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元解毒汤对癌症恶病质小鼠血清脂质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

    章蓓滢罗丽汪曾娜季旭明...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保元解毒汤对癌症恶病质小鼠血清脂质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方法]将4~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保元解毒汤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连续干预21 d,观察记录小鼠体质量、摄食饮水量和肿瘤体积,以多维质谱"鸟枪"法脂质组学(multidimensional mass spectrometry-based shotgun lipidomics,MDMS-SL)技术测定血清脂质含量,检测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质量;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白色脂肪组织形态及脂滴面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相关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检测白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保元解毒汤组小鼠摄食饮水量改善,一般状态良好,肿瘤增长受到抑制,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MDMS-SL技术检测提示,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共有61种脂质分子发生了异常调节(P<0.05),而保元解毒汤影响了其中30种脂质的异常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保元解毒汤抑制癌症恶病质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丢失和脂滴面积减少(P<0.05),抑制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相关基因UCP1、Cidea、Prdm16的mRNA表达(P<0.05)以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标志蛋白UCP1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保元解毒汤能抑制癌症恶病质小鼠体质量丢失,改善血清脂质异常变化,抑制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癌症恶病质血清脂质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保元解毒汤多维质谱"鸟枪"法脂质组学脂肪丢失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转录组分析的"白术-苍术"药对防治高脂血症作用机制研究

    邓张亦婷康静怡楼招欢韩丽萍...
    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白术-苍术"药对对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的防治作用,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HLP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术-苍术"药对进行干预;实验期末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并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白术-苍术"药对治疗HLP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白术-苍术"药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HLP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白术-苍术"所含3β-醋酸基白术酮、汉黄芩素、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成分为其治疗HLP的潜在活性成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信号通路相关 PPARγ、脂肪酸结合蛋白 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为其潜在调节通路和作用靶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白术-苍术"能显著上调HLP模型大鼠PPARγ表达.[结论]"白术-苍术"药对防治高脂饮食诱导的HLP的作用与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有关.

    高脂血症白术苍术网络药理学药对PPARγ

    灵芝提取物通过Nrf2/ARE通路对肝硬化小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陈皓郭丽于晓涛王瑞...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灵芝提取物(ganoderma lucidum extract,GLE)对肝硬化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只雄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剩余40只小鼠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混悬液诱导肝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GLE低(50 mg/kg·d)、中(100 mg/kg·d)、高(200 mg/kg·d)剂量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计算肝脏指数;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活性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和肌酐(creatinine,Cr)水平;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以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 β)、IL-6、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核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及醌氧化还原酶 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0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损伤明显,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活性,TC、TB及Cr水平,肝纤维化程度,肝细胞凋亡指数,血清TNF-α、IL-1β、IL-6及MDA水平,α-SMA及Collagen 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血清SOD和GSH-Px活性、肝组织总Nrf2和核Nrf2、HO-1、NQO1及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LE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损伤逐步减轻,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活性,TC、TB及Cr水平,肝纤维化程度,肝细胞凋亡指数,血清TNF-α、IL-1 β、IL-6及MDA水平,α-SMA及Collagen Ⅰ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SOD和GSH-Px活性、肝组织总Nrf2和核Nrf2、HO-1、NQO1及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GLE可减轻肝硬化小鼠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肝功能,这可能与激活Nrf2/ARE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干预肝纤维化有关.

    灵芝提取物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氧化应激肝硬化肝功能炎症反应肝纤维化

    基于"因病致郁"与"因郁致病"探讨胃癌伴抑郁状态的诊疗思路

    秦逸杨张海航徐晓楠陈滨海...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中医"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角度论述胃癌伴抑郁状态的产生和加重,以期为其中医治疗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搜集部分医家关于胃癌"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理论的学术观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探讨胃癌伴抑郁状态的诊疗.[结果]胃癌伴抑郁状态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方面:中气失运,升降乖戾为其根;瘀毒胶结,七情失常为其本;瘤结局部,毒溢血脉,病郁交夹为其标,据此胃癌伴抑郁状态的治疗应斡旋中气,畅脾胃之气化;调气开郁,调人体之升降出入;化瘀解毒,通人体之气血津液;形神同调,复人体五脏之元真.[结论]瘀、毒、郁均是影响胃癌伴抑郁状态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重要病理因素,这三个因素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从"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的角度对胃癌伴抑郁状态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完善胃癌伴抑郁状态的病因病机理论,也有助于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胃癌伴抑郁状态因病致郁因郁致病气机升降瘀毒胶结形神一体

    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姜彧张恺孙磊涛沈敏鹤...
    35-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及经方使用特点,归纳恶性肿瘤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这一疾病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将恶性肿瘤起病、进退、转归的过程动态化.探讨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未变先防,既病防变"的可能性.同时列举了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治疗策略,根据疾病临床特点和文献研究,整理归纳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现代应用.[结果]六经辨证作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定位方式,能提示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病情的深浅、正邪斗争的状态,为恶性肿瘤形成因机、病位转归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借鉴.经方具有临床普遍的适用性,加减法的规范性,以及抗肿瘤治疗中全程可参与性,体现了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优势.经方在癌性发热、癌性疼痛、放射性炎症、神经损伤、消化道反应等方面有对症治疗的实用价值.[结论]经方的运用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全程、整体、灵活的特点,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伤寒杂病论经方六经辨证临床经验恶性肿瘤治疗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热结辨治系统性硬化症经验撷要

    杨昊偌周捷孙鑫聂炜珏...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学习、收集整理周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医案,从病因病机、辨机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周老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举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周老认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病机关键为痰瘀热结,病理因素以"痰、瘀、热"为主导,三者转化相兼,复合为患,贯穿病程始终;根据病情进展及病理因素的演变,治疗多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入手.痰瘀内生,胶结为患,治宜化痰祛瘀、逐邪蠲痹;痰热蕴结,热扰则发,治宜清化痰热、宣痹散结;瘀热相搏,血热鸱张,治宜凉血散瘀、寓透于清;伤阴耗气,虚热内生,治宜益气养阴、扶徵祛邪.文中所附验案,周老辨为痰瘀热结、风湿痹阻、气阴两伤证,治以化痰祛瘀、透热蠲痹、益气养阴,方用白薇煎合秦艽鳖甲散加减.[结论]国医大师周仲瑛倡导辨证宜首重病机,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辨治系统性硬化症,复法合治,灵活遣方,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系统性硬化症痰瘀热结复合病机审证求机名医经验周仲瑛

    刘艳霞教授利用中药贴敷法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王阳邢玉万宇李莎莎...
    46-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刘艳霞教授应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的学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刘教授利用中药下腹部贴敷及外阴贴敷疗法治疗妇科难治疾病的临床医案,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经验处方等方面,系统总结刘教授的诊疗经验,并附以一例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验案进一步佐证及说明.[结果]刘教授依据下腹经络循行特点,针对病因病机特点,创制了以"温肾暖宫贴""化瘀止痛贴""健脾祛湿帖"和"扶正防感贴"为代表的中药下腹部贴敷经验方,分别用于治疗不孕、妇科痛症、肥胖、亚健康状态.同时,刘教授依据外阴硬化性苔藓病损特点的不同,将该病分为增生型和萎缩型,采用不同的经验方进行外阴贴敷治疗.文中所示萎缩型外阴硬化性苔藓验案辨为肝肾亏虚证,以补肾养血、化瘀止痒为整体治则,采用二仙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配伍化瘀、止痒中药外敷于外阴病灶局部,疗效明显.[结论]刘教授依据病因病机及疾病特点不同,创制了不同的中药贴敷法经验方,用药特色鲜明,诊疗效果满意,可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中药贴敷月经病不孕症妇科痛症肥胖外阴硬化性苔藓

    张德英从痰论治痤疮验案举隅

    宋春侠徐立伟权兴苗龙森...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张德英教授从痰证角度治疗痤疮的特色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教授门诊临证学习,整理张教授治疗痤疮的病案,选取三则典型验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分析、总结张教授对痰证理论的独到见解及临床经验.[结果]张教授从当今人们的体质状况及痤疮发病特点出发,指出痤疮的病因病机为痰热或痰火上犯头面胸等处,局部肉腐而发病.根据痰浊生于中焦脾胃,为土家实邪,在治疗上可以通过泻土降浊、繁木制土、化土生金的方法达到化痰的目的,再加以清热药物,从而清化上焦痰热之邪,使痤疮得以治愈.同时需注意到五行相互关系,痰浊太盛则易克伐肾水而致肾虚,在治疗上祛痰降浊为先,痰浊去除后再补益肾水方可有效,甚或有些患者不需补肾,而肾自慢慢恢复.[结论]张教授对痰证理论认识独特,指出痤疮病机多为痰火或痰热郁于肌表,肉腐而成.治疗当以清化痰热为主.痰为土家之邪,化痰之法除泻土之外,根据五行理论,还有繁木制土、生金消土之法,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痤疮病因病机治疗验案名医经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会成员名单

    54页

    论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

    王哲李良松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明代王阳明心学对张景岳治郁思想的影响.[方法]借助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张景岳基于阳明心学本体-体用-工夫修养的宏大视域,创立中医郁证治疗新理论的发展脉络,阐发张景岳治郁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果]人心与人情、心性与情志是阳明心学关注的核心议题,张景岳创立情志合称、情志致郁、因郁而病、从虚论郁、知行疗郁的郁证诊疗理论,体现了其医学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挥.[结论]张景岳治郁思想继承与发挥了阳明心学的奥义,发展构建了极具创新意义的中医郁证诊疗理论,剖析其阳明心学思想进路下的治郁思想,有益于中医郁证的诊疗实践.

    张景岳郁证诊疗情志理论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浙派中医思想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