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AFLD患者CT值与舌象特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研究

    彭红叶吕文良牛作虎段绍杰...
    1116-112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脂肪变性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舌象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招募NAFLD患者,根据肝脾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比值结果分为轻中重三组,借助智能健康镜,采用统一标准化流程获取舌象信息.[结果]共纳入NAFLD患者129例,轻度组83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12例,三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舌色比较:轻度组以淡红舌、红舌居多,中度组和重度组均以暗红舌居多,三组间舌色特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苔色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黄苔检出率分别为91.7%、85.3%、62.7%,白苔检出率分别为8.3%、14.7%、37.3%,三组间苔色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苔质比较:重度组厚苔检出率较中度组、轻度组有升高趋势(P<0.05).舌形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点刺舌检出率分别为66.7%、29.4%、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点舌检出率分别为100.0%、79.4%、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瘀斑舌检出率分别为66.7%、41.2%、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尿酸(uric acid,UA)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肝脏CT值、肝脾CT比值均与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UA呈负相关.[结论]热邪、痰湿和血瘀等致病因素与NAFLD患者脂肪变性程度密切相关,脂肪变性程度与肝酶和UA水平存在相关性.

    NAFLDCT值舌象特征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相关性分析

    傅晓骏教授论治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经验

    曾佳雯熊荣兵傅晓骏
    1123-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傅晓骏教授论治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总结傅师论治RUTI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特点、临床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并列举医案加以佐证.[结果]傅师认为,女性RUTI病因病机复杂,属于中医学劳淋范畴,从肝脾肾三脏论述发病的机制与迁延难愈的原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或肾虚不固均可致劳淋.在临床辨治上,因劳淋初起多以实为主,后期多见虚实夹杂之证,傅师分期辨治,将劳淋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急性发作期,治以清热毒、利湿浊,开枢机、清三焦.慢性迁延期,先辨脏腑,以肾虚为主,治以养先天、填肾精;以脾虚为主,治以补后天、益中气.傅师自拟方尿淋汤,在临床上运用甚广.所附医案,辨为劳淋急性发作期,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清利三焦、开郁利枢,方用尿淋汤加减,获满意疗效.[结论]傅师分期论治女性RUTI,学术特色鲜明,为女性RUTI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其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尿路感染女性复发性分期论治名医经验傅晓骏

    基于"风、湿、瘀"理论探讨陈洪宇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

    丁晓宇王曾潘智蕙陈洪宇...
    1128-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陈洪宇教授基于"风、湿、瘀"理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从医家认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选方用药方面,总结归纳陈师治疗IMN的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认为,IMN属于本虚标实之病,本虚是肺脾肾亏虚,标实是风寒湿邪、瘀血、湿浊、湿热等各种病理因素.陈师尤其重视风、湿、瘀这三个病理因素对IMN发病的影响,并基于IMN的基本病机,提出补脾益肾、祛风胜湿、利水通络、活血化瘀的基本治则,同时指出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始终.所举验案属于脾肾亏虚、气虚血瘀型IMN,治宜滋补脾肾、祛风通络、益气利水,方选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疗效颇佳.[结论]陈师临床基于"风、湿、瘀"理论治疗IMN,随证加减用药,疗效明显,其经验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可供同道参考.

    特发性膜性肾病风、湿、瘀理论补脾益肾祛风胜湿利水通络活血化瘀医案陈洪宇

    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及辨治体会

    朱月玲杨斌斌董敖吴芳...
    1133-1135,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论述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INS)中医病机及辨治体会.[方法]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肺脾肾三脏不足、INS常因外感复发、蛋白尿反复等病理特点,提出儿童INS中医病机及相应的治法,并辅以典型病案.[结果]儿童INS的中医主要病机为肺、脾、肾三脏本虚,兼夹风、湿、瘀标证.治疗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重在益肺健脾、补肾固摄以控制蛋白尿,预防呼吸道感染;灵活应用疏风宣肺、清热利湿、行气化湿、活血祛瘀之法使水利气行,减少病情反复,改善患儿的长期预后.所附医案首诊时属肾阴虚,治以滋阴补肾固摄,药用"加味六味地黄汤"等;二诊属风热袭肺,治以疏风宣肺,药用"六味汤"加减;后续重在益气健脾固表,以预防复发,药用"玉屏风汤、六君子汤"加减,随访一年半未复发.[结论]中医治疗儿童INS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重在益肺健脾、补肾固摄,灵活应用祛邪之法,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中医病机治法扶正祛邪

    痰湿与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魏蜀吴孙卫卫姜伟民张佳乐...
    1136-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痰湿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33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痰湿证与非痰湿证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并探究T2DM患者血脂水平与肾功能指标及痰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痰湿证患者比较,痰湿证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水平均升高(P<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降低(P<0.01);TC、TG、LDL-C水平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5).TC与尿素氮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TG与血肌酐、尿酸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LDL-C与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HDL-C与血肌酐、尿酸呈负相关;痰湿证与TC、LDL-C呈正相关,随痰湿程度加重,其相关系数增加,轻度痰湿证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T2DM痰湿证患者脂代谢紊乱程度更严重,肾功能更差.痰湿证是血脂水平发生异常的危险因素之一,脂代谢紊乱与T2DM早期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本研究为从痰湿纠正T2DM脂代谢异常、延缓肾脏损伤提供了新思路.

    2型糖尿病痰湿证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损伤中医药

    石氏夹板、石膏托联合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双骨折

    朱鸿飞王敖明刘志浩李群峰...
    1141-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石氏夹板、石膏托联合固定加中药治疗胫腓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胫腓骨双骨折患者采用石氏夹板、石膏托联合固定,按照石氏伤科骨折三期辨证论治特点内服中药,并配合早期功能锻炼,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治疗结束后评价综合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前(6.75±0.98)分,治疗后(1.96±0.68)分.Olerud-Molander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23.33±5.68)分,治疗后(70.52±8.07)分.48例患者中优37例、良9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5.8%;治愈36例,好转12例,未愈0例,有效率100.0%.[结论]石氏夹板、石膏托联合固定配合中药可以有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

    胫腓骨双骨折夹板固定石膏固定手法整复三期辨治中药内服

    基于肺体表投影的腧穴分类及针刺后气胸的预防

    洪寿海张盈盈方紫艳
    114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易造成气胸的腧穴进行分类和归纳,以期针灸工作者,尤其是针灸初学者更科学地掌握腧穴的针刺操作,预防气胸发生.[方法]为了更好地预防针刺后气胸的发生,以腧穴定位和针刺操作为主要着眼点,根据肺体表投影及经穴的分布特点,将可能造成气胸的腧穴分成4大类,基于此从针刺操作角度、方向、深度三要素总结4类穴位的操作要点,并结合文献分析可能引起针刺后气胸或增加发生概率的其他危险因素.[结果]第一类位于肺体表投影内的腧穴,包括8条经、39个腧穴及1个经外奇穴,针刺操作要点在于不能直刺深刺.第二类位于肺体表投影边缘的腧穴,包括4条经、5个腧穴及11个经外奇穴,针刺操作要点在于不能朝肺深刺.第三类位于肺体表投影附近,包括6条经和10个腧穴,针刺操作要点在于不能朝肺深刺.第四类位于肩胛骨之上的腧穴,包括2条经和4个腧穴,针刺操作要点在于以直刺为主.文献分析发现,肺部基础疾病可增加针刺后气胸风险.[结论]在准确掌握肺脏解剖和经穴定位的基础上,严格规范针刺操作,了解患者肺部基础疾病,可最大程度地避免针刺后气胸的发生.

    针刺异常情况气胸预防体表投影肺脏针刺操作经穴定位

    "意治法"初探

    谢炯东雷根平王婷董盛...
    1152-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中医临证思维方法"意治法".[方法]通过对"意治法"的古今文献进行探析,从论述"医者意也"意治法的核心,到病患之意、病症之意、药味之意三个方面,初步探析意治一法,对其认识进行详细阐述.[结果]"意治法"或从病患之意究其源,或从病症之意审证明因,或从药味之意组方遣药,但整个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医者意也",其应用需立足于博学之上,凭借记忆、经验、观察、判断、类推等能力诊治疾病,再借砭石汤药纠人体之偏,治病方能获"十全"之效.[结论]"意治法"以"医者意也"为核心,借病患、病症、药味为载体,察体之所需,审证求因,组方遣药,为临床辨治与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

    意治法中医特色治法中医临床思维中医理论

    基于"脾虚浊凝"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辨治思路

    林军苏林红叶小丹朱小区...
    1156-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脾虚浊凝"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辨治思路.[方法]通过中医古籍理论溯源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总结古今医家对于NAFLD"脾虚浊凝"病机观的认识,提炼NAFLD特色辨治思路及现代生物学机制.[结果]NAFLD大多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胁痛"范畴,根据"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指导思想,其主要病机应责之于肝脾受损、脾失运化,导致痰浊瘀毒皆从中生,阻于肝络故而发病,"脾虚浊凝"贯穿NAFLD病程始终,临床上运用健脾化痰、健脾降浊、健脾祛瘀等特色治法效果卓然.NAFLD治疗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涵盖调整肠道稳态、延缓肝脏纤维化、改善脂类代谢、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等方面.[结论]通过深入挖掘从"脾虚浊凝"理论辨治NAFLD临证特色和现代生物学机制,可为今后中医药治疗NAFLD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浊凝中医临证特色现代生物学机制辨证论治

    王堉诊治食积特点浅析

    张诗晓王培屹张晓虹孙杰...
    1161-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醉花窗医案》中对食积的诊治思想,提高临床辨治食积水平.[方法]通过对全书所载有关食积的医案13则进行分析,从鉴别诊断、运动疗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王堉对食积的辨治特色与经验.[结果]王堉常注意食积与他病的鉴别,以脉证结合为主要鉴别诊断方法,又以脉诊更为重要,描述食积之脉多为"右关坚而搏指".王堉还善于运用运动疗法刺激中焦,振奋阳气,逐邪外出,治疗食积饮冷导致的急性腹痛,不药而愈.用药方面善用成方,以平胃散为主,灵活加减,未用泻下之药,却能达到泻下之效,常常使患者"解下秽物极多"而愈.[结论]王堉诊治食积颇有特色,精于脉诊,善于鉴别食积与他病,善用运动疗法治疗食积所致急性腹痛,用药方面善用成方平胃散加减,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食积鉴别诊断运动疗法平胃散类伤寒醉花窗医案王堉