脏不足为本,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标,故从益气养阴、化痰祛瘀着手,以家传方玉春散随证化裁治疗.验案为典型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患者,以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为主要治则,以玉春散治疗后,眩晕未再反复.[结论]韩师从气阴两虚、痰瘀交阻的基本病机出发,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玉春散中风后眩晕病因病机家传方临床经验医案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